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五代十國時的馮道這個十朝元老?

大聲疾呼叫醒裝睡的人


他都是“十朝元老”了,讓我還怎麼評價他?

(準確地說,應該是“十三朝”。包括後唐李存勖、後唐李嗣源、後唐李從厚、後唐李從珂、後晉石敬瑭、後晉石重貴、後漢劉知遠、後漢劉承祐、後周郭威、後周柴榮,另外還有盧龍劉仁恭、桀燕劉守光、契丹耶律德光。不過一般後面這三朝沒算進去。)

(馮道的畫像)

確實,在古代皇權社會里,一個人能當到“三朝元老”,我們就不得不對他肅然起敬了。為什麼呢?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能做到“三朝天子一朝臣”,那還不僅僅是這個人活得久,而是這個人有非凡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而能做到“十朝元老”,那該多能活?更重要的是,該有多麼強大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難怪歷史上,大家一說到馮道,就說他是“不倒翁”。(本人寫了一本關於馮道的傳記,名字就叫《不倒翁馮道》)。

不過且慢,馮道雖然活的年紀也不小,但也只有73歲。馮道雖然做了“十朝元老”,但是這十個朝代,加起來也都不到半個世紀。所以,馮道這“十朝元老”,遠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誇張。

當然了,就算不到半個世紀,能在充滿殘殺戾氣,充滿爾虞我詐的五代朝堂上,一直堅挺下來,那也是要有相當本事的人。畢竟在整個五代,除了馮道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人能做到他那樣的。

(本人寫的馮道傳記《不倒翁馮道》)

那麼,馮道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夠做到“十朝元老”呢?

第一,馮道滿腹經綸,有豐富的執政經驗。

五代是一個武人當道的時代。那些武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為了能夠登上皇帝寶座,廝殺不斷。就算你沒打算當皇帝,也會有人把一件黃袍披在你身上,讓你當皇帝(比如李嗣源、郭威)。還有一些武人不一定為了爭奪利益,而純粹是為了仇殺,冤冤相報,以暴易暴。那個時代,科舉制度早就廢了,也沒人讀書了,書生甚至成為那些武人的口糧(五代發生過多起武人吃書生的事件)。大家也不再讀書,所學的都是習武打仗。因此,讀書人非常少。

但是,當武人通過拼殺奪得天下以後,他必須要文人來幫他治國。而從小就刻苦讀書,學得滿腹經綸的馮道,就是這些皇帝們非常重視的人才。比如李存勖上臺後,就專門讓馮道制定朝廷禮儀制度;李嗣源上臺後,因為不識字,讓馮道負責給他念奏摺;李從厚上臺後,請馮道給他講該怎樣當皇帝;石敬瑭上臺後,把朝廷大小事都託付給馮道,大家都害怕去和契丹打交代,只有馮道能做好這種外交的事情等等。

作為一部“活字典”的馮道,哪個君王上臺不用他呢?

第二,馮道依違兩可,有豐富的生存經驗。

(馮道一家)

要在五代當官,太困難了。我們說了,五代是充滿戾氣、仇殺的朝代。不管是哪一個朝代,武將之間都在忙著互相攻伐廝殺,文臣之間則忙著爭權奪利,沒有一刻消停下來。

武將廝殺我們且不說,單說文臣。那時候,沒有一個朝代沒有文臣弄權現象。比如李嗣源時期的安重誨,李從厚時期的朱弘昭、馮贇,石敬瑭時期的桑維翰,劉承祐時期的蘇逢吉等等。這些文臣們因為爭權奪利,最後的結局就是把自己給搞死掉了。

馮道則不一樣,他從來不參與這些爭權奪利,誰來拉攏他,他都支持,也都不支持。總之就是依違兩可。別人對他這樣的人,也是無可奈何。而恰恰是這種性格,讓他很好地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他對皇帝也都是採用“勸喻”的方式,也就是打個比喻勸說。皇帝要不聽,他也就算了。所以皇帝都不會要他的命。

第三,馮道淡泊名利,有豐富的長壽經驗。

馮道不爭名逐利,他一生生活簡樸,吃的住的都非常簡陋。心中的貪慾不多,無慾自然無求。

馮道為人還非常寬厚,不生氣。有次有個人把一副寫著“馮道”的牌子掛在一頭驢脖子上,家人都很生氣,可是馮道卻說:“天下叫馮道的人那麼多,他又不是在說我。”

馮道樂觀開朗,自稱是“長樂老”,他寫過一篇叫做《長樂老自敘》的文章,表達了就是在艱難世道中,他也能保持樂觀的心態。

正因為這樣,馮道活的年紀比較長(73歲在古代是個長壽年紀),所以他也就能創造“十朝元老”的奇蹟。

(參考資料:《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張生全精彩歷史


馮道,五代十國的傳奇人物,一生歷經五朝十二帝,可謂真正的官場不倒翁。

宋朝以前,人們對他的評價傾向於褒,宋朝以後,人們對他的評價傾向於貶,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說他是無恥之尤,近代歷史學家范文瀾說他是奴才的奴才。至今,仍有很多人視他為缺乏廉恥觀念的小人,也有很多人希望從他的經歷中揣摩出權謀之類的成功秘訣。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馮道?從他的經歷中又能得出什麼秘訣呢?

說到馮道,必須提到一個歷史名詞——河朔三鎮。這是安史之亂過後位於河朔地區的三個藩鎮勢力的總稱,即幽州、成德和魏博。大致來說,這三個地方在今天的山西、河北以及環渤海一帶,遠離以長安為首的政治中心。同時,這裡也是安史之亂的策源地。

安史之亂過後,河朔三鎮節度使擁兵自重,處於半獨立狀態,與長安方面的關係充滿了火藥味。馮道的出生地是瀛洲景城,隸屬於幽州節度使管轄,而安史之亂的風暴,最早就是醞釀於幽州。所以,三鎮當中,長安與幽州的關係最為緊張。比如824年,長安方面委任張弘靖出任幽州節度使,試圖加強對幽州的控制,但是張弘靖上任不久,把持幽州實權的悍將就發動兵變,給了朝廷一個下馬威。

三鎮節度使固然跋扈自雄,文人士子卻對長安心嚮往之,畢竟,長安才是名義上的正統,它的文化底蘊和文化氛圍也不是地處邊陲的藩鎮所能比肩的。進入長安,最為便捷的通道就是參加科舉,然而,一方面由於長安方面對藩鎮的牴觸情緒,一方面由於藩鎮為了留住本地人才而設置的藩籬,事實上能夠通過科舉進入長安的人並沒有多少。這就是馮道出場的歷史文化背景,也就是說,他從一開始選擇效力於割據政權,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大環境的限制。


馮道出身於耕讀之家,家境比一般人為好。進入仕途之後,他屢遭同僚輕視,由此來看,他的出身也並不算高,最多就是小地主家庭。

縱觀馮道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在他身上始終體現著悲天憫人的氣度。他的家鄉景城處於幽州邊陲,在唐末為戰爭多發地帶,比如他10歲那一年,這裡就發生過一次大規模叛亂。馮道雖為儒生,對佛道學說也有涉獵。從小見慣連城烽火、亂世流離與生死無常,又飽受佛道出世觀念的薰陶,長大之後的他有悲天憫人的氣度,二者之間多多少少也是有關係的。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稱帝,建立後梁,唐帝國落下帷幕,中國進入兵連禍結的五代十國。同年,原幽州節度使劉仁恭之子劉守光發動叛亂,囚禁劉仁恭,徵召小有名氣的馮道為掾屬(相當於私人助理或者秘書之類的官職)。這一年,馮道25歲。

劉守光是個變態,嗜血成性,這會兒跟你談笑風生嘮家常,下一秒鐘大砍刀就甩過來削你腦袋。如果換成我們,面對這樣一個上司,恐怕給金山銀山我們都躲避不及,但是馮道不怕,坦然前往。

史料有限,我們不知道馮道為劉守光效力期間有什麼具體貢獻,但可以肯定的是,初涉官場的他還不成熟,有些愣頭青的理想主義,能在劉守光手裡活下來實在僥倖。

公元911年,劉守光自立為帝,建立大燕政權——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一個皇帝。

不久,劉守光與晉王李存勖發生衝突,“不知死活”的馮道建議劉守光停止戰爭,被怒不可遏的劉守光投入大牢,幸虧有人搭救,他才保命出獄。

李存勖,五代十國時期的英才,就連朱溫也對他畏懼三分,失心瘋的劉守光哪裡他的對手。劉守光敗亡之後,馮道前往太原,投奔晉王李存勖。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屈身事敵,不知廉恥,馮道可不吃這一套。


在李存勖手下,馮道遇到了伯樂,即監軍使張承業。張承業之於李存勖,等於蕭何之於劉邦,李存勖對他頗為倚重。張承業雖是宦官,但為人正直,用人唯賢而不問出身,不遺餘力地提拔馮道。日本學者礪波護在《馮道——亂世の宰相》當中稱張承業是馮道的貴人,這個評價是很準確的。除了張承業,他的搭檔盧質對馮道的拔擢也功不可沒。

盧質的職務是掌書記(掌管軍政和民政的機要秘書),與出身低微的張承業不同,他出身顯赫,門第高貴,但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豪門子弟的浮誇習氣,推薦人才時並沒有像其他名家子弟那樣相互援引,結黨營私,而是和張承業一樣任人唯賢。李存勖的兩大臂膀都對馮道青睞有加,馮道的仕途順風順水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919年,37歲的馮道接替盧質,出任掌書記(相當於副宰相)。

923年,李存勖消滅後梁,登基稱帝,建立後唐——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二個皇帝。


後梁與後唐爭霸期間,馮道隨軍出征,與士卒同甘苦,住在茅草屋裡,睡在餵馬的草料上,用自己的俸祿犒勞士卒,部下把掠奪來的美女獻給他,他極力拒絕,實在拒絕不了的,他就先找個地方把她們安置下來,然後再派人尋找她們的父母,把她們送回家。

924年,42歲的馮道因父親去世回家鄉守孝,此時的他已經名滿天下,地方官免不了要來巴結一番,對於地方官的“心意”,他一概拒絕,自己住在簡陋的茅草棚裡,還把剩餘的俸祿拿出來分給遭遇饑饉的鄉民。父老鄉親當中如有無力耕作的人,他就夜裡悄悄去耕種,主人知道後登門拜謝,他卻說不是自己做的。

926年,李嗣源發動叛亂,李存勖死於亂軍之中,帝位被李嗣源取代,即唐明宗——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三個皇帝。

李嗣源的帝位“來路不正”,但他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即位初期即任命馮道為端明殿首席學士兼兵部侍郎。


唐明宗時代是馮道奠定個人事業和聲望的最重要的階段。據《冊府元龜》和《五代史》記載,在馮道經歷的諸多帝王當中,對他表彰最多的就是唐明宗,這也是馮道一生中政治貢獻最多的黃金年代。

有一次,唐明宗問馮道:“如今天下豐收,老百姓都很富足吧?”馮道說,“不是,穀貴餓農,穀賤傷農,這是常理。我記得聶夷中的《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遍照逃亡屋。”唐明宗甚為感動,命令侍臣把這首詩記下來,經常誦讀。

927年,45歲的馮道出任宰相,位極人臣。6年後,唐明宗去世,唐愍宗繼位——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四個皇帝。

潞王李從珂表示不服,於934年發動叛亂,登基稱帝,是為唐末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五個皇帝。


唐愍宗倉促逃亡,途中被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殺死。 馮道這時候幹了什麼呢?率領文武百官開城投降。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馮道可真是軟骨頭。

936年,石敬瑭聯合契丹人消滅後唐,建立後晉,即後晉高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六個皇帝。

作為後唐元老的馮道進入新朝,官職依然是宰相。這個石敬瑭,就是中國歷史上出了名的“兒皇帝”。有一次,他打算派遣使臣出使契丹,在當時人看來,契丹是蠻夷、有死無生之地,誰都不願前往,馮道主動請纓,連家也不回,只派人給家裡送了個口信就出發了。

契丹皇帝賞識馮道的才幹,打算把他收為己用,馮道婉拒:“晉與契丹是父子之國,我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因為這句話,於是後世歷史學家諷其為“奴才的奴才”。按照道學家的看法,這不但是無君,更是無父,地道的奴才。

石敬瑭對馮道頗為倚重,去世的時候更是給了馮道託孤大臣的待遇,將幼子託付給他,希望他能忠心輔佐。馮道在石敬瑭的病榻前答應了,等石敬瑭一死,他認為國家多難,立幼子容易引發動亂,於是率領朝臣擁立石重貴為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七個皇帝。

947年,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消滅後晉,65歲的馮道再次更換門庭——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八個皇帝。

作為一個漢人,卻對契丹人卑躬屈膝,按照道學家的說法,這叫數典忘祖,不知廉恥。

志得意滿的耶律德光在馮道面前傲慢地問道:“你看這天下百姓,如何可救?”這是一句反話,意思是,天下的百姓我想殺就殺,你能奈我何。馮道說:“就算是佛祖再世也救不了百姓,但是陛下您能耐比佛祖大,只有您才能救得了百姓。”馬屁拍得耶律德光極為受用,於是打消了殺念。


在中國歷史上,但凡胡人南下,中原百姓總是免不了慘遭屠戮,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犬。在滅頂之災面前,馮道用阿諛奉承的方式化解了這場災難,保住了無數生靈的性命,但是這也為他招來了惡名。以一人之罵名挽救蒼生,值乎?

同年2月,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即後漢高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九個皇帝。

4月,耶律德光返回契丹,命令馮道等降臣隨行。抵達欒城時,耶律德光病逝,耶律阮先行一步趕回契丹爭奪皇位,馮道等人滯留鎮州。8月,漢軍收復鎮州,馮道歸附後漢。

劉知遠病逝之後,劉承祐即位,即後漢隱帝——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個皇帝。

之後,後漢發生叛亂,劉承祐命令郭威率軍出征,平叛之後,郭威於950年反戈一擊,


被士卒擁立為帝,是為後周太祖——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一個皇帝。

954年,周太祖病逝,他的養子柴榮繼位,即後周世宗——這是馮道經歷的第十二個皇帝。

同年4月,馮道病逝,終年73歲。周世宗廢朝三日,追封馮道為瀛王,賜諡文懿。6年之後,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五代十國結束,一個新時代開始了。馮道看到了亂世的開始,卻沒有看到它的結束。

關於馮道的故事,就這麼多。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他呢?

五代十國前後不過50多年,如今看來,這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只是彈指一揮。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卻是一段度日如年的煎熬歲月。那時候戰爭頻繁,叛亂成風,在這些走馬燈似的更換不停的朝代裡,哪個是正統?如今的我們可以勉強把某個政權作為正統,但是當時的人不知道,說讓馮道忠君死節,讓他為哪個君王忠,為哪個君王死?你看天下大亂了,想忠君、保名節,往深山老林一鑽,梅妻鶴子,念幾句歪詩,懷念一下前朝,吟誦一下風月,抒發一下興亡。你自己倒好,獨善其身了,老百姓咋辦?你在前朝吃的俸祿不是從他們身上扒下來的嗎?老百姓有難,你拍拍屁股走人,把老百姓扔到火坑裡不聞不問……這樣的人,離馮道真是差遠了。


除了保護百姓,馮道在長達40多年的出仕時間裡,還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那就是堅持不懈地大規模刊印典籍,在武人當國的亂世裡為文化的存亡斷續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君子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按照理學家的君子觀,馮道絕不是傲霜雪的君子,但是他做棟樑是可以的。他有效忠對象,但不是帝王事,而是百姓事,不是一家一姓的帝王,而是解民於倒懸的信念。

那麼,馮道在官場上是如何做到屹立不倒的呢?他依靠的不是兩面三刀,或者溜鬚拍馬,相反,拋開不忠君這個“汙點”不談,我們反而會發現他是一個很有操守的人。他不貪財、不好色、有才幹、不結黨、不樹敵、有容人之量、知道進退、關心民生疾苦……作為一個官兒,甚至可以說他的德行是出類拔萃的。所以,以為馮道是靠卑鄙伎倆成功,希望在馮道的經歷中咂摸出權謀、厚黑之類的東西是荒唐可笑的,那相當於緣木求魚。事實上,對於如何在官場上屹立不倒,馮道自己說過心得,十四個字:

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西瓜島主


怎樣評價五代十國的馮道?筆者認為:

五代十國期的馮道,是個很特別的人物,自稱“長樂老”馮道。“長樂老”馮道既有較高的政治見解,又有出色的文學才能。但他為人十分圓滑,極其世故,擅長觀察時勢變化,估量強弱勝敗,不失時機地捨棄將要失敗的弱者,奉迎將要取勝的強者。所以,他能夠在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中,代代吃香,長期身居高官顯位。五代時期雖然先後出現了十個國家,但只有五十三年,而馮道卻做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十君的宰相,後又出任契丹的太傅,其決竅就是圓滑世故。

有一次,晉高祖石敬唐向馮道問起用兵打仗的事情。馮道說:“陛下您經歷百般磨難,終於得有天下,英明神武,是眾所周知的,用兵屬征伐大事,還須由您獨自決斷。我只是個書生,只知道為您維持歷代成規,其它事情非我所能啊。以前,唐明宗也向我問過打仗的事情,我也是這樣回答的”。按老規矩辦事,不擔任何風險,這就是馮道保身的竅門。

契丹王鬱律德光攻下了開封,滅亡了後晉,馮道主動去朝見。耶律德光問道:“你為什麼來朝見我”?馮道答道:“無城無兵,怎敢不來”?耶律德光責問他:“爾這是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馮道這番裝瘋賣傻的話,耶律德光聽了後不禁大喜,當即拜馮道為太傅。

在五代十國那種歷史條件下,改朝換代如同走馬燈一樣,臣子看待皇帝就象僱工看待僱主,原來的僱主倒了,又另找新的僱主,這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馮道作為國朝大臣,考慮的不是赴國難,解民憂,而是主動地去朝見入侵中原的異族之主耶律德光,並呆頭呆腦地博取新主子的歡心,這種卑躬屈膝的嘴臉,理應受到世人的唾罵和鞭撻。北宋朝大學者歐陽修在修撰《新五代史》時,就認為馮道是個不知“廉恥”,“忍恥以偷生”的人。

總的來說,馮道的一生,生活尚能節儉,也能賙濟鄉里。但作為國朝大臣,在國家民族危亡關頭,不思報國,圓滑世故,賣身求榮,泰然自處,並稱自己為“長樂老”,實在是說不過去。


王寶山10



馮道(882~954),中國大規模官刻儒家經籍的創始人。字可道,自號長樂老。漢族,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東北)人。歷仕後唐、後晉(契丹)、後漢、後周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人稱官場“不倒翁”。好學能文,主持校定了《九經》文字,雕版印書,世稱“五代藍本”,為我國官府正式刻印書籍之始。

馮道,是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歷經桀燕皇帝劉守光、後唐莊宗李存勖、後唐明宗李嗣源、後唐閔帝李從原、後唐末帝李從珂、後晉高祖石敬瑭、後晉出帝石重貴、遼太宗耶律德光、後漢高祖劉知遠、後周太祖郭威,共四朝十帝。基本上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實的“官場不倒翁”,江湖稱:14哥。

唐末投劉守光作參軍,劉敗後投河東監軍張承業當巡官。張承業重視他的“文章履行”,推薦給晉王李克用,任河東節度掌書記。後唐莊宗時任戶部尚書、翰林學士,明宗時出任宰相。後晉高祖、出帝時均連任宰相,契丹滅晉後,被任為太傅,後漢代晉後任太師,後周代漢後依然任太師。周世宗徵北漢前,馮道極力勸阻,激怒了周世宗,因而不讓他隨軍,令他監修周太祖陵墓。當時馮道已患病,葬禮完成後就去世了,被周世宗追封為瀛王。就是這位馮道,竟引起了千古譭譽。

馮道從政三十餘年,經歷了五朝(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還有契丹)十一位國君,且做得都是宰輔級官員,可謂位極人臣。他的從政履歷大約如下:一、曾任後唐三代皇帝的宰相:923年,在後唐首任皇帝李存勖下,官居副部長。926年後於後唐第二代領導人李嗣源麾下任宰相。934年於後唐第三代領導人李從厚屬下再任宰相。同年,皇帝義兄李從珂造反成為後唐第四代領導人,他仍續任宰相。二、曾為“兒皇帝”石敬瑭時權傾一時的心腹:936年石敬瑭引契丹人滅後唐建立後晉,馮道被封為魯國公,榮升宰相兼國防部長。942年“兒皇帝”兒子石重貴為帝,他的宰相職位依然。三、是契丹人看重的大臣:946年“兒皇帝”石敬瑭的兒子知恥後勇與契丹開戰,後晉為契丹所滅,馮道被契丹任為太傅。四、他是後晉的太師:947年後晉大將劉知遠建後漢,任命馮道為太師。五、他是後周的“三公”:951年後晉大將郭威造反建立後周,他為太師中書令。954年後周第二代領導人柴榮即位不久,馮道辭世,享年73歲。

馮道緣何能夠在混亂不堪的時代成為那些如狼似虎的軍閥們爭相延請的座上客,成為他們極其信服的能臣賢吏?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終聞海嶽歸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縱觀馮道的一生行事,他確實標新立異,特立獨行,他作為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文人,卻能撇開儒家的是非原則,處處出手“道德”拳,為天下蒼生著想,成為一個超越了黑白二元邏輯的人物:他既是一些人眼中毫無廉恥的奸臣,又是大眾眼中與虎謀皮拯濟蒼生的一代能臣。他既是“兒皇帝”石敬瑭的心腹、認可外族皇帝的漢奸,又是從契丹皇帝裡救下無數漢族人性命的英雄。他既是善於藏拙有所不為的滑頭,又是重視文化建設的一代賢士。他既是見風使舵的官場油葫蘆,又是至為克己的一代廉吏。他既是為後世鄙棄的無恥貳臣,又是當時公認的德高望重的“國老”。正是這種“無間道”的做法成為他在“虎狼叢中”立身的不二法則。

馮道可謂不幸之極,他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最頻繁的時期,他一生從政三十一年,歷五朝十一帝,平均每朝(含契丹)僅六年餘,每帝僅三年餘,最長的唐明宗和晉高祖也才享國只有八年。而且這幾個朝代都是靠陰謀與武力奪取政權的,契丹又是趁亂入侵的。除了個別皇帝還像個樣,其餘都有各種劣跡暴政,晉高祖石敬瑭更是靠出賣領土、引狼入室才當上兒皇帝的賣國賊。即使按照儒家的標準,這些帝王大多也夠得上是“亂臣賊子”或昏君暴君。但事實上他們又都是統治了中原地區的君主,連歐陽修也承認他們的正統地位,一一為之作紀。因此處於這種亂世的馮道除非住進桃花源,或者優遊林下“苟全性命於亂世”,否則總得為這些皇帝效勞,總得忠於這些皇帝或其中的某一人。逃避現實自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當時的士人都是如此,難道真的要靠那些“亂臣賊子”和以殺戮為樂事的軍閥劊子手治天下嗎?更何況憑著馮道當時的大名,甚至想隱居桃源也是不可能的,這就逼得他不得不周旋於亂世。如何周旋關鍵在於他的處世秘方了。

那他到底是如何處世的呢?在他的傳記中清楚地記敘著這些東西:一、他體恤民生艱辛、熱助鄰里。父親去世,馮道解職回河北老家守孝,不講排場,僅住茅草屋。他不僅深知民間疾苦,還自己親力親為種地砍柴親力。正逢家鄉饑荒,自己工資有餘便接濟鄰里相鄰。老家當地官員送禮,他一律堅辭不受。二、他為官廉潔、嚴格自律。外出打仗,馮道依然住茅草屋,不設床蓆,席草而睡;自己不開小灶,與同事們一個鍋裡吃飯,自己的工資經常接濟左右下屬同事。三、他待己甚嚴、不貪女色。人有了權位,一不貪錢,二不好色者少之又少。不過,馮道卻兼能之。在戰爭中,軍士將掠來的美女送給他,他推卻不去時,就安置起來,等到戰爭結束找到原來的親人再送她們回去。四、他富有遠見、重視文化。馮道少年時即以酷愛讀書,他當人宰相後與其他官員一起,以官方財力將刻在石頭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數。這是歷史上首次以雕版大規模印刷儒家經典,即使改朝換代,馮道都全力推動,二十年不輟。亂世中能夠由如此文化盛舉,與馮道個人努力不可分。五、他寬容大度、獎掖賢能。馮道擔任宰相期間,貧寒的讀書人只要有真才實學,都能夠得到重用,而品行不端者則被其抑制。

據說馮道辭逝後,天下“無賢愚,皆仰道偉元老,而喜為之稱譽。”後周第二代領導人柴榮還下令朝廷停止辦公哀悼三天,追封他為瀛王。馮道也是一個為後來許多文人詬罵的對象,認為他是一個毫無骨氣的民族敗類,罵他罵得最來勁的就是宋朝文壇領袖歐陽修。“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是歐陽修對他的整體評價。

儘管薛居正的《舊五代史》和歐陽修的《新五代史》中的《馮道傳》對他有不同的評價,但相當大一部分內容是一致的。馮道的不少好事,就是連稱他為“無廉恥者”的歐陽修也沒有否定,例如:他“為人能自刻苦為儉約”,在隨軍當書記時,住在草棚中,連床和臥具都不用,睡在草上;發到的俸祿與隨從、僕人一起花,與他們吃一樣的伙食,毫不在意;將士搶來美女送給他,實在推卻不了,就另外找間屋子養著,找到她家長後再送回去。在喪父後辭去翰林學士回到景城故鄉時,正逢大饑荒,他傾家財救濟鄉民,自己卻住在茅屋裡,還親自耕田背柴;有人田地荒廢又沒有能力耕種,他在夜裡悄悄地去耕種,主人得知後登門致謝,他卻感到沒有什麼值得別人感謝的地方;地方官的饋贈也一概不受。

後唐天成、長興年間,連年豐收,中原比較安定,馮道卻告誡明宗:“我以前出使中山,在經過井陘天險時,怕馬有個閃失,小心翼翼地緊握著韁繩,但到了平地就認為沒有什麼值得顧慮了,結果突然給從馬上顛下受傷。在危險的地方因考慮周到而獲得安全,處於太平的環境卻因放鬆警惕而產生禍患,這是人之常情。我希望你不要因為現在豐收了,又沒有戰事,便縱情享樂。”明宗問他:“豐收後百姓的生活是不是有保障了?”馮道說:“穀貴餓農,穀賤傷農,歷來如此。我記得近來聶夷中寫過一首《傷田家詩》道:‘二月賣新絲,五月糶秋谷,醫得眼下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明宗讓左右抄下這首詩,經常自己誦讀。

另一次臨河縣獻上一隻玉杯,上面刻著“傳國寶萬歲杯”,明宗很喜愛,拿出來給馮道看,馮道說:“這不過是前世留下來的有形的寶,而皇帝應該有的卻是無形的寶。”明宗問是什麼,馮道說仁義才是帝王之寶,並說了一通仁義的道理。明宗是沒有文化的武夫,不懂他說些什麼,就找來文臣解釋,聽後表示要採納。

馮道擔任宰相後,“凡孤寒士子、抱才業、素知識者”,即貧窮的、無背景的讀書人和有真才實學、有事業心的人,都得到提拔重用,而唐末的世家顯貴、品行不正、辦事浮躁的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無論如何,這是值得稱道的措施。

明宗年間,馮道還與李愚等委派官員,將原來刻在石上的儒家經典用雕版印刷。這是見於記載的首次以雕版印刷《九經》,是中國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竟然發生在戰亂不絕的五代時期,與馮道個人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馮道最受詬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歐陽修自不必說,司馬光也稱他為“奸臣之尤”,就是對他持肯定態度的《舊五代史》,在盛讚“道之履行,鬱然有古人之風;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體”之後,也不得不對他的“忠”提出了疑問:“然而事四朝,相六帝,可得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況於再三者哉!”直到范文瀾作《中國通史》,還花了不小的篇幅對馮道大加撻伐,主要也是針對他的政治道德。這些批判看來都是大義凜然,但聯繫馮道所處社會和環境的實際來分析,結論卻不是如此簡單。

馮道另一個汙點是對契丹的態度。范文瀾寫道:“他(晉高祖石敬瑭)要馮道出使遼國行禮,表示對父皇帝的尊敬。馮道毫不猶豫,說:‘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好個奴才的奴才!”(《中國通史簡編》第三編第一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重印本,第400頁)此事明見史籍,自然不能為馮氏諱,但全面分析馮道與契丹的關係就不難看出,他採取的是實用態度,與賣國賊石敬瑭還是有根本區別的。

馮道並沒有參預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賣國勾當,他說這樣的話,只是他“滑稽多智,浮沉取容”(《資治通鑑》卷二九一)的一貫本色。因為石敬瑭為了取悅於契丹,認為只有馮道才能充當使者,已經說了“此行非卿不可”的話,再說“卿官崇德重,不可深入沙漠”,只是假惺惺表示關懷。老於世故的馮道自然明白自己的處境,索性表示得心甘情願。據《舊五代史》所引《談苑》,契丹主曾派人勸馮道留下,他回答:“南朝為子,北朝為父,兩朝皆為臣,豈有分別哉!”話說得很漂亮,實際還是不願留在契丹。他把契丹的賞賜全部賣掉,得來的錢都用來買柴炭,對人說:“北方嚴寒,老年人受不了,只能備著。”似乎作了在北方長住的打算。契丹主同意他返回時,他又三次上表要求留下,被拒絕後還拖了一個多月才上路,路上邊行邊歇,兩個月才出契丹境。左右不理解,問他:“別人能夠活著回去,恨不得長上翅膀,你為什麼要慢慢走。”馮道說:“你走得再快,對方的快馬一個晚上就追上了,逃得了嗎?慢慢走倒可以讓他們不瞭解我的真意。”可見他表面上的恭順只是一種韜晦的手段。

契丹滅晉,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遼主問他為何入朝,答覆倒也直率:“無城無兵,怎麼敢不來?”遼主又責問他:“你是什麼老子(老東西)?”馮道答:“無才無德,痴頑老子。”遼主聽後歡喜,任他為太傅。有一次又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現在就是佛出世也救不了,只有你皇帝救得。”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契丹的殘暴舉措,使他能在暗中保護漢族士人。契丹北撤時,他與晉室大臣被隨遷至常山,見有被掠的中原士女,就出錢贖出,寄居在尼姑庵中,以後為她們尋找家人領回。耶律德光死後,漢兵起來反抗契丹軍隊,驅逐了遼將麻答,馮道等到戰地慰勞士卒,軍心大振。失地收復後,馮道又選擇將帥,使軍民安定。

馮道出使契丹的目的或許能推測為貪戀後晉的爵祿,那麼他應遼主之召以及以後的行動就不能說是僅僅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時契丹軍只佔領了開封一帶,他所在的南陽並無危險,要投奔其他割據政權也不難,以他的聲望和政治手腕,博取榮華富貴易如反掌。但他卻甘冒風險去開封,在複雜的形勢下減少了契丹入侵造成的破壞。當時的文武大臣中,一心賣國求榮,爭當兒皇帝、孫皇帝的;趁機燒殺搶掠,大發戰亂財的;對遼主唯命是從,不敢稍有作為的;比比皆是。馮道的行為自然算不上大智大勇,但似乎也不應苛求了。

從中國的傳統儒家道德來看,馮道和稱帝的袁世凱應該為人所不齒的,但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他們個人的命運怎樣能夠超越那個環境加之於身的束縛呢?誠然,他們個人的性格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後人和史書對他們的評價又將道德凌駕於歷史現實之上。如何來看待歷史,看待這些歷史中確實曾經活生的人物,真的是一個問題。


櫻落人殤


馮道被後世稱為不倒翁宰相,可見他人際關係與人情世故的強大。

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馮道早年曾效力於燕王劉守光,歷仕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先後效力於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他一生歷經6個朝代,三入中書,擔任宰相、三公、三師等職近30年,前後事四姓、相六帝,皇帝如走馬燈,他卻官路亨通,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被稱為“官場不倒翁”。外族人統治中原時,會請他輔政;郭威想當皇帝,還要用試探的方式徵求他的意見。 這種政治理念,與古代“忠君”思想格格不入,歐陽修曾這樣罵他:一個男人拉了寡婦的手,寡婦守節可以斷臂,馮道怎能忍辱偷生,不知廉恥?但他在事親濟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的聲望。

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諡號文懿。


官破曉


在中國歷史上往往用“三朝元老”來形容江湖地位比較高的老臣,按照這個標準,馮道地江湖地位是泰山北斗級別的,因為他是“十朝老臣”。他仕途起步於燕王劉守光,在五代十國那段風雲變幻的歲月中,馮道歷經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朝,並先後輔佐過後唐莊宗、後唐明宗、後唐閔帝、後唐末帝、後晉高祖、後晉出帝、後漢高祖、後漢隱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等十位皇帝,不管城頭如何變幻大王旗,馮道始終官運亨通,風雨不動安如山。然而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政壇不倒翁”身後的評價確是確是“譽滿天下,謗滿天下”

馮道之所以譭譽參半主要是因為其“安常處順,明哲保身”沒有原則的處世態度。宋代大學問家歐陽修和司馬光都曾指責他“鮮廉寡恥”,因為在經歷每一次的喪君亡國之後馮道都會改換門庭,這讓“忠臣不事二主”為國盡忠守節的儒家正統思想所不齒。呂布得“三姓家奴”之罵名,按照這個標準,馮道事八姓十帝,就該是“八姓家奴”了。更重要的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兒皇帝”石敬瑭,派使臣去見“老子”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重大臣都藉故推脫不去,唯恐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馮道卻說:“陛下是受北廷的恩典,我是受陛下的恩典,有何不可去?”甘為漢奸賣國的馬前卒,更讓學者後世對其口誅筆伐。

然而從人格上來講,馮道可以說品德十分高尚,當時就有“當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之說。他悲天憫人,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年輕時的馮道見慣了烽火狼煙、亂世流離,他曾將冒死勸諫劉守光和晉王李存勖的停止戰爭,被投入大牢。在馮道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位極人臣,但始終躬行節儉,隨軍出征時他一介文人也都和普通士兵一樣睡在乾草上,俸祿經常分給下人。有的皇帝賞賜他美女,他只是把這些美女養在屋中,從未染指,等找到這些美女的家人就把這些美女送還家中。對於身邊或遇到的處在艱難困苦的底層百姓,他都全力接濟,而不留姓名。他任宰相時,總能不拘門第,選賢任能,紈絝子弟即使權勢滔天也難得到提拔。若非生在五代那個諸侯爭霸的紛亂時期,馮道不管是個人品行還是政績上都會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因此,環環認為,馮道在亂世中忍辱負重的活著的動力是源於是安天下濟蒼生的悲憫之心,絕不是苟且偷生享受權欲帶來的快感。正所謂“能屈身以安人,如諸佛菩薩行。”


環球網


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百年的分裂時代,夾在唐宋之間,歷史存在感較低,名人更少,這其中,有著政壇不倒翁之稱的馮道算是大大的名人了。

馮道,字可道,河北瀛州人。其生活主要經歷幾乎貫穿整個五代,歷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朝代,給十個帝王打過工,而且做的都是宰相級別的高官,這還不算他出使契丹被耶律德光留住當太傅,算上就是五個朝代十一君。 “但始方寸無諸惡,虎狼叢中也立身”,馮道是生存大師,這首他自己的偶作也充分說明了自己遊刃有餘於亂世的自信與得意。想想吧,五代被稱為五季,差不多就是末世的意思,戰亂頻仍,宮廷喋血,子弒父臣弒君大臣內訌屢見不鮮,而他卻能歷仕幾朝高官而不倒,不能說不是一個奇蹟,與他的為官處事方式風格有很大關係。



他寫過一篇長樂老自敘,自稱長樂老,把自己所做的高官都羅列出來,頗有得意之色。他還寫過《榮枯鑑》又稱小人經,寫過《權經》,文字都不長,但內容絕對驚世駭俗,因為太過真實,受到主流的攻擊,但有志於做官的兄弟可以讀讀,絕對會驚歎於其精闢與深刻,直指人心。



由於馮道氣節上的不足,受到司馬光、歐陽修等大神對其鄙薄不已,後世也有不少人對其氣節有虧不以為然。其實我覺得倒也不必苛求當時的人們,在那個城頭變換大王旗的年代,皇帝換的像走馬燈一樣,要想從一而終也確實難點,那個年代不止馮道,歷仕幾個朝代的多了,以至於歐陽修想給純忠臣立傳都難尋其人。

總體來說,馮道不是惡人,只是情商高有點滑頭罷了,個人財色都有操守,也能不害人,還為保護中華文化做出了一些貢獻。當然,他能居高位幾十年不倒,也是因為其很多時候不願任事不做決策,甘於打醬油,因此矛盾不會集中於己身。但是因此他的事功也就乏善可陳了。



馮道小心翼翼的一輩子,但是老了以後反倒做了幾件讓人看不懂的“懸事”。郭威起兵,後漢的第二位皇帝已經被殺,按照以往套路,這時候應該是馮道帶領百官勸進郭威稱帝了,正如以前他多次所做的那樣。但是這次他不但沒有這樣做,還裝糊塗,逼得郭威只好和他商量立劉家後人徐州的節度使劉贇為帝。這時候他做了更危險的事情,就是代表朝廷去徐州迎接劉贇回朝,而到了以後,郭威已經成為監國,下一步必然是要自立為帝了!劉贇自然感到被欺騙了,而馮道此時身處險境,劉贇手下想殺馮道起兵,好在被劉贇制止。 馮道對被稱為五代第一英主的周世宗柴榮也不以為然,周世宗即位不久就要親征北漢,馮道勸諫別去,周世宗以唐太宗親征自比,他來了一句:不知道陛下能比唐太宗嗎!周世宗又說我周軍隊像大山壓卵退敵殺賊。馮道又冷笑說,不知陛下能做大山否!把柴榮氣的肚兒圓,拂袖而去。這也太反常了,給人感覺換了一個人似的!如果他一直這樣估計就不可能多年不倒了。哈哈😄


文綜史組


馮道是五代十國的著名政治人物,按照儒家的標準來看,馮到是一個沒有氣節的,不折不扣的大壞蛋,大"奸臣"。為什麼說他是一個大"奸臣",因為他這一輩子跟了很多老闆,就是一根牆頭草,沒有"從一而終"。看看馮道的履歷,做過唐臣,做過晉臣,做過契丹大臣,做過漢臣,最後還是周的太師,馮道的級別一直都還很高,屬於國家最高級別的幹部。

對老闆來說,這樣的員工也太那個了,不夠忠心,而在儒家思想統治一切的封建社會,不夠忠心,那就是大逆不道,可惡透頂!歐陽修,司馬光等人對馮道的評語就特別的不友好,認為他是投機犯,說他是"馮道可謂不知人間有羞恥事者矣"。

不過,如果以老百姓的眼光來看,馮道就是一個仁厚的長者,可以值得信賴的大官。馮道確實是跟了很多老闆,但是,宋初的名臣張昭,還有名將符彥卿,他們也是曾經做過唐晉遼漢周的大官,而且他們居然比馮道還多跟了一個宋老闆。怎麼就沒有人罵他們不忠呢?其實,老百姓管你跟了多少個老闆,只要你對他們好就OK了。縱觀馮道的一生,從來沒有做過不利於老百姓的事情,都是愛民,護民,甚至救過無數老百姓的性命。

石敬瑭死後,晉國的政權慢慢落到了石重貴手上,石重貴得罪了契丹的國王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就把石重貴滅了,然後打算入主中原,馮道跑到汴粱求見耶律德光,懇求他不要屠殺中原的老百姓。馮道對耶律德光說:

天崩地裂的時候,老百姓最可憐了,佛出也救不了他們,只有陛下您可以救他們。

原來,馮道得知耶律德光信仰佛法,就故意給他戴高帽。耶律德光聽了這話,大悅,於是命令契丹軍隊不得再屠殺百姓。馮道這一句話就救了千千萬萬百姓的性命。


懷疑探索者


謝邀,馮道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官僚,一生歷五朝八姓十一帝,一直位列宰輔,堪稱人類文明史上的世界之最。雖生處亂世,時局怎麼動亂,他都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之時,使自己永遠立於高位不敗。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葬禮達到萬人空巷,紙錢飛揚使道路兩旁樹枝染成灰色。後周世宗柴榮罷朝三日以示悼念。最後被柴榮追封為瀛文懿王。先看他的自我的評價。三不欺:“下不欺於地,中不欺於人,上不欺於天”,而且是“賤如是,貴如是,長如是,老如是” 稱自己“上顯祖宗,下光親戚”。馮道稱讚自己“蓋自國恩,盡從家法,承訓誨之旨,關教化之源,在孝於家,在忠於國,口無不道之言,門無不義之貨。”這使人無法把他的經歷和這種自我評價聯繫起來。

對於馮道的評價自古就是批評的多讚揚的少。

馮道著《榮枯鑑》,曾國藩認為:“一部《榮枯鑑》,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實乃二千年不二之異書也。”

有人說這是小人之書,防小人必讀,……。

在我個人陋見看來,也和先賢有不同觀點:

中華民族自宋朝以來的衰弱就在於道德標準的刻板僵化,扼殺人性,比如說忠,為什麼一定要對皇帝忠?對於昏庸皇帝的忠就是對天下百姓的不忠不義;比如說孝,難道天下父母都是無私的嗎?父母的話就一定正確嗎?

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君不正臣投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這都是理所應當的天道。

可是就是有一種奴才文化,認為即使君王再荒淫失道,臣子也要愚忠,也要死諫,就是這種文化的盛行,使皇帝越來越沒有危機感,越來越昏庸無恥,人才凋敝,奴才當道,國家也就越來越衰弱,人民就越來越苦難。我不同意馮道隨風倒的行動,但我堅決捍衛馮道自由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

因為馮道不是誰的奴才,他是一個自由人,你皇帝做的不好就要下臺,作惡多端就要付出代價,走馬燈地換皇帝證明這些皇帝做的不好,為什麼要指責馮道?馮道哪裡失職了嗎?

無論後人如何的批評馮道,但是馮道同時代的人倒是對他讚譽備至,馮道死時73歲,正好與孔子同壽。宋初名臣範質這樣評價馮道:“厚德稽古,宏才偉量,雖朝代遷貿,人無間言,屹若巨山,不可轉也。”


雲臺山閒人


一般的大臣吧,自保有餘,惠民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