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司令的婚禮特別:客人一半是軍人,一半是妓女

革命黨人與妓女之間看似遙不可及,實踐中卻常常聯繫。以妓院為掩護,是革命黨人的習慣做法。很多妓女有情有義,甚至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既符合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性情,亦為革命黨人所仰慕。

何海鳴就是這樣一位愛革命又愛妓女的革命黨人。

這個司令的婚禮特別:客人一半是軍人,一半是妓女

何海鳴在南京“自立為王”

作為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期間的風雲人物,何海鳴早年把主要精力投入革命,參加振武學社、文學社等革命團體,密謀造反起義,因事情洩露被迫退出軍隊。何海鳴文采頗佳,退伍後在《商務日報》《大江報》做編輯。在此期間,寫了一篇“傳世之作”,題為《亡中國者即和平》,意思是說除非中國滅亡,否則天下不會太平,人民也不會有幸福。因為這個言論,惹火了官府,判刑入獄。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不久武昌起義爆發,何海鳴出獄,從牢犯成為英雄,任漢口軍政分府參謀長。不過,他畢竟是文人出身,對軍職難以勝任,於是重操舊業,繼續發表文章批評政府。社會變了,世道還是沒變,批評政府就有再次入獄的可能,於是何海鳴轉移戰場,逃到上海,任《民權報》主筆。在此期間,他獲悉宋教仁遇刺案情,率先公佈,轟動天下。

不久,二次革命爆發,革命軍在北洋軍打擊下連連敗北。何海鳴和韓恢等人急行軍趕到南京,聯絡革命情緒高昂的官兵,宣佈江蘇獨立,自封江蘇討袁軍臨時總司令。革命軍敵不過馮國璋和張勳,奮戰24天后,南京陷落,何海鳴逃亡日本。

從一名地方青年變成革命青年,可能需要10年艱苦卓絕的學習和鬥爭。從一名革命青年變成風騷型的文藝青年,只需放棄一切,頂多10天。

這個司令的婚禮特別:客人一半是軍人,一半是妓女

何海鳴由軍人變身文人

從日本回到上海灘的花花世界,何海鳴風格大變,自稱“予流落江湖二十年,惟妓中尚遇有好人”。他有一句名言:“人生不能做拿破崙,便要當賈寶玉。”

他整天混跡於妓女當中,還愛上一個妓女,甚至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何海鳴和戴季陶關係最好——《民權報》在上海創刊時,戴季陶與何海鳴都是主編。戴季陶聽說何要結婚,張羅著舉辦婚禮。等到舉辦婚禮那天,男方去了一大堆革命黨名人,女方去了一大堆青樓妓女,雙方一見面都認識,婚禮辦成了青樓派對。戴季陶氣得兩眼發綠,當面斥責。何海鳴輕描淡寫地說:“一樣是天地生成就四肢七竅的人,何分貴賤?”

這個司令的婚禮特別:客人一半是軍人,一半是妓女

民國妓女

再往後,何海鳴專寫妓女題材小說,《老琴師》、《娼門之母》、《嫖客》、《從良的教訓》、《溫文派》等五篇小說震動文學界,成為鴛鴦蝴蝶派的重要作家。

革命者為何發浪?有人這樣分析:“這班人大半起於氓庶,來自田間。錦衣玉食,嬌妻美妾風味,從來未嘗染指。一旦得到高官厚祿,本可衣錦還鄉,回想以前的革命時候,吃了很多辛苦,受了多少恐怖,家裡只有一個黃臉婆兒,不足以安慰精神,及辛苦革命代價。最方便的莫如嫖娼了……但這種現象,僅民元二年間,多數偉人如此。民三以後,此種風氣亦已衰熄了。”上海光復後這種情況非常普遍:“軍界中有身穿戎服,出入於花天酒地之中,結隊成群,毫無顧忌,喪失軍人資格”。

辛亥革命元老胡漢民評價說:“凡具有革命性的人,在破壞革命之中,愛不愛玩,關係還小,在這一個時期,腐化的作用卻奈何革命性不得的。如果只愛玩而原無革命性的人,他在革命事業以外去玩,只有格外玩得好些,他何必定要從拼命之中,偶爾玩一下呢?所以凡是肯走進破壞革命圈子的人,雖然一時愛玩,畢竟有希望。”胡老的話是說,革命者大節無損,小地方就不要在意了吧。

參考書目:

1.《中國近代妓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民國秘史》,大眾文藝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