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朝廷重臣怎麼會被太監罵死?

明代有一項有名的制度—— 廷杖。朝堂上一言不合,惹怒了皇帝老子,就會被拉出去脫下褲子,用大板子伺候著。清朝建立後,不再打大臣板子,而是改成責罵大臣,官方將這種懲罰叫做“傳旨申斥”。

州縣官員犯了錯,一般由督撫負責申斥。由於大家都是讀書人,而且又有密切的隸屬關係,因此,用語比較文明。若是好酒好菜好姑娘招呼著、大塊銀兩孝敬著,那麼這種申斥,基本上就是走個過場。

清末朝廷重臣怎麼會被太監罵死?

慈禧太后與宮女太監。

比較悲催的要算那些京官了。京官如果被傳旨申斥,一般由太監執行。官員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聽太監宣旨完畢,一場責罵便開始了。由於太監肢體殘缺,又常常被瞧不起,心裡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因此,逮著這樣的機會,根本指望不上他們能說出什麼好話。

當然,如果願意交點錢,他們通常可以說一些不那麼難聽的話。

光緒末年,朝廷成立郵傳部之初,令張百熙為尚書,唐紹儀為侍郎。張百熙謝完恩之後,跑去見唐紹儀,滿口盡是謙虛之詞,唐則用粵語與之交談。張一臉蒙圈,雙方就這樣產生了誤會。

清末朝廷重臣怎麼會被太監罵死?

杖刑。

第二天,唐紹儀向張百熙請示奏調各員,並交給他名單,張滿口答應。沒想到奏調官員的名單發表,單中無一人入選,唐差點被氣死,並徹底恨上了張百熙。兩人不僅幹起了口水仗,還裝病不上班。後來被御史彈劾,兩人均被傳旨申斥。

唐紹儀心眼活泛,得到消息後,暗中給了傳旨太監一大筆銀兩。因此,等到太監申斥唐紹儀時,語言相對文明,給足了唐紹儀面子。

由於張百熙並不知道唐紹儀給太監上財的事,自然也不會去賄賂。因此,張百熙跪地聆聽太監宣旨完畢,太監便頓足大罵:“混帳王八蛋,滾下去。”張叩首起立後,已是面無人色。

清末朝廷重臣怎麼會被太監罵死?

1903年,管學大臣張百熙(右)與袁世凱、朱啟鈐(左)在京師大學堂合影。

兩人同受申斥,對唐紹儀輕描淡寫,自己卻被指著鼻子罵混賬、罵王八蛋。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已是一把年紀的張百熙大為惱火,回到家之後就發病了。雖然也請了不少醫生,但是再好的醫生也醫治不了心病,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

也許,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混賬”、“王八蛋”、“滾”也並不是多麼不堪忍受、多麼惡毒的字眼,張百熙因為這幾句話就抑鬱而終,未免器量太狹小了。

清末朝廷重臣怎麼會被太監罵死?

張百熙書法。

殊不知,名節是傳統讀書人的命根子。“士可殺,不可辱”,“混賬”等字眼是對讀書人尊嚴和人格極大的侮辱,尤其難以忍受的是,這些字眼還是出自最被讀書人瞧不上、最低賤的太監之口。

漢唐時代,君臣坐而論道;宋代,大臣在朝堂上失去了他們的座椅;到了明清,臣子不得不屈膝跪在君王面前。透過這一系列的變化,我們看到了大臣在皇權面前一步步走向卑微。

明代的廷杖對於大臣,是一種難以言說的人格侮辱,當一個讀書人,被脫光褲子、摁倒在富麗堂皇的宮殿杖打時,他們的尊嚴早已不復存在。清代的傳旨申斥,看似文明瞭許多,但與廷杖並無不同,用語言暴力手段,向讀書人最重視的名節開刀。

(“小歷史”作者顧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