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湖北、河南省之後,安徽省糧食局對超標小麥組織收購也發話了

繼湖北、河南省之後,安徽省糧食局對超標小麥組織收購也發話了

安徽省糧食局關於切實做好夏糧收購工作的通知

皖糧明電〔2018〕7號

各市、縣糧食局:

我省小麥自南向北陸續開鐮收穫,夏糧收購即將全面展開。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六部委《關於印發小麥和稻穀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通知》(國糧發〔2018〕99號)要求,現就做好今年夏糧收購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收購政策宣傳。今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與往年相比,在糧食收購價格、質量等級、啟動時間、各方職責等方面有較大調整。各地要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廣泛宣傳國家糧食收購政策,特別是四等及以下、不完善粒和真菌毒素超標的小麥不列入最低收購價範圍,由地方政府組織引導市場化收購和處置。要幫助農民準確瞭解國家政策,形成合理價格預期,引導龍頭企業積極入市收購。要通過當地主要新聞媒體、收購APP向社會公佈本地委託收儲庫點名稱、地址和聯繫電話。所有委託收儲庫點都要張貼收購質價公告、收購流程圖、舉報電話等,讓農民賣“明白糧”。

二、嚴格執行收購政策。要準確把握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質量標準,嚴格質量檢驗操作規程,防止操作過嚴損害農民利益。要敞開收購農民交售符合質量標準的小麥,做到不限收、不拒收。要嚴格執行糧食收購質價標準,堅持依質定等、以等定價,既不得壓級壓價,損害農民利益,也不得抬級抬價,損害國家利益。要督促中儲糧直屬企業及時將糧款直接支付給售糧者,決不允許“打白條”。

三、組織超標小麥收購。各地要把妥善解決超標小麥收購處置問題,幫助農民減少損失,作為當前夏糧收購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報告有關情況,積極爭取政府統籌多方力量開展收購工作。各地要按照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責制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採取引導市場化收購、政府補貼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收購和組織臨時收儲等措施,妥善收購處置不符合質量標準或糧食安全指標的小麥,幫助農民解決受災小麥出路,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四、優化收購服務舉措。各地要開通政策諮詢電話,及時傾聽售糧農民訴求。繼續在國家級貧困縣貧困人口集中的區域,設立精準扶貧示範收儲庫。對貧困家庭開闢綠色通道收購。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預約收購,早開門、晚關門,中午不停磅,節假日不休息,延長收購時間,縮短農民售糧等候的時間。要準備好茶水、藥品、休息涼棚,讓農民售糧愉快。小麥主產區要全面推廣應用糧食收購APP。

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市縣糧食主管部門要向社會公開舉報投訴電話或電子投訴信箱,隨時受理群眾投訴,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按照“雙隨機”原則,加強夏糧收購事中事後監管,對於違反糧食收購政策,擾亂正常收購秩序,特別是壓級壓價、拒收農民交售符合標準的糧食、拖欠農民售糧款、“克斤扣兩”等各類坑農害農的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嚴厲打擊,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六、狠抓安全生產工作。夏糧收購工作啟動後,進出倉作業頻繁,安全生產任務艱鉅。各級糧食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的要求,把糧食安全生產工作抓緊、抓細、抓實。要督促收儲企業制定夏糧收購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對作業機械進行檢查,對重點環節進行風險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在收購前要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意識;規範糧食企業作業流程,強化收購現場安全管理,設置安全生產警示標誌。

七、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糧食部門要把做好夏糧收購工作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站在維護農民利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高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為民擔當意識,做到依法行政守底線,奮力拼搏不缺位,強力作為盡責任。各級糧食主管部門要與農發行、中儲糧直屬企業加強溝通協調,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收購工作協調機制,按照預案要求認真落實各方職責,不得推諉扯皮,及時解決收購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確保國家收購政策的有效落實。

安徽省糧食局

2018年6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