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做區塊鏈真的能致富嗎?」的問題

有人在問答中問了我這個問題,正好身邊的夥伴也時不時跟我提起,那就順便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解釋吧~以下是我的回答內容。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取決於你是屬於生態的什麼角色“。肯定是有的人賺錢有的人虧欠。我是區塊鏈愛好與研究者,深入區塊鏈學習已有兩年多,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滿意!也希望大家能關注與我交流~


取決於你的角色是什麼。

目前大家看到的是項目方募資到一大筆錢,然後用處不明,有的就分掉了,有些團隊甚至就跑路了。那有些是那些錢做實事,項目還在開發,生態還在建設,未來還在構想。有的等待著區塊鏈技術應用,拉動自己的業務等等。

回答“做區塊鏈真的能致富嗎?”的問題

1.項目方

項目方募資來的錢也是錢吧,有些項目募資後先給團隊工資翻一翻再說,後面完善各種福利。有些項目方甚至募資到錢後啥是也不幹了,直接多掉錢。還有些項目方拿錢努力做事,努力搭建生態為未來的幾年發展做這努力。一到成功了,那一點點的“股份”佔比也能發家致富的。

2.炒幣者

炒幣者(韭菜),很多人從17年比特幣大漲賺得一大筆。什麼“幣圈一日,人間一年”。“只要大膽,別墅靠海”。“贏了會所嫩模”。不得不承認有些炒幣者運氣與技術都很高,我身邊就有些夥伴炒幣翻了了百倍的收益,瞬間離職出去創業了。當然也有些人虧了不少,總的來說,17年進入幣圈的大多數都賺錢。但18年已經過去了大半年,被套虧損的人也很多。

3.礦工與礦機廠商

可能有些人對“礦工”不太瞭解,舉個例子。去買機器來挖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人群都是礦工,他們花錢去買機子用來挖礦,挖到的比特幣就賣掉直接獲取收益或者有的做其他投資。挖礦很賺錢呀,要不然怎麼那麼多人去挖?但越來越多人看到了,就加大投資精力去挖礦,變成了礦池規模,幾百臺的礦機擁有者已經幾乎挖不到了。後來有了雲挖礦,按投入佔比去分享收益。但這中間有出現過一個問題。因數字貨幣價格大跌導致挖礦成本過高。那這時候挖礦就不賺錢了。礦機的更新換代也很快,如果換代了,之前的礦機基本可以當廢鐵了。礦機廠商賺錢最簡單了,就是賣礦機,賣出去就是賺錢了。比如:比特大陸,螞蟻等

4.擼羊毛黨

其實我本來不打算寫這點,但很多朋友問我自己不投錢怎麼在項目中撈點好處?那就是無成本的擼羊毛了。很多項目,應該說幾乎所有項目都會空投或者發糖果,比如你每個項目都去領糖果,然後賣掉,也能賺幾十塊錢。這是一個手機號幾十塊錢,如果以前是微商?嘿嘿,積少成多,大家懂的。

5.生態中的各位

這個就比較遠了,等項目起來了,或者有應用很廣了。商家可以利用區塊鏈省錢,用戶可以用區塊鏈更便捷或者出售自己的勞動價值等,更加方便且“去中介”化。這個估計得等個三五年吧。

純手機手打...可能有錯別字大家見諒,歡迎評論或者留言,我會一一回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