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知李清照,無人識得朱淑真"一個被遺忘的南宋紅艷詩人!

"人人皆知李清照,無人識得朱淑真。"

我熟悉朱淑真是讀了那首有名的《圈圈詞》:

相思欲寄無從寄, 畫個圈兒替; 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裡。單圈兒是我,雙圈兒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會圓,月圓了會缺。我密密加圈,你須密密知儂意。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 把一路圈兒圈到底。

圈圈詞

朱淑真素有"江南才女"之稱,她重感情,愛情專一,可惜呀,不幸嫁給一個一頭鑽進錢眼裡,不顧家庭的商人。丈夫在婚後不久,就外出經商,一去不回,使朱淑真備受相思之苦。

於是,她特意給丈夫寫了一封情書,傾訴久別的思念。這封信是用礬水寫的,寫在紙上,幹了看不見字。信紙下半頁,用毛筆畫了這種各樣的許多圈圈,來表達信的內容。

她的木頭丈夫看到信紙上畫的許多圓圈,不知何意,就扔下桌上。一陣風吹來,信紙飄在水盤中,露出礬水寫的詩。負心的丈夫看了這首詩,才感到對不起多情的妻子。

故事雖然有趣,其真實性無考,但是歷史上的朱淑真,婚姻不幸,感情坎坷確實事實。

朱淑真出生南宋小康官宦之家,容貌豔麗,博古通今,能文善畫。是個美女,又是個才女。曾經,李清照冒著坐牢的危險,也要與張汝舟離婚,因為她曾經經歷過一段美好的婚姻。"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李清照清楚地知道,一段美好的感情是值得她為之付出的。

然而,朱淑真卻無能無力,她的反抗,只能,由父母做主,嫁給只知錢財,哪個不知風情的丈夫,對她不管不顧。(話有說回來,不賺錢怎麼養家?做男人似乎也很難,做個好男人更難)。婚姻無望了,朱淑真以詩明志,發出了反抗之聲: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

不是同路人,何必結連理!不幸的婚姻使她痛苦異常,她恨透了這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封建思想,她開始反抗: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歷來男子尋花問柳,世人皆覺得正常,理所當然。然而女子追求幸福,卻不為世俗容忍。幸運的是,朱淑真最後還是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不幸的是,隨著金兵攻破汴京,她與愛人在戰亂中失散。關於這段感情,到底是朱淑真離異後才另尋覓的愛人,還是"婚外戀",史料中並無明確記載。

但是可以肯定地是,朱淑真孤身一人回到浙江錢塘老家後,家人的不理解,世俗的流言風語,還有情人的離散,終於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她投水而死了!

朱淑真死了,她就如自己中的那一朵花,寧可在自己枝頭老去死去,也不肯乘著封建社會的順風,一路青雲直上。更讓人難過的是,她死後,父母覺得她婦德有虧,將其生前所作的"淫詞豔曲"付之一炬,燒掉了!

後來有一個叫魏仲恭的人,他是朱淑真頭號粉絲,他將朱淑真遺留的殘作整理集結成《斷腸集》。

《斷腸集》,顯而易見,可知朱淑真的詞清婉纏綿,幽怨哀傷,才華堪比李清照,後人稱"紅豔詩人"。李清照的詞曾有人批評說:荒淫之詞,肆意落筆。

相比李清照,朱淑真可要大膽熱烈得多了,她的詞更像一座噴薄欲出的火山,感情深切又露骨。

嬌痴不怕人猜,隨群暫遣愁懷(又作和衣睡倒人懷)——《清平樂》

嚯,此句一說,驚到當時一片人:一介女流,大言不慚摟摟抱抱,成何體統啊?!無異於平地一聲雷,震醒了沉醉在父權優越感的學者和封建衛道士。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查子》

明代楊慎在《詞品》裡嚴厲斥責朱淑真"不貞"。他正兒八經地說道:"嗯,詞是好詞啊,可惜是婦人所作。"後來又有人告訴他,這首詞是歐陽修所作,楊慎又說:"這可真是好詞啊,好詞!"

所謂文如其人,從朱淑真的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對封建束縛的不屑,對封建禮教的蔑視,對理想愛情的追求,朱淑真賦予了她的詞真切的感情和孤傲的清高。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可惜那個時代容不下這樣的女子,最終她只能成為犧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