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批逆龍鱗、耿直見殺的明初御史王朴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王樸傳》中,關於王樸的記載,大體如下:

王樸是同州人。同州,即今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周朝初期,為古同國。

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王樸考中進士。

王樸,本名王權。王樸這個名字,史載,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所改。

據據《明史》可知,朱元璋在誅殺王樸之後,仍然對他懷恨在心、仍然對他不能釋懷,在朱元璋主導撰寫的《大誥》中,他仍然提及王樸對自己的誹謗、仍然將王樸名列其中。

《大誥》是什麼呢?

《大誥》是明太祖朱元璋親自寫定的刑典。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十一月,《大誥》發佈。

《大誥》由《大誥一編》、《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大誥武臣》四編組成。與明律相較,《大誥》新增了許多禁令、罪名,多采用酷刑,其刑罰苛重;在內容上,以嚴刑懲治貪官與豪強為重點。

《大誥》是明初重典治國思想的具體體現,並將這一思想推行至極端。因其刑酷法嚴,故而,在朱元璋死後,最終被廢止。

不過,在明代的各級教育中,除去四書五經之外,《御製大誥》、《大明律令》及劉向《說苑》等都是授課的主要內容,其中《御製大誥》最為重要。

關於王樸其人,正史資料及相關情況,基本介紹如上。

下面,就根據明人王鏊所著《王文恪公筆記》中《王樸》一節,來說說王樸之死,也仔細看看明人對這件事情是如何記載的。

王權,是陝西人,後改名為王樸。

洪武中,王樸任職御史。

王樸的個性戇直,擔任御史期間,他多次與皇上朱元璋爭辯是非曲直。

後來,有一次,王樸又與朱元璋爭辯。

朱元璋大怒,馬上命名將王樸拉出去斬了。

於是,王樸就被反綁雙手、押至市曹(內商業集中之處,古代常於此處決人犯。)處決。

王樸被押至市曹之後,還沒有行刑,就有聖旨到,命令赦免王樸死罪。

接著,王樸仍被反綁著雙手,押送回朱元璋的面前。

見到被押回的王樸之後,朱元璋問他道:

“王樸,你要不要改一改啊?”

王樸沒有半點要屈服的樣子,他仍然耿直地說到:

“陛下讓我做朝廷的御史,怎麼可以受刑被侮、殺戮汙辱成這個樣子呢?”

王樸繼續說:

“如果臣真有罪,陛下又怎麼可以讓臣繼續活下去呢?”

王樸又問:

“假若臣無罪,陛下又怎麼可以下令將臣處決呢?”

問完,王樸堅定地說到:

“臣沒有什麼要改的,臣現在的願望,就是快快被陛下處死!”

猜想,聽王樸這麼一說,此時朱元璋的震怒,比前一次更甚。因為,朱元璋的權威不但被眼前的這位御史嚴重挑戰,而且,他所使用的、以淫威嚴酷恐嚇的手段,並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死且不懼的時候,權威或威權就是一隻灰頭土臉的落水狗。

憤怒至極的朱元璋再次下令,將反綁雙手的王樸押至市曹處斬。

王樸經過史館的時候,大聲呼叫道:

“學士劉三吾聽著,某年某月某日,皇帝誅殺無罪御史王樸!”

王樸口中的劉三吾是誰呢?

劉三吾(公元1313年~公元1400),初名昆,後改如步,以字行,自號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初仕元朝,為廣西靜江路副提舉。入明,於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以茹瑺薦,授左贊善;累遷翰林學士。刊定三科取士之法,為御製《大誥》、《洪範注》作序。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主考會試,以會試多取中南人,坐罪戍邊。明惠帝建文初召還,不久即卒。

《明史》卷一百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劉三吾傳》,可參看。

這一次,是王樸最後一次經過史館。

王樸臨死,還曾作詩。

王樸所做之詩,已無傳。

王樸被處決之後,行刑者回來向朱元璋覆命。

據說,聽到王樸已經被處斬的消息之後,朱元璋還曾為之惻然。

不知道,這種惻然是不是筆記作者、或者當時人對皇帝的塗脂抹粉?

不知道,這種惻然是真是假?

不知道,這種惻然是不是因為威權失效所導致的失落的另一種表現?

惻然之後,朱元璋又問行刑的覆命者:王樸死前可曾說過什麼?

大概,朱元璋還在幻想,幻想王樸面對真實的死亡,能夠低聲下氣地告饒吧。

不過,朱元璋失望了。

覆命者說,王樸行刑前,曾有絕命詩,此外,無他。

朱元璋說道:

“王樸有片言隻語,都應當彙報,更何況是他寫的詩呢!”

隨後,對王樸行刑的人,全都因為處決王樸一事、因為覆命不周而連坐受罰,全被朱元璋處死。

就王樸被誅殺一事,筆記作者王鏊曾說:

大約,皇上是憐惜王樸的才能,皇上之所以這麼做,只是為了殺殺王樸的銳氣,其實,他並無意真殺王樸。

王鏊的說法,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也有他的思想侷限性。

歷史就在那裡,揣摩皇帝的動機,是否猜得準確,還需要讀史的人自己辨別。

(全文結束)

「原創」批逆龍鱗、耿直見殺的明初御史王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