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打敗海底撈?

誰能打敗海底撈?

誰能打敗海底撈?

如果你想打敗一個強大的對手,第一步應該是瞭解它。

餐飲界的頭號玩家

目前海底撈在國內餐飲界(非快餐類)的領先地位,等同於手機行業裡的蘋果,且競爭對手尚處於錘子的水平。

我們得界定清楚海底撈的內涵與外延。

窄義 上的海底撈特指海底撈連鎖火鍋餐廳(截止到2018年Q2是320家),也是即將IPO的這支海底撈,是一個標準的“點”公司。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餐廳2017年營收106.37億元,最近三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9%,2017年淨利潤11.94億元,超過全部9家上市的大陸餐飲企業利潤總和。

廣義 上的海底撈則是一個“鏈”的公司,在體系內部保持著各種無縫連接的關聯交易。

產品同時覆蓋B端和C端,除了火鍋餐廳之外,還主要包括:蜀海供應鏈(食材供應鏈)、頤海國際(底料及相關衍生品,H股上市公司)、蜀韻東方(裝修工程服務)、微海諮詢(人力諮詢服務)、海海科技(信息技術)及在新三板掛牌的優鼎優冒菜。

在現代企業競爭演進的過程當中,海底撈這種佈局於產業鏈的公司集群具有極大的先進性,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頭號玩家。

誰能打敗海底撈?

火鍋餐廳是海底撈的王牌堡壘

管理

很多人認為海底撈成功的秘笈是“服務”,但事實上,極致的服務水平僅僅是一種結果,而原因是另兩個字:“管理”。

眾所周知,海底撈沒有剛性KPI,張勇的原話是,“柔性的指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顧客滿意度可能沒辦法用指標去描述,但可以感知。”

聽起來有些玄學之感,畢竟海底撈員工的薪酬水平並非頂尖,科學的部分當然也有,比如完善的單店評級制度,比如傳幫帶的教練抱團小組,比如透明的晉升通道和利潤分享,但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你學會了科比所有的投籃動作,每天都見到凌晨三點的洛杉磯,也打不了NBA。張勇這種管(xi)理(nao)能力,就是上天賞的飯。

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撈五萬員工的管理可比富士康這樣的製造型企業要難的多,因為每個餐廳每個服務員每時每刻遇到的情況都是非標的,恰恰只有海底撈這種柔性管理和信仰管理,才可能釋放人的最大潛能。

用下圖總結一下:

誰能打敗海底撈?

品牌

從專業維度看,海底撈的系統品牌能力是很強的,這裡麵包括商標/VIS的管理,包括企業品牌戰略,包括危機公關和PR,包括基於社交媒體的口碑營銷等。

誰能打敗海底撈?

根據FooAds.com統計的數據,在餐飲行業,“海底撈”的微信閱讀量僅次於肯德基、麥當勞和星巴克,但這三強在大陸的門店數量和海底撈根本不在一個量級(肯德基擁有5000多家門店)。

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移動互聯網平臺上,海底撈的廣告內容已經完全融入到每一個社交分享之中,普通受眾根本無法分辨出UGC、OGC或是PGC。除非在某些特殊時間段,如危機公關期間,如消費爆發節點,通過專業細緻對比,才能發現海底撈“官方通稿”的蛛絲馬跡。

這種新型廣告是你朋友圈裡的甩面視頻,是你在書店裡看到的關於海底撈的暢銷書,是華楠華杉兄弟設計的新logo,甚至是我現在正在寫的這篇文章。

在年輕人越來越樂於社交分享、並能夠先天免疫傳統硬廣的新營銷時代,海底撈早就走在了前面。

誰能打敗海底撈?

資本

招股書顯示,海底撈計劃上市後募集得的資金60%將用於開店,其餘則用於開發新技術和償還貸款,其實簡陽市政府早在六年前上就披露過海底撈上市計劃,稱海底撈已進入上市輔導期,並被四川省政府金融辦列入重點改制上市企業。

此番上市,主要動因可能還是來自於地方政府的“威逼利誘”,以及回報管理團隊及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因為,海底撈根本就不缺錢。

張勇更是資本市場裡的一條蛟龍:海底撈由張勇夫婦直接持股33.5%,靜遠投資(開曼群島)持股50%,而靜遠投資則由張勇夫婦持股68%;張勇夫婦同時為頤海國際實際控制人,直接持股35.59%,並通過合計持股68%的靜遠投資間接持有頤海國際50%的股份;新三板掛牌的優鼎優,公司實控人張碩軼是張勇的弟弟;靜遠投資通過子公司靜海投資(開曼群島),合計持有北京優鼎優55.9%股份。

不僅如此,沒把雞蛋放在同一類籃子的張勇,投資還涉及安防、教育、遊樂、地產等多個領域,宏圖物流(新三板掛牌)、萬佳安(新三板掛牌)大股東里都有其身影,更厲害的是,張勇夫人舒萍是上海景林羲域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而景林羲域投資過的公司不少明星項目,包括辣媽幫科技、韓都衣舍、虎撲等。

而且,海底撈本身在資本市場裡也是一塊誘人的蛋糕,譬如,在頤海衝刺IPO時,馬雲個人旗下雲峰基金曾佔股6%(後通過IPO套現退出)。

誰能打敗海底撈?

蜀海供應鏈是海底撈的靈魂

前身是海底撈自身標準化的中央廚房系統,從而發展為連鎖餐飲提供一站式的初加工,深加工食材供應。

具體來說:蜀海對上游供應商集中採購,通過自有倉儲及中央廚房系統,對部分食材進行分揀,初加工及部分深加工,將產品標準化,半成品化,用戶可在蜀海自有的B2B平臺上下單採購到這些商品,用戶線上支付後,蜀海通過第三方冷鏈物流進行配送交付。

美國Sysco是世界上最大的食材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2017年,Sysco營收503億美元。幾乎國內所有的食材B2B企業都在號稱要成為中國的Sysco。

而蜀海是目前最接近目標的,蜀海已在全國部署了11個物流中心,承擔了包括海底撈一號在內的300多家連鎖餐飲的2000多家門店的食材供應,其中包括一麻一辣、金鼎軒等知名餐飲,也包括7-11便利店等,隨著馬太效應的不斷形成,蜀海未來毫無疑問是海底撈利潤的大殺器。

再補充一點,海底撈的綜合供應鏈提供商模式和華為非常相似,而蜀海CEO正是華為前負責B端客戶服務的高管龔力。

誰能打敗海底撈?

蜀海架構

誰能打敗海底撈?

蜀海貨車

頤海國際是海底撈的金礦

頤海國際業務為火鍋底料火鍋蘸料以及中式複合調味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頤海國際是一家註冊在開曼群島並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年報顯示,2017年全年營收16.46億,淨利達到3.69億,頤海最大的客戶是海底撈餐廳和蜀海供應鏈,它的三大產品類別中火鍋底料和蘸料的比例高達90%,共47個SKU,而複合調味品僅有9個SKU,比例佔到70%以上,當然也別小看這剩下的30%,複合調味品未來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毛利率也是三類產品中毛利率最高的,2016年調味品毛利率為46.9%,而火鍋底料和火鍋蘸料分別僅37.6%和34.3%。

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提高,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家庭及個人對中高端產品的消費能力增強,更加註重食品安全及產品質量,到2020年中高端產品市佔率將達到29.6%,意味著中高端市場的複合增速預計達22%,高於整體火鍋底料市場增速15%。

同時,海底撈的電商板塊也主要集中在頤海,自發熱火鍋等產品目前也是天貓等平臺上品類中的頭部商家,但和小龍坎等競品區別不大,根據有限的資料判斷,海底撈的部分電商SKU也是來自OEM或ODM,因為頤海國際目前成都、鄭州、馬鞍山三條生產線主要還是以火鍋底料為主,一旦擁有產品及配套包裝的霸州(二期)產線開始釋放產能,頤海有可能在電商渠道上真正發力。

誰能打敗海底撈?

看到這裡,作為志在打敗海底撈的你,如果還沒有瑟瑟發抖,則是時候分析一下海底撈的軟肋了。

資本風險

資本永遠都是雙刃劍,海底撈為什麼去香港上市?一個基本認識是,一家公司若能上A股的肯定不會考慮H股,但凡選擇境外上市肯定遇到了各種障礙,或者代價太大。

目前,大陸餐飲企業在國內和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僅有9家,A股:全聚德、廣州酒家、西安飲食和ST雲網(前湘鄂情),H股:合興集團(吉野家)、味千(中國)、呷哺呷哺、唐宮中國和國際天食(小南國),由於餐飲行業的業績具有明顯的週期性、流行性和不穩定性,所以資本市場對餐飲企業IPO並不友好。

海底撈的業績肯定遠超A股標準,但A股上市要求過往三年沒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罰款金額超過2000元且有行政處罰以上處罰的就是重大,海底撈去年的後廚衛生曝光事件應該是收到了行政處罰。

另外,海底撈近年來的擴張帶來了鉅額流動負債,2015—2017年3年流動負債淨額分別為6040萬元、3.86億元和11.56億元,到2018年Q1,這個數字已經擴大到14.42億元。

誰能打敗海底撈?

張勇

管理風險

海底撈仍然是一家非常年輕的企業,依靠天時地利與人和一路走到今天,一直在上行通道當中的企業不容易發現自身存在的隱患。

由於海底撈特殊的管理模式,雖然可以釋放人的創造力,但同時也忽視了人的破壞力,而人性的缺陷就是最大的管理風險。

另外,由於火鍋餐廳上市後勢必會加速其開店節奏,一旦餐廳廣泛下沉到次級市場,員工的基礎素養和培訓系統就很難與現有標準保持相同水平,海底撈餐廳最大的金字招牌——服務將很可能因此受損。

在管理層,與張勇一同創業的夫人舒萍、同學施永宏、李海燕(施永宏夫人)早已財富自由,張勇夫婦更是低調入籍新加坡,公司戰略風格必然趨於保守,而經營層的職業經理人們隨著資本的剪刀差越來越大,凝聚力的穩定性有待觀察。

宏觀風險

對於海底撈而言,火鍋衍生品及複合調味品的複合增長率毋庸擔心,但火鍋餐廳本身是需要保持危機感的。民以食為天,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下八大菜系,令人扼腕的是,除了快餐之外,目前能夠真正同時打通東南西北方市場的居然只有川式火鍋。

究其核心原因,中餐無法標準化是尚未克服的難題。倘若把這個問題放在更為宏觀的時間刻度上看,更健康更環保更美味的餐飲產品毫無疑問是大勢所趨,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和餐飲新零售的不斷髮展,不排除未來誕生的廚房機器人將成為海底撈餐廳的勁敵。

與此同時,海底撈供應鏈系統的競爭對手就更多了,而且賽道正愈加擁擠。

綜上,能夠打敗海底撈對手包括:海底撈自己(系統性風險爆發引發的分裂或崩盤),與海底撈採取同樣鏈式架構佈局的大餐飲公司(如小龍坎),在某個單點有較大優勢且具有一定體量的供應鏈公司(如雙匯),資本更有優勢的互聯網巨頭組團攜新技術入侵跑道(如阿里盒馬)。

End

統籌|巖巖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

誰能打敗海底撈?

最近,有不少火鍋人打電話給餐見君

問:推文啥價格?

在這裡,餐見君統一回復:

只要你敢分享你的經驗、教訓、成長史

讓行業內的人有所收穫

那我就敢為你搖旗吶喊

免費發聲,免費發聲,免費發聲!

如果你是熱愛火鍋行業的文字工作者

沒辦法,就是這麼任性

誰讓我們都是一群有情懷的火鍋人

聯繫電話:18637183183(同微信)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