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打,该怎么办?

破茧成蝶157765334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首先先确定是不是打?怎么打?为什么打?我相信日常生活中真的有些孩子平时的个人行为调皮到让旁人都想上去给一巴掌,但家长却觉得那只是孩子大家都应该容忍宽恕,往往这种行为又带到了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与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争夺自己喜欢的东西,老师会与家长对孩子的个人行为讲述并会让家长在家里注意平时的一个日常行为的培养,但家长却觉得老师小题大作,老师对于孩子过度调皮的行为带惩罚性的打一下小手或者屁股可能会有吧,这种行为我觉得可以谅解,毕竟如果孩子的动作带攻击性严重而可能会发生继发性意外,如:下楼梯推前面的小朋友很可能造成前面小朋友滚下楼梯,又如写字时拿铅笔戳别的小朋友如戳到眼睛又或者其他的器官,老师肯定要采取一定的教育,不能任其发展,当然这个力度要控制好,不能带暴力而是惩罚性意思就好。这说话并不是支持老师打孩子,我非常不赞成老师打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累应该保护好,但孩子做错事情应该让孩子知道错了,错在哪里,怎么改正过来。而不能批评完就完事。如果老师无理由无原因打了孩子肯定不对,不应该。老师在批评了孩子后也应该与家长做好事后沟通工作,让家长知道孩子今天被批评的原因才好,回家后家长就这件事再与孩子分析今天被老师批评的原因,慢慢孩子会改掉,而且养成一个会分析讲道理的好习惯。所以才有文章开头的那段是:是不是打?怎么打?


失明的占卜师


第一、这种打脸的惩罚行为必须禁止;

第二、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情绪和心理必须受到关注和呵护。去幼儿园同园方和老师谈一下这件事。

第三,在考虑从什么角度向孩子分析这件事,

以及如何安抚他的情绪和心理。

1:孩子以后的路也避免不了受委屈,如何处理和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更重要;

2:让孩子学会有同理心,理解别人,因为表象背后都有更深层的原因;

3.不惹事也不怕事,让孩子知道有方法保护自己和解决问题;

4.得让他知道是非对错,老师不一定就对,权威也有错的时候。

老师打孩子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宝贝,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你很信任妈妈。小朋友和妈妈之间不能有秘密,越有人不让你告诉妈妈,你就越要告诉妈妈,不让告诉妈妈的事情很可能是坏事情,爸爸妈妈知道得越早就越能帮助你。”

“老师骂人、打人是不对的,老师也会做错事。但这也是她们最无助的时候,她们需要帮助,那么多的小朋友一起闹,没人听她们的话,她们不知道怎么办才会大喊大叫。你在家不乖的时候,妈妈也着过急不是么?”

“如果这时候你能配合老师,按她们说的去做,情况会好很多;如果你确实不想按老师说的做,就要告诉老师为什么不想这样做。说出来,别人才明白,比如你可以说:我现在不想尿尿,老师你别惩罚我。”

“如果老师再有打你脸的时候,你也不要怕,一定要告诉妈妈,妈妈还可以有其他办法帮你,比如请警察来帮我们解决。”

如果宝宝这时候说:“老师不让说”一句话透漏了四岁孩子的道德判断和推理果真还是处于柯尔伯格理论的“前习俗水平”阶段,此时儿童想象一个强有力的权威,有一套固定的、必须服从的规则,因此产生恐惧心理,希望避免权威人物的处罚,他们常以为受权威人物表扬是好的,受批评是不好的。

他的潜意识里还是存在着“老师是权威,老师都是对的,老师惩罚我都是因为我错了”这样的判断,所以我们也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

这时候父母去幼儿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一、理解老师也有无助、情绪失控的时候。作为家长,在面对一个孩子都有想动手的时候,何况老师要面对二十多个孩子,都能想象出她们崩溃时的情形;

二、班级管理、教师管教如果有惩罚措施,像打手、排除游戏外、让孩子独处画画什么的,我们也可以接受。我们也没有把孩子当作宝、说不能惩罚,但老师是教育专业人员,决不允许用打脸或其他过激并有辱人格的方式;

三、不是孩子恶意的错误行为,不能使用惩罚措施。有时孩子不是故意犯错,只是由于认知水平不够,此时就不能惩罚他们。

四、因是第一次出现打我们孩子的行为,也没有出现外伤,心理也暂时稳定,所以暂不追究老师和园方责任。但下一次绝不容忍,必要时会采取法律手段; 五、请园方与老师关注孩子在园期间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多予以安抚、呵护。


滔说育儿


被同学欺负都不敢说,更别提老师了,家长在中间也好难做,找老师吧,又怕老师变本加厉!不找吧!觉得孩子委屈!转学也没那么简单的,一动就全家都得动,孩子上个学杂那么难啊!无奈啊!


背着包的蜗牛


打脸的话必须找老师给个说法,这做法有点过,打手屁股不严重可以。我读小学,被老师扇耳光到流鼻血,眼镜冒星星,耳朵嗡嗡响,一点不夸张,我记忆最深刻的,所以很反感!扇耳光就是因为我不会背书,要是我偷东西打架扇耳光我又不会这么深刻了!打脸必须给合理解释!


莫忘初衷39984917


孩子被打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呢?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老师一般都不会对小孩下狠手,毕竟出了什么事情,是不好交代的。现在的师幼关系如同医患关系一样敏感。还是要多沟通,建立信任


往事隔烟水


建议先收集证据,然后运用法律维权。

如果担心孩子继续受虐,那就直接转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