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炊事班大厨一改伙夫形象!颜值高的让你不敢相信

炊事班长,留给人的印象大多是脑袋大、脖子粗的大厨,整天干着做饭刷碗的粗活儿,时刻接受烟熏火燎的考验,浑身皱巴巴脏兮兮的。可在某边防团炊事班班长张瑞杰却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高富帅”。

官兵眼里的“高”:不是身材是厨艺

这个炊事班大厨一改伙夫形象!颜值高的让你不敢相信

某边防连常年戍守在戈壁边关,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因此常有官兵感到戍边生活寂寞无聊,导致训练执勤无精打采。张瑞杰深知“伙食好了能顶半个指导员”这个道理,伙食保障满意,官兵心情就好,工作的动力就足,训练执勤热情就高。

为此,张瑞杰在吃上面没少下功夫,他根据战友们的饮食爱好和地域习惯,合理搭配食材,巧妙制订饮食计划,保证饭菜不重样,每天的饭桌上都有新鲜感。在连队,战友们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相互猜测“今天张大厨给咱做了什么大餐”。

张瑞杰参加上级组织的炊事专业比武曾多次摘金夺银,他的厨艺在全团响当当。有一次团政委来连队蹲点,早餐准备的是胡辣汤和煎饼,“有家乡的味儿,中!”政委刚喝一口就竖起大拇指对张瑞杰赞不绝口。

其实,张瑞杰又何止是汤烧得好,川菜、豫菜、淮扬菜样样在行,鲁菜、粤菜、东北菜个个精通。为多掌握几种菜系,张瑞杰总是利用探家时机,到家乡各类餐馆拜师学艺,学成归来就在连队反复操练,自己觉得满意了,才会给战友们露上一手。

官兵眼里的“富”:不是金钱是知识

只有初中文化的张瑞杰,刚入伍时,一提理论学习就像霜打的茄子。

指导员瞿伟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把参加演讲比赛和读报纸的活儿都交给了他。一年下来,张瑞杰的照片登上了连队“理论学习之星”光荣榜,他心里美滋滋的。

张瑞杰分到炊事班后,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无论多忙都抽出一点时间来学习,早上摸黑起床收拾好床铺,先揣本书坐在操作间翻一翻,中午锅碗瓢盆洗刷干净后,独自坐在饭桌前铺开书看一看,晚上准备好第二天的食材后,再拿出书来读一读。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张瑞杰竟读了42本书,还写下了40多篇读书笔记,成了连队的“读书达人”。

张瑞杰爱读书是出了名的,他家庭负担比较重,生活非常节俭,外出活动连瓶矿泉水也舍不得买,但是购买菜谱书籍却从不吝啬。他还专门制定了菜谱学习计划,每天至少背记6道菜谱,为这,他专门准备小本子摘抄菜谱需要的食材和操作步骤,眼下已积累了十余本摘抄笔记。

官兵眼里的“帅”:不是外貌是素质

这个炊事班大厨一改伙夫形象!颜值高的让你不敢相信

炊事班平时工作繁重杂乱,参加军事训练时间相对比较少,因此炊事人员体能素质普遍一般,可张瑞杰偏偏是个例外。

前不久,张瑞杰借调到团里保障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人员伙食。有一次在野外综合训练场,比武人员准备参加5公里武装越野赛事,有名队员高烧不退,“少一个人参赛怎么行!”这可急坏了带队的参谋长。眼看荣誉不保,张瑞杰主动请缨,替补生病队员上场比武,参谋长迫于形势,只得同意。

发令枪响,张瑞杰像一匹脱缰野马冲了出去,一路领先,眼看着还有500米就要跑到终点,可就在这时,张瑞杰突然被石头绊了一下,重重摔倒在地,膝盖处磕破了一大块,鲜血止不住地流。眼看着其他选手风似的追了上来,张瑞杰强忍伤痛,起身大吼一声,再次发起冲刺,最终第一个通过终点,为团队赢得了荣誉。

这个炊事班大厨一改伙夫形象!颜值高的让你不敢相信

熟悉张瑞杰的人都知道,他这身本事全是平时练出来的,在炊事班的日子里,别人跑轻装5公里,他背着行军锅跑8公里,别人节假日休息,他独自在训练场上“加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瑞杰辛苦的付出换来了胜利的喜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