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电商项目,是不是99%都失败?80%原因在这……

你们的电商项目,是不是99%都失败?80%原因在这……

没有做市场机会评估,没有明确的商业目标?这是我认为产品失败最大的原因。可以对照产品机会评估十问,问一问自己,你的产品是否有价值。

市场评估机会,是我在启示录一书中了解到的。33岁了才读,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个产品经理了。这里我还是觉得市场需求文档,更容易理解。这里罗列出商业模式画布,个人觉得这两篇有非常多相似之处。我也根据这十问,问问我自己。以下会列举几个我经历过的案例。

问题1: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价值)

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感觉自己知道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以新零售为例:其实将的就是一个卖字,卖什么。

目前市面上比较关注的四个维度,多,快,好,省。

本人最近的一个项目,就没有明确产品价值,有但不明确。所以就出现了,自建提货站,让用户上门取货。

由于没有明确产品价值,一直想着提升产业效率,整理后端的分拣配送系统。

产品价值:为顾客提供,质量好,价格低的生鲜商品!

问题2:为谁解决这个问题(目标市场)

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就导致配送速度慢。截至现在我还不知道,对质量、价格要求高于时效的人群有多少。我们就根本没有做市场调查,一切都是凭空想象,我想象很多企业都是这样。

目标市场:计划性消费人群,对时效要求低,质量,价格要求高。

问题3:成功的机会有多大(市场规模)

我们的数据来源一般是艾瑞网之类的平台,生鲜市场2018年万亿市场,接下来就不做分析了 。你做的是全球、还是全国、还是区域。 之前看过雷军的而一段视频。假设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你能做多大?投资人不是怕你吹牛,怕的是没市场。

市场规模:其实截至目前我还是不知道福州的生鲜市场有多大?为了不偏离主题,就不差资料了。

问题4:怎么判断产品是否成功?(度量指标或收益指标)

启示录一书里面,提到的是net promoter score(用户推荐指),个人不是很认可。企业的存在就是要赚钱,不赚钱。何谈产品成功。

所以个人认为产品是否成功,最后还是要看能否盈利。只要是成功的产品个人认为最终都讲盈利。要不直接去做慈善就好了。

问题5:有哪些同类产品(竞品分析)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放了很多错误。一开始总是看不上那些没有效益的企业,包括早期的永辉、朴朴....等等,2016年永辉的线上产品根本就不成熟,但是至少已经退出了。到了2018年的永辉生活,已经超越了想象,也算是死而复生了。永辉半边天,永辉微店,之前都是失败的产品。

关于竞品分析:个人认为,只要人家比你早一步,比你好一点,都要看到对方的优势。而不是等到起来了,才觉得晚了。

MVP模式,最小可行性产品。初创企业一定要用,先推出市场,只有市场才能验证可不可行,其余的都是闭门造车。

问题6:为什么我们最适合做这个产品(竞争优势)

有多年的传统商超运营经验,有供应商资源。

实际上能够生存下来,也离不开这些核心资源。

盒马生鲜实际上就很聪明,据说盒马门店的人员都来自传统商超,而且还收购了大润发,新华都之类的传统商超。

问题7:实际合适吗?(市场时机)

本人在2008年就已经有社区O2O的想法,当时一个还没有这个名词。所以我一直说的就是店商,店:实体店,商:线上商城。

记得那一年的街坊邻舍便利店项目,就是因为市场时机不对。

那一年根本就不存在移动支付,街坊邻舍,采取商家免费入住,便利店与客户现场结算。根本就没有任何盈利点。也找不到供应商。

那一年网络上也出现了很多网络便利店平台,当时还是PC端。

生鲜电商,如果没有移动支付,没有移动设备支持,流量还像以前那么贵,根本就是做不起来,所以时机很重要。

问题8:如何把产品推向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这一点也是亲身经历,当是做生鲜电商的时候,决策者,根本就不考虑推广问题,认为只要价格低,我就能卖的出去。实际上线之后发现根本就没有订单,甚至先不谈订单,注册的人都没有,就是因为没有考虑营销策略。

当准备推向市场后,发现系统没有营销功能,又要添加新需求。

  1. 新手礼包

  2. 推广佣金

  3. 消费返现

  4. 类别折扣

没有考虑营销,会增加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的项目是外包的。那需求新增又是一个坎。

再次提醒营销组合策略非常重要,在产品推向市场后,或者用户看到你的广告后,他要能关注你,没有相应的营销手段。推了也白推。这里多扯两句,除了首次营销,如何进行复购营销,节假日营销。统统都要考虑清楚。

问题9: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解决方案要满足的条件)

以上8点都确认后。

  1. 首先要开发平台,平台要稳定且需要不断的升级。重复一句,稳定、稳定、稳定最重要。

  2. 选品、定位、定价,这里也是一个非常高深的学问。

  3. 商品详情页,这一块也是各位老大要重视的,如何通过详情页引导购物。

  4.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事生鲜电商这么多年,刚刚起步一定是亏损的,所以成本低,也许有见到太阳的一天。

  5. 配送,实际上配送这个问题一直是电商领域的坎,是自建,是外包。本人没有对比过,也不知道那种方式更好。不过可以给个建议,如果你做高端生鲜,还是要自建配送团队,配送员、电动车,也是非常好的推广手段。

  6. 生鲜电商,还有一个问题计重销售,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商都是按份销售,做标准品。实际上客户都非常精明。517新鲜网应该时第二家提出称重概念的,原来有一家PC商城是我见过最早做称重销售的,单价高的商品,客户还是非常精明的。永辉生活,盒马鲜生,实际上也在尝试着做称重商品。

  7. 商品多规格问题,这也是本人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服装、3C系统里面,对这些参数的支持,还是非常成熟的。但是放在生鲜领域,似乎还有点难度,至少目前我觉得解决方案还不是很完善。

  8. 配送中心-货位管理系统,一直也徘徊于一对多,多对多的货位管理中。目前解决方案也不是很明确。

  9. 一订单多包裹,之前在设计发货小票的时候,就遇到这个问题,一个订单多个包裹,当时应该是借鉴了,一号店的包裹管理模式。但是后面没有用上,直接采用手工标记。

  10. 仓储管理中到底要不要用自动化设备,实际上本人之前,参观了苏宁,永辉,万嘉等仓库。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多智能设备。即便京东的无人机,自动机器人。个人认为,一般的企业目前还做不到。但个人觉得也没有必要去效仿。在仓储管理的学习过程中,给我一个跳出思维,故事讲的是,关于仓库门口太小,出货量过大时,效率低下。管理者就直接在二楼,拉了个布,商品直接从布上滑下直接到车上。

........再总结下去没完没了,希望有从事生鲜电商的企业,我们可以私信交流互相学习。

问题10:根据以上问题给出评论结论?(继续或结束)

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老板了?本人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只有失败的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