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昏君很多吗?为什么感觉他们越来越窝囊

1

清朝的昏君很多吗?未必。

虽然清朝的皇帝说不上多么明,比方说道光以节俭闻名,穿衣服都穿有补丁的,但是每个补丁的造价20两银子,算是奢侈版的乞丐装了。

比方说嘉庆,一辈子活得平庸窝囊,死都死得稀里糊涂的。

清朝的皇帝昏君很多吗?为什么感觉他们越来越窝囊

但是说这些皇帝是昏君,也不太对。他们还是在努力做事情,希望这个王朝在自己手里变得好些。

清朝的康乾盛世曾经达到了帝国时代王朝的顶峰,和此前各个皇朝的盛世相比不遑多让。

盛世的一个具体表现是人口增长,经济繁荣,杜甫诗中写开元天宝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但是中国各个王朝中,所谓盛世,人口一般都在2000万到6000万之间,我们喜欢的三国时代,更是人命贱如草,据统计三国时的人口只有一千多万。所以在乱世如果你是牛人,你会活得很肆意,但是你如果是草民,在乱世会很痛苦。

在帝国时代人口过亿是个坎,一旦人口过亿,就会引发饥荒,饥荒带来战乱,比方说明朝的灭亡,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口增长,又恰逢小冰期引起了全国性饥荒。

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的人口创纪录的达到了三亿多,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这固然是由于玉米红薯的引进,解决了粮食问题,但是也和康熙雍正乾隆的刻意经营不无关系。

清朝的皇帝昏君很多吗?为什么感觉他们越来越窝囊

把清朝放到历史中各个朝代中去看,入关后的九个皇帝也算及格,他们工作认真,没有什么大的人格缺陷,不会饥荒来临时让百姓去吃肉糜。

清朝皇帝们真的算不上昏君,即使像亲自去红灯区所体验生活的同治,也只是荒唐远远没有达到荒淫的地步。

2

但是清朝皇帝们的悲哀恰恰在于,一个老大帝国,一头撞入现代化的世界,而不自知。

今天我们可以开上帝视角看到在康乾盛世的后期,在乾隆皇帝为了十全老人而努力奋斗的时候,世界却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乾隆四十五年,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

乾隆四十九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

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

乾隆五十四年,华盛顿就任美国总统,两年后,美国通过《人权法案》。

乾隆五十八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

世界在悄悄的改变,但是乾隆皇帝和他的帝国却浑然无觉。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在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大清王朝还为这位蛮夷使臣要不要演礼下跪而扯皮,那一年当了58年皇帝的乾隆大帝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天朝统驭万国,抚有四海,蛮夷来纳贡跪自己理所应当。

清朝的皇帝昏君很多吗?为什么感觉他们越来越窝囊

很多年后,孔飞力在他的《叫魂》一书中形容这时候的乾隆帝国,用了马克吐温一部小说的名字“镀金时代”,表面光鲜亮丽,但是内里却已经开始变质腐坏了。

乾隆六十年科举时,参加会试者的80岁以上的老人有116人,各地把这当成一桩功绩向乾隆上报,当很多人从红颜到白发皓首穷经的研究八股文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启动,四十五年后他们将再次造访大清这位老大帝国。

其实清朝很多皇帝算不算昏君?

我觉得不算。

只不过他们大多运气不好,遇到了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他们想靠着祖宗成法来稳固自己的帝国,却被降维打击,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的每一次应对才显得笨拙、可笑。

当变化来了,却不知道变通,大约除了走向灭亡也就没有别的路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