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余华的《活着》,你有什么感想?

太空一日游


读完《活着》,内心无比压抑。面对世事变迁,人世无常,福贵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亲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一人独自承受一次又一次的丧亲之痛。故事最后,福贵买下来年迈的老牛,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同时又是对命运无力的抗争,让人看了心塞。

《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难道人活一生,真的就无力与命运抗争?难道一生真的就和命运相依相守,像兄弟般无法抛弃和埋怨对方?那活着的意义何在呢?难道真如余华所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那活着本身的意义又是什么?也许不同的人生经历会对此有不一样的认识。活着就是忍受,忍受人生赋予我们的一切幸福和苦痛。所以,人活一世,就是在追逐幸福的道路上不断历经磨难和苦痛。


于鄙人而言,活着,不愿像福贵那样与命运为伍,最终活成了命运安排额模样。活着,就是要追求幸福。我想要的幸福很简单又不简单,如海子所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和自己爱的人,组一幸福的家庭,生一胖娃娃。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爱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工作之余,读书看报,旅游写作。有三两好友,可以闲聊八卦。人生的旅途中,有追求的幸福,也必然伴随着不可避免的磕磕绊绊。命运的安排自有它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自有理由去与它抗争。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苦难只能是幸福之路上的一只拦路虎,而不能是好朋友。所以,纵使生活虐我千百遍,也始终相信,幸福总在荆棘之后。活着,就要活出自我,活的幸福。


如果你有不一样的看法,欢迎相互交流。关注公众号:简尔读书,加我微信一起交流。


小柠同学


余华的写作手法,果断而残酷,凶猛。活着这部小说字数不多,我用了一下午读完。在读的过程中我几次想落泪,但哭不出来。

内心的那种压抑和对生活的绝望,痛苦。在余华的文字中作品中离离尽致的表现出来。




不得不说余华有他自己的写作特色,写作风格。活着这部小说,是一部优秀的令人惊叹的作品。

作者没有拖拖拉拉,故事情节在作者的笔中,大刀破斧的走了出来。



人该死的死,该活的活。是怎么死的?又是怎样活着?余华余华自己内心的声音完全体现了出来。

不得不说,看完这部作品,我对小说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小说在作者的笔下可以,跟随作者的故事情节而生或死。

那一天下午,我读完活着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发呆,心情久久不能释怀。


我不能明白写这样一部小说的作者。他经历过什么。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总之,归根结底的来说。如果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好,压抑,请读一读余华的活着。你一定会知道生命的轮回人间的沧桑


文浩故事馆


福贵的一生,没有福,也没有贵,更没有逆袭。如果把年少时吃喝嫖赌抽全部体验看做也是潇洒走了一回的话,最后他的墓碑上只能刻上“无耻”二字。不过,幸好他不这么认为。



自他老爹在田垄上搭起的茅厕上蹲着死去开始,噩运不断降临。

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母亲,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直到剩下一头老牛与他为伴。每当以为生活开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当头一棒。

而且死的方式也特别残忍:儿子活活的被血抽死,女儿难产大出血,女婿被挤压而死,外孙撑死,好像上天要他们受尽人间的最后一丝折磨才能死去。

福贵的眼中已经没有眼泪,他有条不紊的活着,好像在证明:他的存在本身,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读这部小说像是一直在潜水,透不过气来,压抑和憋闷感一直未能消除。也许是我愚钝,我从没在小说中感到生命的顽强,也许,是我不够深刻吧。

余华的行文有点像阿城,极端克制冷静,流淌的却像牛奶一样稠密。


田获三狐


记得当年是在《小说月报》上读到《活着》这篇小说的。一口气读完,仰天长叹。之后打了个电话给一位熟悉余华的文友,表示一种惊讶,因为这篇小说完全不同于余华此前小说的路子,此前余华身上的标签一直是“先锋派小说家”,先锋小说的特点是晦涩难读的。而余华的《活着》的叙事风格是流畅连贯的。

与余华以往大部分小说相同的是《活着》的主题依然是对人生生死命运等重大问题的思考,特别是男主福贵不断遭受重大变故,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福贵却坚强地活下来,这种生命的韧性和忍耐力是作者要彰显的,故事所发生的社会背景是大家熟悉的,事件的逻辑构成也是合乎情理的,特别是对一些细节的描写,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效果,由社会重大变化引发的人生悲观,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性人物,丰富了波澜起伏的社会画卷,人与社会,社会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既看到残酷,也读到了温暖。直击人心的细节有很多,难怪当时张艺谋看完小说后,长叹道:这部小说就是为我写的。

一部小说,能让你经历一次情感的旅行,一次严肃的人生思考,这样的小说就是好小说,只可惜这样的小说极少碰到。


旧地远方


现在想来,《活着》这部作品里富贵这样子活着,会被多少人所不理解及不懈他的“活法”。我从这里看出余华先生的冷酷,让富贵接受一波又一波最亲的人离去,独留他一人存留这世间,床底下压十块钱,等死的时候有人给他收尸,我始终觉得对于富贵太过残忍,此时脑袋蹦出没有那只老牛,富贵还能否活着?同时我能懂人活着为了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以外任何事物,因为对于苦难和痛苦,时间总是给予我们释怀,活着活着,就懂了,没有什么比活着更现实意义,无需赋予活着意义,已经解答在活着这两个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