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38岁的石女士因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20余年、体检B超发现肝脏病变而就诊。20多年前,医生告诉石女士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治疗,故多年来她一直认为自己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从未到医院就诊。每年的体检,结果皆为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正常,从未检查HBV DNA。去年体检时,体检中心要求石女士到医院就诊,但她因工作繁忙、自我感觉良好而未就诊。今年年初体检,B超发现肝脏弥漫性病变,体检中心再次要求石女士到医院就诊,因工作原因,她拖到最近才就诊,化验HBV DNA为10的8次方拷贝/毫升,B超显示肝硬化,被诊断为乙肝肝硬化。

为什么乙肝携带者会发展为肝硬化?

该如何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HBV(乙肝病毒)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其中,免疫耐受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病情稳定,而免疫清除期和再活动期可有病情活动。因此,乙肝病毒的感染是随时变化发展的。我们俗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多处于免疫耐受期,一般不需治疗,但一部分人病情并不稳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的4种误解

误解1:携带者是健康人,只是携带了乙肝病毒

这是患者忽视检查的最大原因。大部分患者由于当初检查发现不需治疗,所以放松了对于乙肝病情进一步发展的警惕,当感觉身体不适时,往往为时已晚。

“不安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误解2:一次检查正常,整年正常

很多患者都会做肝功能检查,但检查的频率较低。一些人发现肝功能检查正常,就认为万事大吉,以至数年都不复检,多年后复查已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还有些人误以为每年做一次体检就能包检一年,殊不知,ALT的波动不是固定在某个时间发生的,只有全年数次的定期检查才能发现。

误解3:健康体检=专科随访

随着年度健康体检的普及,很多患者误以为此类体检就可以等同于专科检查,只要体检的肝功能和B超没问题,就认为乙肝病情也没问题。其实乙肝专科随访不但需要检查肝功能和B超,而且需要检查HBV DNA。

部分医生由于病人较多,在病情解释上往往过于简单,也是造成患者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如:对于携带者仅仅交代不需治疗,而没有交代后续长期随访事宜,所以大量患者忽视了乙肝后续发展的危险性。

避免严重后果的3项注意

注意1:HBV DNA是必要检查项目

持续ALT正常而HBV DNA阴性者,应每半年检查一次HBV DNA、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持续ALT正常而HBV DNA阳性者,应每三个月检查一次HBV DNA和肝功能,每半年检查一次甲胎蛋白和B超。必要时,应做肝组织学检查,以发现肝脏有无炎症改变和纤维化。

注意2:学习知识,提高警惕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通过正规渠道努力充实乙肝相关知识,正视乙肝的特性,警惕发病的可能性。

注意3:劳逸结合,预防发病

乙肝病毒携带者虽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熬夜、疲劳等易导致免疫紊乱,诱发乙肝病毒活动,因此应注意劳逸结合,这是预防发病的重要措施。(肝胆相照-肝胆病在线公共服务平台www.igandan.com)

本文转载自“爱肝联盟china-fattyliver”,转载仅作观点分享,

更多肝胆资讯,免费咨询医生,请关注“肝胆相照公益行动”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