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招考笔试培训怎么复习?

辣妹子不怕冷


一、快速的进入复习状态

时不待我,要想在短时间内顺利拿下国考需要高效率的备考,从现在起每天的时间都弥足珍贵。那么对于刚开始备战公考的考生来说,如何才能心无旁骛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呢?

1.充分重视此次考试。我们要把这次考试当做人生的一次选择,相信它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要知道错过这次机会,下次考试不一定会有合适的职位等着你,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世界上再难的事情都怕“认真”二字,你只有足够认真、足够努力、足够全身心投入才有可能成功。

2.带着兴趣去学习。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公务员考试复习是枯燥的,每天面临着各种题型、知识点,如果没有求知兴趣,坚持下来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探究每个科目的考查特点,带着求知欲望去学习。就当是一次奇妙的探险旅程,每拿下一道题,一类知识点,都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3.挑选合适的备考资料。其实,考生准备学习资料,在精不在多。现在距离2018年国考所剩时间不多,准备太多的资料也看不完,反而不利于复习。因此考生选择一套优质的教材即可。

二、如何高效备战,找对复习方法很重要

行测篇

第一个阶段,自我认知阶段,时长5天左右。

好的开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只有充分了解了基础信息,自身后面的复习才会更有方向性。这一阶段旨在了解考试具体的内容以及自身的优劣势,比如考试的时长以及考试的具体内容,题目的特点,擅长哪个模块等。

具体的复习方式是:以模拟真实考场的状态做真题,尤其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关掉手机,涂答题卡,与真实考试越接近,越能透彻的了解自己。具体模拟的量,建议3套即可。做完三套题目后要做好分析,每个部分的正确率,以及自己有多少题目没有做完,什么题目正确率最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等,写成分析报告,为下一个阶段的提升打下基础。

第二个阶段,专项学习阶段,时长20天,也就是能力提升。

鉴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常规包括行测和申论两个方面,建议上午学习行测,下午学习申论。

尤其注意行测复习可以分题型备考,大致分为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以及常识判断五个部分复习,关于言语理解的复习注意词汇量的积累以及语境思维的培养;关于数量关系的复习注意掌握常考考点,尤其是技巧方面多积累;关于判断推理方面注意逻辑判断和图形推理的训练,尤其是逻辑判断中逻辑思维的养成,可以借助教材和一些视频课程快速掌握;关于资料分析复习注意列式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尤其估算能力;关于常识判断复习注意生活的积累,量变产生质变,用有效的储备量确定正确选项。

这一阶段的学习会让自身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会出现无法很好地运用知识的情况,或者是考试没有时间去做的情况,那么熟能生巧极为重要。

第三个阶段,熟悉掌握阶段,时长15天左右。

本阶段在于前面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再是零散的学习的点,而是一个体系,遇到题目能够熟练联想到相关知识,并熟练运用,具体方式,通过做题目去练习,每天上午定量做行测,比如上午20道资料分析,20道言语等,下午做申论的书写练习。

第四阶段,临考冲刺阶段,时长10天左右。

前面的学习会让人产生错觉,好像自己什么都会了,可是缺少实战,始终是纸上谈兵,必须要进行全真冲刺,尤其是营造考试环境。只有真实模拟了才能知道考场哪些题目可以舍弃,哪些题目可以多花时间去做。当然,心理的调适在这个阶段也极其重要,比如多听轻音乐,多读心理方面的书以及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减少自己的焦虑。

申论篇

行测复习靠刷题,那么申论该如何复习呢?很多考生认为申论靠积累的,怎么复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太多,还不如多花时间在行测上。其实申论也是有应试技巧的,通过复习可以把及积累的知识进行总结,提高答题技巧,那么申论在短时间内该如何提高呢?申论复习要做到“三多”:

一要多看。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最近一年国家颁布的政策方针。建议考生平时要多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新闻类栏目,多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建议可以总结出本年度的热点话题。

二要多思考。申论主要测查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必须要在平时复习中要多思考,遇到热点问题要学会多层次分析、有深度的分析问题,多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怎么解决问题。

三要多动手。申论得高分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卷面上,所以申论光看是不够的。要想提高申论作答能力,只有动笔后才知道自己哪里欠缺。做题时不要做完了事,要认真总结,不断修改。对于不擅长的部分做针对性的练习,比如表达能力不佳的考生需要多看看官方新闻报道和时评文章,必要是多背背优秀申论范文。


福建中公教育


国家公务员招考笔试怎么复习?

在实际备考中,有些考生习惯于考前突击,不善于做长远的复习计划,但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也是极其激烈的。想凭一时运气,临阵磨枪很难进入公职的门槛,因此考生还是要留足充分时间来备考。

首先,熟悉招考政策,初步判定自己能否报考

有些考生是第一次参加考试,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公考,对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无所知,这类考生在备考前可以适当了解一些招考政策。

但由于2019年的招考政策还没有发布,考生可以查看2018年的招考政策,具体包括招考公告、报考指南、考试大纲等。通过查看招考政策了解招考条件,明确自己是不是能报考;了解考试科目,明确复习方向;了解考试时间安排,明确复习进度,及时报考等等。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有向应届毕业生倾斜的趋势,因此2019年的应届毕业生一定要抓住机会,提前做好复习。另外对于在读学生,不得报考,也不得以已经取得学历报考。

其次,正视自己,你属于哪一类考生?

当然,每年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众多考生中都有极少数突击上岸的例子。但是需要再强调一下,那只是极少数。况且,凡是能靠突击得高分的考生,谁没有“两把刷子”?或许这部分考生属于“考霸型”,平常看起来吊儿郎当,但是功夫全用在刀刃上了。

如果你没有像他们那样绝对的自信,请考生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每一次使梦想成真的机会。那么,在正视自己后,你就需要综合评估自己的能力,坚定信心接下来踏实备考。

再者,如何把握备考主动权是复习开始的关键

目前留给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时间很充裕,而参加公务员考试中的大多数人,是属于公考“菜鸟”级别的。倒不是说诸位的能力不足,而是对于公务员考试的认识还很薄弱。

因此,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等待考试来临,然后再去备考。而是在既有的时间内,充分且正确认识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最后,熟知笔试有哪些科目?考试内容有什么?

参考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来看,笔试公共科目总体上包括《行测》、《申论》。

从题型、题量、难度以及变化趋势等方面,直接且高效地对考什么有个清楚的认识。特别是最近三年的真题,考生们可在复习前先自测一下,定位自己目前处于何种水平,有哪些不足,这些欠缺的地方哪些是可以通过复习短时间弥补的。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更好地开展一个有理有据、适合自己的复习全计划。

考生们在通过以上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的自测后,才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具有针对性才会有意义。学习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明灯在心”,照亮前方的行程,为每天的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而长期目标是“皓月当空”,自确定考公务员时,就把理想埋在了心里,化作每日前进的动力,疲惫不堪时也能熬过去。

自制力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的就是学习目标的层层细化,每天按部就班地执行。通过目标和行动的对比,可以看到进步,获得收获的喜悦,也可以发现不足,调整行动,走一步看三步,积极谋划发展。所以,学习目标是自制力形成的动力。

学习是有规律而循的,把握规律,建立一个学习上的良性循环,才能面对浩大的复习工程,才能有方法有步骤地走好每一步,向成公理想迈进。必胜公考祝大家复习愉快,轻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