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據說今年高考時,有許多考生家長、老師甚至考生本人,手持向日葵作為考試吉祥物,意喻“一舉奪魁”。如今高考已過去近一個月,不知這些考生奪魁了沒有。不過這倒是個好思路,等明年高考,除了繼續手持向日葵之外,切記不可吃木耳菜(落葵),也不可喝咖啡(咖啡黃葵)。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或許是許多人從小至今的疑問:跟著太陽轉的向日葵,夜裡會把頭甩回東邊麼?圖片:Fir0002 / wikimedia

中國“葵”是什麼

現今一提到“葵”字,許多人冒出的第一印象就是向日葵這個外國葵,甚至有許多人認為向日葵是原產於中國的,理由是我國古代文獻裡很早就有“葵”的記載,如《詩經·七月》中“七月亨葵及菽”。

這裡的葵指的不是煮著吃的向日葵,而是錦葵科錦葵屬的幾種中國原產植物,如野葵Malva verticillata、冬葵Malva crispa和錦葵Malva sinensis。其中冬葵是我國最早的幾種蔬菜之一,被稱為“百菜之主”,恆見於先秦及秦漢各典籍中,於宋朝逐漸退出餐桌。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冬葵,是古代中國常吃的“葵”。圖片:frozenseeds.com

除了“葵”字的歷史,我國古人還發現了葵類的向光性,但不是花,而是葉子。《左傳·成公十七年》裡記載“葵尤能衛其足”,意思是葵的葉子可以跟著太陽轉,以廕庇其根部,故後以“葵傾”或“葵藿”比喻嚮往思慕,或者下對上的忠心。

但有時候,古人會把“護衛本根”給解成“追隨太陽”了。如明代朱浙《寄題景範亭》的“葵藿丹心瞻日近,庭闈風色及春溫”,就是沒搞清哪個才是主公。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錦葵花瓣上可見紫色的紋理。圖片:Joanna Voulgaraki / wikimedia

向光性其實是大部分植物的正常生理現象,只不過在近兩千年的時間裡,葵類一直是古人的主要食用蔬菜,因此也就被拿出來當典型強調了。

北美土著的救星

向日葵屬植物約有60餘種,絕大多數起源於北美。北美的印第安人很倒黴,他們不像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住民,後者不但馴化了玉米、菜豆、南瓜、花生、馬鈴薯這些重要口糧,還擁有一些駱駝科的大型馱畜。北美人除了狩獵打魚,可馴化的生物只是一些不堪入口的歪瓜裂棗,以及這些向日葵。

一種假說認為向日葵的馴化地點是墨西哥,時間是公元前2600年。不過更多證據表明,北美原住民對向日葵的馴化始於公元前3000年,地點在美國東南部,田納西州曾出土過公元前2300年的馴化向日葵種子。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不知人類從何時起發現,可以嗑瓜子。圖片:McLeod / wikimedia

大部分菊科植物,其瘦果有著長長的冠毛,這些冠毛藉著風力,幫助最早的菊科植物走出南美,渡海來到非洲,又擴散至歐亞大陸,然後到達北美,最終又回到南美。可以說,菊科稱霸世界,這些冠毛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北美分出的向日葵一支卻放棄了冠毛,而是增大種子的體積和營養,藉助鳥獸來傳播。這個特點恰好也成了北美原住民的馴化方向。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蒲公英即是藉助風力傳播種子的典型植物。圖片:Didier Descouens / wikimedia

野生的向日葵有多個花序,花序尺寸很小,舌狀花紫紅色,瘦果(葵花籽)也小得多。通過馴化,向日葵逐漸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一棵只開一朵大花(序),有金黃色的舌狀花,瘦果也變大了,富含油脂的種子可以拿來食用和榨油。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馴化後的向日葵一棵只有一朵大花序。圖片:3268zauber / wikimedia

在向日葵被馴化之後,北美原住民偶然發現了兩種向日葵屬植物的野外雜交種,其地下塊莖膨大可以吃,由此馴化出了菊芋(洋姜)H. tuberosus。菊芋和向日葵給資源匱乏的北美原住民們提供了一些額外的營養。

直到2000年前,中美洲的“三件套(three sisters)”農作物——玉米、菜豆和南瓜——才進入北美,受到原住民的熱烈歡迎。此後,他們放棄了那些馴化不良的歪瓜裂棗,只留下向日葵和菊芋,與那“三件套”共同種植。以這“四件套”為基礎,北美農耕規模迅速擴大,其文明發展程度也趕上了中美和南美。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菊芋,向日葵屬另一種馴化作物,具有膨大的塊莖、較小的花和多個分支。圖片:plantsam.com

向日葵作為北美唯一有價值的農作物,更反向傳播至中美和南美,與當地原住民的太陽崇拜結合,成為一種具有宗教色彩的農作物。如墨西哥的阿茲特克人和南美的印加人,都以向日葵作為太陽神的象徵。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南美印第安人把向日葵作為禮物送給西班牙人的畫作。圖片:mexicolore.co.uk

16世紀初,西班牙探險家在美洲遇到向日葵,並把它的種子帶回歐洲,向日葵從此進入了舊世界。

並非終生向陽

萬曆年間,向日葵隨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被作為一種觀賞植物栽培。中國人也注意到了它的向光性,稱其為向日菊、迎陽花等。但由於中國文化裡“向日”總是和“葵”聯繫在一起,最終,向日葵這個名字勝出,成為它最廣泛的通用名。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用於形容向日葵的總是積極的詞彙。繪圖:鷹之舞 / 公眾號“鳥生”

相信許多人從小就對向日葵的趨光性感到好奇,我小時候也曾以為向日葵真的會隨著太陽,像雷達一樣轉動那個大花盤,到晚上再甩回去。其實這是個非常古老的誤會,可能已經傳了上千年了。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試想一下一整片田的向日葵集體猛回頭……圖片:BenAveling / wikimedia

1597年,英國植物學家John Gerard就曾觀察過種在自己草藥園裡的向日葵,並對這種古老傳說提出質疑。而明末學者趙崡[hán]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所著《植品》一書,是中國已知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其有“又有向日菊者,萬曆間西番僧攜種入中國。幹高七八尺至丈餘,上作大花如盤,隨日所向。花大開則盤重不能復轉。”

《植品》的描述相當準確,向日葵的花只在幼花期才有這種向陽性,一旦完全開花,向日葵的花盤便會永久朝向一個方向,通常是向東,因為這個方向會使花盤在日出時迅速回暖,引來傳粉昆蟲。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未完全開放的花蕾才會隨著太陽轉。圖片:pixabay.com

殺時間利器

向日葵的經濟價值集中於葵花籽,除了炒制後直接食用,葵花籽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榨油。在十八世紀,葵花籽油的使用在俄國非常流行,尤其是東正教成員。因為根據教義,東正教齋戒期間不允許食用黃油,而葵花籽油就是最方便的替代品。十九世紀初,商人Daniil Bokaryov於沃羅涅日省開發出大規模提取葵花籽油的技術,向日葵也首次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種植。

進入20世紀,人們培育出了含油量更高的品種,一些品種的含油量可高達55%。向日葵一躍而成為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更被吹捧為最有前途的農作物之一。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你會選擇哪種食物油呢?圖片:organicfacts.net

當然,因為種種原因,後來它的地位並沒有那麼高了,但它依然是多面型的農作物。油用型向日葵種子除食用外,每年還有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種子用於鳥類飼料,而榨油後的油渣也可用於牲畜飼料。

非油用品種的向種子就是用來做各種零食了,去皮後的葵花籽可用於加工麵包、麥片等食品,至於不去皮的葵花籽,因為要自己一個一個嗑開,比較麻煩,受眾就比較小,只在東歐和亞洲一帶流行。在美國,棒球運動員喜歡把它當做咀嚼菸草的替代品,抓一大把塞到嘴裡慢慢嗑,有可能也會連皮嚼掉。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美國棒球手豪放的吃法。圖片:mentalfloss.com

亞洲國家也不是都喜歡嗑葵花籽,記得看過一個視頻,是韓國人品嚐中國零食,結果打開一袋葵花籽後大驚,說這不是喂倉鼠的麼。敢情在韓國,人吃的都是去皮的,寵物才帶殼吃。在被問“覺得中國什麼樣的人才會吃”時,韓國人想了想說:“大概是非常非常閒的人吧。”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GIF

殺時間的絕佳零食。圖片:bbsnet.com

希望與復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品種的向日葵被培育出來,用於園藝觀賞。向日葵金黃色的大花很是壯觀,在園藝上深受歡迎,尤其小孩子比較喜歡。雖然一年生的特性比較麻煩,需要每年都重新種,但它生長迅速,種下去很快就可以開花。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向日葵園藝品種'Teddy Bear'。圖片:ebay.com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園藝品種'Prado Red'。圖片:Moyra Turkington / wikimedia

向日葵可用於植物修復,它們從土壤中吸收有毒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再富集到枝葉中,而枝葉可以用作生物燃料。

切爾諾貝利災難之後,烏克蘭政府開啟了一項叫“Sunflower Project”的項目,種下了大量向日葵,被用於從附近的水源中去除銫-137和鍶-90。福島第一核電站毀壞後,志願者們也在當地種下了數百萬棵向日葵、油菜和雞冠花等可吸收有害元素的植物。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福島海嘯後廢墟上開花的向日葵。圖片:inhabitat.com

一直以來,向日葵都被寄予了嚮往陽光、熱愛生命的意義,而在切爾諾貝利和福島,它也象徵著希望和復興。

-------- 嗑出來的分割線 --------

讓歲月凝結成文明,讓我遇見你。2018年《物種日曆》,每日零點,一同品鑑文明。

啥,原來不是全世界都喜歡嗑瓜子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