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要点助你练习太极拳时分清“虚实”变化!

什么是虚实呢?

虚实,是指内在来说的,外表看不出来;而开合则是指外形动作。所谓虚,就是空灵、轻灵,动作表现为松柔:所谓实,就是沉稳、有力,动作表现为刚劲。这是我对虚实开合的认识。下面重点谈谈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分清虚实。

三个要点助你练习太极拳时分清“虚实”变化!

首先是要练习下肢的虚实。下肢有三个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下肢主要起进退转折的作用。在进退转折当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要做到曲中求直,虚实分清。负担身体重量的腿为实腿,另一条腿为虚腿。实腿和虚腿随着重心的变化,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练习太极拳要求周身处处都有虚实,虚实总是在相互转换的。这就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其次,在练好下肢的虚实转换后,还要练习上肢的虚实变化,分清上肢的虚实开合。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其中肘关节是最主要的,它起到一个屈伸升降的作用。太极拳的动作中,不管是什么拳,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离不开屈、伸、升、降这四个字。在屈伸升降的动作过程中,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要做到曲中求直。在上肢的屈伸升降中,怎样分清虚实呢?太极拳是一静无有不静,一动无有不动,所以,分清虚实要以意念为主。比如,两手做动作,一个高一个低,一个前,一个后,无论是柔化还是发力,你的意念在哪个手上,哪个手就为实,另一只手为虚。所以,上肢的虚实是以意念来区分的。这个意念是根据技击含义来运用的。

三个要点助你练习太极拳时分清“虚实”变化!

再次,把上肢和下肢的虚实分清后,还要练习虚实的交叉。比如,左手为实,那么左腿就为虚;右手为实,右腿就为虚。不要形成右手、右腿同时为实,或者同时为虚。这样就不均衡了。太极拳讲究均衡,讲究平衡。如果同一侧的手脚同为实或虚,就会形成偏重,身体就不稳定。所以,一定要做到手脚的交叉虚实,这样,在练习拳架时,重心就稳定。

我认为,在练习太极拳中,基本做到以上三点,就能达到虚实分清。这是从大的方面说的。除了这三点外,你还要做到处处都有虚实。比如搂膝拗步:左手搂膝,右手打出一掌,开始时,左手为实,右手为虚;等到左手搂过膝盖,弓步形成,左手就为虚.右手就为实了;而右手向前运动时,手指是实的,掌根、手腕是虚的,等到定势时,要坐腕、舒指、掌心凸起,这时,右手的鱼际穴是实的,其他部位是虚的。练习太极拳要想进一步提高,不仅要在大的方面虚实分清,还要要练习细微部位的虚实变化。这种细微部位的虚实变化,是根据拳势动作的技击含义变化的。这种虚实变化是非常快的,也是变化多端的。

三个要点助你练习太极拳时分清“虚实”变化!

上面所说的还只是形体上的虚实变化,进一步还要练习内劲上的虚实变化。这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的“忽隐忽现”。隐为虚,现为实。这种“忽隐忽现”的虚实变化是完全凭借习练者功夫的深浅,以及对太极拳的理解,而表现出来的,是神意虚实变化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