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三国演义》中董卓说道:“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馀。”由此看来“崤函”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那么崤函之塞为何如此重要呢?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崤函”是崤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是今天河南洛阳以西到潼关一带的地方。。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灵宝县、陕县的南部,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高山绝谷,迂回险要,它自古以来就以险峻著称,也是陕西关中到河南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函谷关则是建立在山谷中的一处军事要塞,由“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古代常常将崤山和函谷关并称为“崤函”之塞。

函谷是古代处于洛阳和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这一段经过的山谷,这一段谷道大多都是在溪涧山谷中,又深又险要。由于地势地形原因,谷道仅能容下一车通行,所以古往今来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说法。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这里同时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所以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函谷关有两座,一座是秦函谷关,一座是汉函谷关。秦函谷关是战国时候秦孝公设置的,他从魏国手里夺去了崤函之地,于是在这里设置函谷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秦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的王垛村,距离三门峡大约有75公里。汉函谷关是汉朝的时候往东迁移到洛阳新安县的,往西距离秦函谷关大约150公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建制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西汉贾谊的《过秦论》也提到了这里,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凭借着崤山的天险,再加上设置的函谷关,自然易守难攻。战国时候,六国联军攻打秦国,秦国就在函谷关这里成功地挡住了六国联军的攻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秦始皇六年时,楚、魏、赵等五国军队犯秦,就是“至函谷,皆败走。”汉献帝初平二年的时候,群雄并起讨伐董卓,董卓就以函谷关易守难攻的理由,把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还有“刘邦守关拒关羽”以及“安史之乱”都与函谷关密切相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兵家必争的崤函之塞为何那么重要?

后来的两千多年间,函谷关因为地势险要,常常成为军事争夺的对象。所以“崤函”之塞确实是中原天然的屏障,只要据险而守,就真的能够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