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滿清入關以來,前期還是很鼎盛的,出現了康乾盛世,千古一帝的康熙,但是進入後期的清朝,真是不能讓人恭維,尤其到了慈禧推簾聽政以後,大清國一身女人氣,連個男主人都沒有。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光緒時期。光緒還是個很勵志的皇帝,雖然是個傀儡,但是他還是很好學,非常勤奮的,這點慈禧也是很認同的,但是他書生氣太濃,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太會變通,處理事情不太得體。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光緒親政以後,也想有所作為,也想向先帝一樣要有所作為,成為一代明君,但是當時的清朝已成一盤散沙,很難凝聚到一起,很是苦悶,一心想找個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機會終於等到了,他收到一封電報,這封電報讓他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電報上寫的什麼呢?就是日本要侵略朝鮮了。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侵略朝鮮光緒為什麼會這麼興奮呢?侵略朝鮮就相當於侵略大清,剛剛被八國聯軍欺負完,日本就神來魔手,也想站點便宜,這怎麼能行,他一個彈丸之地,還敢和我們大清國開仗,這不是找死嗎。光緒認為,和日本開仗是他親政以來的一個轉折點,是他展示才華的開始,日本太小,簡直就是送到嘴裡的肉,開仗一定會贏。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好多官員和光緒都是一樣的想法,非常興奮,通過打敗日本這一仗而從獲新生。在這群自不量力的人群中,就有這麼一位言辭最為犀利的:“大清必須抓住此次機會,徹底打敗日本,從此以後讓日本從地圖上消失”他還說:“不僅消滅日本,還要把日本納入我大清版圖”。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那麼這個出口狂言之人是誰呢?此人就是曾國藩之孫曾廣均。但此時有一明白之人提出相反意見:“日本不能打,今日不是昨日,今天的日本是我們最危險的敵人,我們避免戰爭,我們要求和解,我們沒有勝算”。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此時最清醒之人就是李鴻章,他和日本打交道多年,最瞭解日本當時的國力,大清根本就不是日本的對手,光緒沒有任何軍事知識,對日本一點不瞭解,怎麼能打勝這一仗,但是作為臣子,沒有辦法,只能聽命,後果可想而知,一敗塗地。

128年前,有一中國人說:把日本從地圖上抹去,我們才沒有後患

此時李鴻章又提出建議,不可速戰,拖住日本,消耗他們,這也就是後來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的作戰方針,可是年輕氣盛的光緒不聽,調集大量優秀將領趕赴前線,一個個英勇殉國,當時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結果鄧世昌,劉步蟾相繼自殺,丁汝昌也自殺殉國,最後結果大清戰敗,割地賠款,從此以後大清進入了無限的黑暗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