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郭德綱不能和其他相聲演員關係處好一點?

巴比倫飯店


郭德綱,因為他,我們喜歡了相聲,瞭解了相聲。也因為他了解了相聲門裡的事。好的壞的。

最初看他的相聲,除了包袱,還有痛快淋漓的批判。批判一些所謂主流相聲界的人和事。那時,我覺得,痛快!

不過,現在想想,郭德綱有本事之餘,有些小氣。對此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一,在過去,主流相聲影響學習相聲的人,大家都願進入團體工作,有工資,還可以上媒體,按郭德綱的話說,好騙!就是活好乾!但是,畢竟是一個團體,有自己的方式管理,郭德綱卻是骨子中不受約束的人。所以,進去很難。

二,因為進不去,所以更加努力。但是,越是努力越覺得自己有本事,越覺得自己冤,越對體制內對抗,導致他在段子中嬉笑怒罵。

因為愛所以恨!

三,因為恨別人不認可他,所以在段子中說出在電視上看不到的知識,比如告訴大家相聲中的唱是指太平歌詞,說自己會唱,言外之意不用多說。導致大家在網上抨擊體制內相聲演員不如郭德綱。我想郭德綱心裡很舒服。

四,因為受到質疑,主流相聲界開始為自己正名,彷彿所做的事情都會被媒體嫁接上郭德綱。這是郭德綱所致,怨不得主流相聲。畢竟是你為了對面扣餅,才有意無意的展示自己。導致大家覺得你比主流更能說相聲。在你未說之前,主流相聲界沒有表現出一種對峙動作。

五,總是說一個人死後才是大師,活著時不認可。我有時想,他是不是說他自己是大師?死後被追認的那種?姑妄說之。

綜上所述,郭德綱最好學點禪理,管管自己的名利心,你已經獲得全國大多數人的喜愛就好啦,不用再在意過去的事情啦。管他是誰!

一點想法,不對勿噴。


一週樂八天


是其他相聲界同行先找事的,不是郭德綱不和他們處好關係,郭德綱那叫嫉惡如仇。

郭德綱和德雲社越來越火了,但是感覺他們和很多同行關係並不好,比如姜昆、苗阜、侯耀華等。

郭德綱之所以和他們關係不好,多次公開撕逼,都是因為他們先沒事兒找事兒的。

郭德綱曾經說過,最大的壓力來自同行的打壓,說相聲的往往都是不和的,可以共患難,不能同享福,就像唱戲的也往往不和一樣,都是人的本性,無法避免的。



郭德綱剛開始有點名氣的時候,受盡了以姜昆為首的所謂的主流相聲的打壓,他們把郭德綱和德雲社歸為非主流相聲,批評他們的相聲低俗,公開堅決反對他們,還呼籲同行發起倡議書共同抵制郭德綱。

姜昆作為曲協會主席,還在政協提議中提議取締小劇場相聲,差點置德雲社於死地,這種事情誰都容忍不了,所以郭德綱連連反擊。

創作《反三俗》的段子,諷刺同行,同時在相聲中諷刺姜昆是太監,“姜公公”的稱號就是這麼來的,還在微博中公開諷刺姜昆江郎才盡,郭德綱與姜昆的矛盾,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化解,也沒必要化解。




苗阜本來以前和郭德綱關係還挺好的,後面就與姜昆成了一派了,心甘情願投身到主流相聲界的懷抱了,於是便翻臉了,公開在微博上諷刺郭德綱。

郭德綱當然反擊了,發文諷刺,還配了一張的蛐蛐的圖片,而且郭德綱還把德雲社開到了苗阜的主戰場西安。




侯耀文曾經說過,郭德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欺負他的人太多了,是他們欺負人啊,所以郭德綱才會反擊,自然關係就不好了,不過現在郭德綱這麼強大了,也沒必要和他們搞好關係。


總之,郭德綱沒必要和相聲同行搞好關係,他們先欺負人的。


R娛記


德雲社從一個草根的民間團體能夠發展成如今的規模,不得不說在其中有很多人的幫助,那麼相聲界裡面有哪些人曾經幫助過這個民間團體呢?列舉如下:

1.侯耀文,不得不說候家對德雲社的幫助是非常之大的,如果沒有侯三公子力排眾議收了郭德綱為徒的話,如今的德雲社是無法在京城這個是非圈內立足的。眾所周知,郭德綱最早是拜天津相聲演員楊志剛為師的,後來又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過相聲,還曾經非常想拜李金斗為師,作為一個相聲演員要是沒有明確的師承是很難在相聲界立足的,同樣的例子有天津相聲演員楊少華,就是因為師承問題在相聲界一直不被承認。因此當侯三公子能頂住各方面壓力收了郭德綱,這是在根本上為郭德綱以及德雲社一眾小字輩的正名了!
2.馬季,作為相聲界北斗級大師,馬季先生對於德雲社還是很關注的,從剛剛開始的時候到後來為德雲社親筆題字,馬先生用潤無細無聲的方式關愛德雲社的成長,不得不說也正是馬先生生前的這個態度,使得剛剛起步的德雲社躲過了種種明槍暗箭,因此上在各個場合郭德綱也是很感激馬先生的支持。

3張文順,張先生算是德雲社的創社元老,從最初只有幾個人開始一直到德雲社的慢慢壯大,其中張先生是功不可沒。郭德綱能從一個天津小孩能慢慢到在京城創業立足,可想而知在剛開始的時候要沒有張先生的鼎力相助,其中又會走得多麼艱難?沒有這份如師如父的情感,可想而知是沒辦法走下去的。

4 大鵬,這個大鵬不是演屌絲男士的那個,而是北京廣播電臺的主持人,正是他最早在電臺大量的播出德雲社的相聲節目,才能使得德雲社從一個民間團體迅速的為廣大聽眾熟知,從而能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一夜串紅,郭德綱曾經在段子裡說過:老聽人說一夜走紅,就想問問是哪一夜?其實就是從大鵬開始在電臺推他的時候。

也這些人不求回報的 為了傳統曲藝的推廣才使得德雲社能在萬馬齊喑的今天能在相聲界闖出一條路來,當然安徽衛視,江蘇衛視,北京衛視,于謙,王惠,高峰,哈文,柳巖,孟非,趙本山等人對於郭德綱來說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夥伴和貴人,篇幅有限就不細說了。

下面來說說得雲班主這一路上的“仇人”們

仇:

1 宋祖德,作為娛樂圈的萬人嫌狗不理,宋大嘴本來也沒想主動挑釁德雲班主的,可能也是私下知道他的嘴上功夫厲害,可是造化弄人,何況是在雲詭波譎的娛樂圈。大嘴本來是將炮口對準的是小瀋陽,大放厥詞,結果郭德綱看不過去了,在某次採訪時公開表示大嘴的基因有問題,結果大嘴豈肯示弱,聯合不同姓的親兄弟劉信達大肆造謠說郭德綱兒子不是親生,結果事情發酵,德雲班主一篇博客《人在江湖》贏得娛樂圈一片叫好,打的宋大嘴兄弟抱頭鼠串,留下一句:自己兄弟兩兩個大學生不會怕郭德綱一個初中沒畢業的云云!

這兩親兄弟也是娛樂圈的未解之謎:他兩咋就是親兄弟了?

2 汪洋,相聲演員汪洋其實跟郭德綱都是相聲作家廉春明的乾兒子,從小又是發小,本來應該是關係很深的,但是就是他開創了一個相聲演員告另一個相聲演員的先河,這件事算是郭德綱成名之後遇到的第一場風波。雖然最後在相聲界其他人的調解之下這事不了了之了,但是兩個發小從此卻形同陌路,令人唏噓!

3 姜昆,本來按照姜昆的身份地位是不需要跟郭德綱發生後來的那些問題的,我幹我的主流,出入於各大晚會,你做你的草根,到處商演掙錢!從一開始郭德綱剛成名時有媒體對姜昆的採訪來看,姜昆還是很欣賞郭德綱的,對於他也是提出希望。可是後來因為姜昆的位置,必須提出一些符合主旋律的言論,而郭德綱也是個剛烈的漢子,再加上相聲界的一些人的推波助瀾,雙方居然勢成水火,到最後姜昆點名,郭德綱在段子裡指桑罵槐,估計這輩子雙方也再無和解的可能了。

4天津相聲界,很好玩的事就是天津相聲界,對於天津籍的郭德綱是無比的抗拒,郭德綱在天津演出時壓根就找不到天津相聲演員助演,最後還是天津相聲界另一個抗拒的人物馬志明去了現場,估計是同病相憐的意思吧

估計有人記得這個人吧,當年主流相聲界推出來跟郭德綱打擂臺的趙津生!

天津相聲名家劉文步,德雲社早期的加盟者!

5 北京電視臺 ,BTV最早最為郭德綱的支持者,為了捧他也是花了大力氣的!可惜那件事估計到現在還沒完呢。

6 風行工作室,這個是近年來跟郭德綱主要仇人吧!從別墅佔地到打記者到郭德綱兒子打群架等等都是這個風行工作室爆出來的,估計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還是會互相撕逼吧!

正如郭德綱自己說的,整個主流相聲界對於他來說只是襯托他的,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估計可以寫一本厚厚的著作了!


娛樂雜學鋪


其實郭德綱在很多時候都談及過這個話題,為什麼搞不好關係?

先闡述一個概念,什麼才是真正的朋友?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這才是朋友。再功利點的說法就是,你對我有幫助,我對你有幫助,才有資格稱朋友。明白了嗎?單純的索取或單純的奉獻,都不能成為朋友。

講明白這個道理,就很容易理解郭德綱了。

早期的郭德綱不配成為某些同行的朋友,試想一下,一個租住在郊區的北漂,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甚至有時候還因為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在屋子裡罵…,這樣的人誰會跟他交朋友?

所以早期郭德綱的朋友只有兩類人,一類是孫越李菁王玥波這樣的學生,還一類是張文順查文良邢文昭這樣的退休老頭,這兩類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生活壓力,而且在行業來說處於邊緣位置。

如果說早期的郭德綱是不配,那麼現在的郭德綱是不屑。相聲演員的市場空間並不大,大多數人都是遵循老套路,即先靠晚會比賽出名,再加入大型文工團體去評等級評職稱,然後再用積累的名氣接一些商業活動獲取經濟利益。在這種套路里,大家都遵循一個規則,就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工齡資歷顯得很重要。

但是郭德綱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不再靠晚會比賽出名,而是藉助網絡傳播打開市場,從小劇場開始慢慢培養自己的觀眾,培養班社的商業市場,然後再直接靠商演獲取經濟利益。在這種體系裡,工齡資歷就顯得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業務能力和市場號召力。演員上位也不再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而是張揚個性優勝劣汰。

兩種不一樣的生存方式,決定了德雲社與其他同行不一樣的生活態度,德雲社是開拓市場,想吃好的靠自己能力去賺;其他的同行是按部就班,盡力保證大鍋飯裡有自己一口。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狼和狗雖然同宗,但是生存狀態就決定不可能成為朋友。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先從行業說起吧,相聲最適合的場合是在劇場,而如果要讓相聲火起來就必須像京劇一樣,有一個角兒,來帶動一群人,這個角兒只要火了整個團體就會火,如果各說各的那麼相聲的傳播力度僅僅也只能在他們周邊。

老郭的目的性很強,不管條件多苦都得撐著德雲社,創辦德雲社的時候他幾乎是什麼都沒有,只能慢慢的拉攏同行,看得起他的基本都在德雲社了,而不想被他牽著走的必然會打壓他,不可能會讓他一帆風順的成角兒,要不然別人都沒飯吃了。

其實如今的德雲社只要老郭跟于謙在,誰走都不會有太大影響了,多數人幾乎是奔著這個角兒、德雲社這塊招牌去的。

關於網絡上很多人說郭德綱睚眥必報什麼的,我想反問一句,如果我打你,你有能力反抗甚至打贏我,你會不會不反抗反而跟我說打得好?將心比心,別用聖人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平凡人,除非你自己能達到聖人的境界。

至於跟誰關係不好,其實也只是他們的私事,我們也只是局外人,觀棋不語吧。

老郭有一句話說那些喜歡在網絡上罵他的人,現實生活中得有多不幸福啊,同樣的,有一些鋼絲也常在網絡上面懟某些人,你們是有多幸福呢?文明點吧,希望你們都能幸福。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戲劇人生GDG


這不是處不處關係的問題,卑躬屈膝處關係,最後肯定沒關係,郭德綱這麼做,恰是愛憎分明,嫉惡如仇的表現,是一個真漢子。事實上,郭德綱也有很多好朋友的。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中國相聲界,真正能夠實現商演盈利並真正有影響的也只有德雲社了,很難想象,中國曲藝界尤其是相聲界如果沒有德雲社是多麼尷尬,在相聲沒落甚至將要被老百姓遺忘的時候,德雲社橫空出世,逐步壯大發展,這個成就我們都是見證者,我們也都是一步步看著德雲社成長起來的。

要說德雲社的影響有多大?毫不誇張的說,晚上聽德雲社相聲伴眠的應該不在少數,我就是每天晚上聽德雲社相聲,循環播放,有的不知道已經聽了多少遍,伴你入眠,實際是一個很好的宣傳詞。

我們也多多少少的瞭解了一些事件的背後,包括侯耀華和郭德綱的恩怨,這事我站郭德綱,他們之間的是是非非咱先不說,就說兩件事,第一,侯震,這是侯寶林的長孫,在跟郭德綱,第二,郭德綱對師傅侯耀文絕對是可以的,現在侯大不在了,侯二要弄家譜,且不說他有沒有這個資格,且郭德綱的影響,現在光耀門楣的是郭德綱,沒有郭德綱,侯門早就破落不堪了,看看侯門相聲演員,除了郭德綱一支,還有幾個了。

說完侯二,再說姜昆,這位中國曲藝家協會的掌門人,按說他應該對郭德綱大加扶植,不論公私,都該如此,論公,他是領導,曲藝繁榮,他有責任,郭德綱對繁榮是有貢獻的,論私,他們是近枝,也該扶持,但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打壓,增加了很多郭德綱奮鬥的成本,這才是郭耿耿於懷的地方。

我們看一個人,要看他的朋友,在演藝界,郭德綱的人緣還是非常好的,除了相聲界,其他都很不錯,這也是我們看問題的一個方法,馮小剛,張國立,宋丹丹,吳京,孟非,黃健翔,等等,在德雲社大慶的時候,非常多的藝人前來捧場,這是可以說明一定問題的。

現在,郭德綱門徒眾多,而且很多都已經成器,除了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郭麒麟,燒餅,等一大批年輕相聲演員崛起,並逐漸的挑起大梁,這些都是可喜可賀的事實。

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明明不是一路人,還不如各走各的,省心,免得互相算計,郭德綱是在走自己的路,挺好。

最後有個建議,下載德雲社相聲,睡覺時聽,絕對是最佳的伴眠利器,一般人我都不告訴。


韓東言


時間,證明一切。現在說郭德綱好或不好,還早了點。我個人更偏向郭德綱,姜昆的相聲真的不行,脫離群眾不好笑,不及與他同時代的馮鞏、牛群、石富寬、候耀文、趙炎、劉偉……,主持還可以,但會當官。苗阜十年如一日,就一招,尚不及程咬金的三板斧,關係不好可以理解,正統之爭,換句話說:到底是誰的相聲屬於歪門斜道,再爭二三十年,會有結論的。


潤佳


有一句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前段時間侯耀華稱要起草一本侯家相聲家譜,為父親侯寶林和兄弟侯耀文清理門戶,更要收回德字,宣稱這樣方便重新定家譜。

明眼人應該都能看出來,此舉是在針對郭德綱和德雲社。大家都知道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是侯耀華的弟弟,但是郭德綱和侯耀華卻是恩怨很深。當初侯耀文去世之後,留下一大筆財產,侯耀華想要繼承這筆財產,郭德綱看不過,就幫侯耀文的女兒打官司爭奪這筆財產,因此兩人交惡。要是真把德字回收的話就尷尬了,郭老師可能就要叫郭剛了。


樹大招風,相聲界的崛起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也讓許多所謂相聲界的“老前輩”眼紅。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有時候錢不能左右一切。做人還是有些品德的要好。


彼岸花開666666666


恰恰相反是其他所謂主流體制容不下郭德綱。把想當一條狗的硬逼成一條龍。不捧場不來往不上門不認同不接納不宣傳不表彰不支持不鼓勵不包容不推薦不請教不虛心不學習不搭理。江郎把持曲協卻對小品相聲二者持雙重標準。不共戴天之仇是佔有資源讓郭德綱自生自滅。矛盾焦點是真假相聲的利益衝突和市場競爭。包括體制演員混了一輩子大鍋飯和職稱虛名,包括江郎之輩濫竽充數欺世盜名的南郭先生,包括為分賬而背叛出走投靠敵營的曹李何賊,就算他們全加起來想弄死郭德綱也還是小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花高價也要追捧真君子。


夢遊196144962


郭德綱不能處好周邊關係。這是他生來漂浮不定經歷。沒有良好的成長教育因素而養成的一種野性造成的。從幼時託付看管。到七歲後到處拜師學藝。走的門子多品類雜。都似蜻蜓點水般的走了一圈。問他自己恐怕也不清楚究竟是那一項屬學而有成。只有跟揚志剛學說相聲時長一些。但沒出師就攤上事。因摩仿領導簽字。非法得到萬元的收入。受到師父訓斥後出師門去京城輪落成無業遊民社會混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