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赫圖阿拉之問」的答案

 當年,毛澤東主席曾提出一個問題:滿族是一個只有幾十萬人口的民族,軍隊也不過十萬人,怎麼會打敗約有一萬萬人口、一百多萬軍隊的明朝呢?而且,滿族人建立清朝並鞏固其統治長達二百六十八年,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後來周恩來總理再次提出這個問題。上世紀90年代,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的王光同志來到閻崇年家中,曾當面提出毛主席的這個問題。後來,閻崇年稱其為“赫圖阿拉之問”。此後,閻崇年便在不停地思考、研究這一問題,如今,閻崇年已85歲高齡,研究清代歷史超過六十年,又歷經二十餘載,終以新作《森林帝國》一書給出了他的答案。

閻崇年:“赫圖阿拉之問”的答案

赫圖阿拉是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閻崇年為了寫這本書這些年曾無數次去往赫圖阿拉故城的遺址。赫圖阿拉是滿語的漢語音譯,直譯作“橫崗”,也譯作“平頂山”,是一座地形古怪的小山城,三面環山,四面臨水,憑藉天險,易守難攻。

為什麼是赫圖阿拉?蓋因赫圖阿拉可作為清朝的發源地:努爾哈赤以赫圖阿拉為基地,統一女真各部,創建滿文和八旗,奠定了清朝的基業。赫圖阿拉被清朝尊為“興京”,意思是清朝興起的京城。

那麼為什麼是森林帝國?這就要從文化地理學科說起了。黑格爾曾經在《歷史哲學》中提出“歷史的地理基礎”這一概念。他依照自然條件和地理特徵,將地球區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高地草原區域,第二種是江河平原區域,第三種是沿海海岸區域。而赫圖阿拉是典型的森林區域,並不在這三種之中。赫圖阿拉周圍,漫山遍野森林覆蓋,至今森林覆蓋率達80%。這是一片廣闊的森林帶,處於東經120度到145度,北緯42度到70度之間,這裡居住著很多族群,有特殊的生活方式,也有特殊的文化形態。

閻崇年認為,從公元前17世紀到17世紀的三千多年之間,這裡的森林文化,逐漸孕育出清朝這個森林帝國。

雖然學科研究已經蓬勃發展,但目前國內外的史學研究中尚未見到將森林文化加一學術概括的,所以《森林帝國》是一部原創性史學著作。書中首次論述中華文明具有農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五種文化形態。

其中,森林文化孕育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滿洲,文脈之承續,三千年不絕。以森林文化為紐帶,統合農耕、草原、高原、海洋多元文化,形成多元一統的中華文明帝國。

從文化角度切入,探討東北地區的歷史,是《森林帝國》的一大特點。歷史學的研究,有階級史觀、英雄史觀、宗教史觀、經濟史觀、帝王史觀等不同視角,而閻崇年選擇了“森林文化”的獨特視角,首次提出東北地區的文化類型是森林文化,更是學術首創。東北地區是不是具有獨立的文化形態?

以往,學界一般認為,東北地區並不具有獨立的文化形態,而是與西北地區都屬於草原文化的一部分。這種觀點的缺陷在於:既無法解釋東北地區文化與西北地區草原文化的顯著差異,也不符合東北地區的文化特徵。

東北地區的文化形態,較中原農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海洋文化而言,具有獨立的文化形態,這種文化形態,就是森林文化。以森林文化為紐帶,便可將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洲等東北地域的族群歷史串聯起來,尋找他們共同的文化背景,並以此出發,重新思考與研究清史、東北地域史與民族史。

那麼森林文化為何能成為一種文化,最大的特點是什麼?閻崇年認為,這要從東漢著名哲學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給他的啟發講起。

《論衡》裡講了一個關於滿洲祖先“東明”創建夫餘國的神話故事,故事說明,夫餘人內在養豬,外在騎馬,善彎射,居定所,既狩獵,又捕魚,過著漁獵生活。這也是森林文化最重要的特點:與草原文化相比(即契丹、蒙古等民族建立在政權相比)草原文明是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但森林文化是居有定所。

與中原的農耕文化相比,農耕文化雖然也是居有定所,但卻是一家一戶的個體農桑經濟,森林文化雖然也是一家一戶居定生活,但其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狩獵中的“圍獵”,也叫“合圍”。這是其他文化形態所沒有的。

八旗組織源於圍獵,因此,“合”是森林文化的鮮明特點,閻崇年整本書的落腳點就是“文化統合”的“合”,也就是“合圍”的“合”。他認為,森林文化注重統合,統合是清朝“三祖三宗”——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帝、聖祖康熙帝、世宗雍正帝、高宗乾隆帝執政的核心理念、基本國策。雖然不乏文化碰撞。

強大的國家只有傑出的政治家充分利用多種統合因素才有可能實現。閻崇年依據森林文化統合、演進的軌跡,依據森林文化與草原文化、農耕文化等統合的歷史進行歷史與邏輯的闡述,說明了森林帝國從赫圖阿拉走向遼河,走出山海關,走入中原,最後走向全中華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