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25日下午,吉林省遼源市警方歷經80多個小時、行程7000餘公里的長途押解,將162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廣州成功押解到長春,這標誌著遼源市“1.05”特大網絡電信詐騙案成功告破。

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14時30分許,在吉林省長春市高速公路東收費口處的空闊地帶,一些特警荷槍實彈,整齊地圍成一個正方形區域,旁邊停放著一排長途大巴車,伴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民警從車上將162名犯罪嫌疑人押解下車至區域內……

據瞭解,2018年1月5日,遼源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接到居民徐某報案,稱其在2017年9月4日至2017年11月20日期間,被人冒充投資顧問誘騙到“鼎盛環球外匯交易平臺”炒外匯,被騙人民幣10萬元。

接到報案後,遼源市公安局啟動合成作戰機制,組成專案組全力開展偵破工作。

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經調查,民警發現徐某被詐騙的10萬元是分9筆錢款通過第三方支付賬戶轉賬的,專案組於是派出2名偵查員赴杭州、深圳等地開展深度查詢。辦案過程中,民警通過梳理入賬資金流,發現 2017年10月4日遼源市民張某在該網站同樣被騙13萬元。專案組立即決定對兩起案件進行併案偵查。

在長達5個月時間裡,專案組先後派出30餘民警多次赴深圳、廣州、北京等地調取相關信息500餘萬條。通過資金流梳理,辦案民警發現被騙錢款結算轉入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林某名下的銀行卡,又經多層銀行卡轉賬分拆,最終轉入詐騙團伙頭目王某名下銀行卡,並再進行分拆用於提成、分贓。

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經過大量細緻工作,辦案民警準確鎖定了詐騙團伙中的162名犯罪嫌疑人身份和犯罪窩點位置。以犯罪嫌疑人陸某、王某為首的詐騙團伙在廣州市註冊多家公司,租用高檔寫字樓辦公場所作為詐騙窩點。他們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有詐騙話務組10個、詐騙平臺開發維護組2個、資金轉賬組2個、詐騙平臺7個。

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作案過程中,該電信詐騙團伙話務員首先通過微信等渠道加被害人為好友,冒充“白富美”、炒匯老師、炒匯助理等身份,與被害人建立感情,向對方推薦外匯投資,提供投資外匯虛假盈利單,取得被害人信任後,推薦外匯喊單老師,由帶單老師指導被害人操作購買外匯。隨後,他們利用虛擬外匯平臺與被害人進行對賭,反向引導被害人操作購買外匯,惡意讓被害人損失大量錢款財,最終將被騙資金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流入詐騙團伙的銀行卡中。

以炒外匯之名,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162名嫌疑犯從廣東押回吉林

5月18日,遼源市公安局組成300人的抓捕組遠赴廣東省廣州市。5月22日,在廣州警方大力配合下,抓捕組對盤踞在廣州市天河區、番禺區、海珠區14個窩點開展統一收網行動,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162名,搗毀犯罪窩點14個,收繳大量電腦、手機等作案工具500餘件,凍結資金2000多萬元。

至此,吉林遼源“1.05”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成功告破。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