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致電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只回復了其中一人

各省致電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只回復了其中一人

(第145集)

1915年是一個很熱鬧的念頭。

袁世凱稱帝的事兒搞得很複雜,以前往死裡罵,說他權力燻心,想獨裁,搞倒退,如今又有人說他對在中國試驗君主立憲制作了有益的探索,可惜功敗垂成。不過,後一種聲音很微弱,畢竟後來中國的政權——不管是留在大陸的還是去了對岸的,都不是北洋舊人,都是致力於推翻北洋的力量。因此,不論在兩岸那一邊,袁世凱和北洋都得不到待見,這是客觀情勢使然。

各省致電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只回復了其中一人

被醜化的袁世凱

袁世凱當年究竟怎麼想的?他身邊很多人並不清楚,也許連他自己也沒拿定主意。不過,確實有很多人勸進,比如各省就發了電報勸進。對這些勸進電,袁世凱一概不理,只回復了其中一電。

能得到袁世凱唯一覆電,自然不是一般人——王闓運。

很多人知道王闓運,是因為他寫過《湘軍志》。王闓運資格很老,比袁世凱大整整26歲,當過前清肅順的家庭教師,當過曾國藩的幕僚,後來還應袁世凱之邀,就任國史館館長。不過,文人多眼高手低,王闓運也不例外。當時他已經過年過80,做這個官得從老家湖南跋涉千里到北京。有人問他何苦,王闓運當起了“老調皮”,答道:“做官是一件容易的事,年紀大了,只能找最容易的事情去做。”去了以後老王才發現,做官太難。比如,按規定國史館每個月有固定經費8000元,但基本上不兌現,老王催一下,才補發了一個月,後面再無動靜。老爺子生氣了,給教育部寫信攤牌:“此經費有類索逋,殊傷雅道。本館長亦不願累累索瀆,困難如此,不如取消。相應諮請貴部查理,既不能逐月照發,請即轉呈大總統,將國使館取消可也。”最後,王闓運乾脆掛冠而去,不辭而別回老家去了。

王闓運對袁世凱是有意見的,此番為啥居然寫勸進電?

各省致電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只回復了其中一人

王闓運

先來看他的電文,說肉麻似乎也不為過:“伏願速定大計,默運淵衷,勿諉過於邦交,勿懷情於偏論,勿蹈匹夫遹守之節,勿失兆民歸命之誠,使衰年餘生,重睹開日,闓運幸甚!天下幸甚!”

這排比句用的棒棒噠,那麼袁世凱是怎麼回覆的呢?

“國民厭棄共和,主張君憲,並以國事之重付諸藐躬,夙夜彷徨,罔知所屆。外顧國勢之棘,內懍責任之嚴,勉徇從情,力肩大局,春冰虎尾,益用兢兢。當冀老成碩望,密抒良謨,匡予不逮。”

王闓運這個“老頑童”玩這一出,讓不少趨炎附勢的勸進派羨慕嫉妒恨。見此,有個人在一邊兒偷笑——楊度。據說上面的勸進電壓根兒不是不王闓運寫的,而是楊度代筆。楊度是王闓運的學生,模仿起老師的文筆來自然沒什麼問題。

各省致電袁世凱勸進,袁世凱只回復了其中一人

楊度的圈子

換句話說,師傅被徒弟利用了。袁世凱當年被罷黜回老家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去送行,其中一個就是楊度,所以楊與袁私交不錯。楊度一直想拜相,但袁世凱一直沒能滿足他這個願望。袁世凱識人用人還是很準的,知道楊度這樣的書生幹總理,還差點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