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 图为周宏昌

代表简介

周宏昌,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江苏省涟水县人,现任江苏省涟水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时光如逝,从检察院上班到现在已经33年过去了,可是1984年到1990年这6年的检察生涯在我的记忆中却日久弥新。

1984年9月20日,记忆中的那天天气特别好,蔚蓝的天空下朵朵白云像极了小孩手中的棉花糖,在空中尽情地释放自己,任意遨游。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那时的县城还没那么大,从人事局拿《干部介绍信》到检察院报到,虽然只隔着一个“后大凹”(当地人对此湖的俗称),现在看来也就几分钟的路程,可是那天那几步我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的我一次又一次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角,生怕给人的第一印象着装不整齐;路上的我一次又一次地喃喃.....报到的时候应该说些什么;路上的我一次又一次地憧憬着即将开始的检察生涯。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那时候的检察院也不大,几间带廊檐的红瓦房便是全部家当。拿着《干部介绍信》穿梭在廊檐下看着检察官们匆匆忙忙的身影,忽然觉得检察院的这面红砖墙分外的红。第一次接触检察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害怕反倒是客气温和的很,报到手续办理的很顺利,在同事的带领下我来到了经济检察科(反贪局前身)。至此,我与共和国的反贪事业结下了6年的缘分。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6年的反贪生涯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1990年办理的当地某酒厂的一起案件。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案件初查大概是12月中旬,从县城到乡下一路上树叶散落一地,偶尔几根树枝挂在树干上也是在寒风中摇摇欲坠,因为刺骨的西北风,路上也少有行人,一派凋零的景象。

可是作为一名年轻的检察官我却心里暖洋洋的,30多公里的路程,别人要3个小时,而我每次基本都是2个小时就能骑到目的地,因为我深深地知道我骑行的前方有需要法律去维护的正义,我更知道还人民以公平正义是每个检察官神圣的使命,想着想着一路上脚后跟便又狠狠地在自称车的车踏上蹬了几脚,车跑得更快了……

外围初查最困难的就是摸排事实,但又不能打草惊蛇。为了证实该负责人犯罪事实中的一起事实,我们工作组的同事们各司其职,发扬不怕苦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内查外调,反反复复地相互印证,有时候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徐州、连云港、山东案件所涉及的每个场所留下了我们的脚步;犯罪嫌疑人、证人、当事人每一份笔录事无巨细;教育、感化、引证办理方式我们多管齐下。在大量证人证言面前,该案基本可以定性。但是针对收受次数中的一次收受记录大家还是各执一词。“我是工作组中最年轻的,我留下来,再找当事人谈一次话,你们先回。”我主动请缨留下来打算将大家心头的问号变成句号。

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等天黑下来,我和工作组的同事换了一身便装前往与当事人事先约好的地点。乡间雨后泥泞的土路上,我们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推着自行车试探性地前行着。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也不知道走了多远,远远地看见漆黑的前方似乎有个零星的火星,我按了一下自行车的车铃。“真没想到你们那么能吃苦,在我们农村这个点都已经一觉醒了,我这根烟抽结束你要再不到,我也得回家睡觉了,不错,不错,能吃苦。”“大爷,对不住啊,天黑,我走得慢了些,来我再给您续上一根。”因为我们的这份执着,当事人将当初涉事的情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们。

回到县城已是第二天的早上十一点,“小周,省城的那位领导,还是你去了解一下情况,下午就去。”刚到办公室,时任涟水县检察院检察长的季克谦又将“拜会”省城领导的任务交给了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保证完成任务。”我向季检承诺着。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就这样,连身换洗的衣服都没赶上带,下午一点二十,我们坐上了涟水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怎么才能见到那位领导”“谈话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言辞”等等一系列问题一路上充斥在我的脑海中。可是,事情远比我们想的要简单了些。到省委大院言明身份和来意后在门卫师傅的通传下,不一会儿,我们要找的省领导,亲自到门口接待了我们,并就案件事实部分与其进行了核实。当天下午,我们便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返回了县城。

后来,在大量的证人证言及书证证实下,犯罪嫌疑人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制裁。该案不仅为企业内部的发展拔除了腐败的毒瘤,更是检察机关护航重大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走过检察岁月|周宏昌:我的检察情

▷ 时光如逝,从检察院上班到现在已经33年过去了,可是1984年到1990年这6年的检察生涯在我的记忆中却日久弥新。那是我事业的起点在那里我不仅学会了做事更多的是让我学会了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廉洁之人,做一个敬畏法律尊严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