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六個階段

先師孔子告訴我們的人生,大概就是如此吧!

孔子在《論語》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六個階段

人生大概就應這樣

有句話說的好,人生就是一步一步通向死亡的過程。人一出生,最終結果就是死亡。有人就會說了,既然這樣那我們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還不如早點死呢!這就大錯特錯了,雖然每個人的最終結果都是死亡,結果都是一樣,但我們可以讓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每個人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可以改變的。於是我們可以說:人生應該是享受過程,而不是計較結果,我們做事只問應該不應該,少問結果會如何。應該做的,就別管結果,不該做的,結果再好也不能做。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們似乎也能從中領悟到些什麼——領悟我們人生大致的路程。

孔子十五才立定志向,志於學,他的意思不是說只有到十五歲才能開始學習,而是到了十五歲才確定自己的志向。我們現代人從幼兒園開始父母老師就會問你,長大後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啊?而小朋友一般就會回答一些科學家、工程師、宇航員、畫家之類的偉大、難度大的職業,這樣回答才會被認為有出息,而這根本就沒有實際意義,一個對社會對自身一無所知的小孩講出來的話是沒有實踐基礎的,那只是兒戲,兒童戲言而已,但十五歲之前是要廣泛的學習的,只有廣泛的學習才能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到了十五歲,這時對社會對自身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要學什麼,這輩子是要幹什麼,於是就可以立志了。因此

人生第一個階段就是:十五歲之前要廣泛的學習,找出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到十五歲,不要立定你的志向,到了十五歲就不能再猶豫了。已經立定了志向,就要更加努力學習了,一步一步朝著目標前進,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要有方法,不能死學,那就是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了就應該運用,拿去實踐,進而把正確的變成自己的處事習慣,這樣就學了有意義,也會快樂,學了以後老積在那裡,是沒有用的,這就叫“理論聯繫實際”。

“三十而立”,不是三十歲才自立,而是到了三十歲,經過十五年對自己志向和目標的探索和實踐,大概就可以知道我這輩子有幾個原則,然後根據自己的原則來對待人和物。如果你待人接物都有一定的原則了,不會亂,你會將心比心,站在你朋友的立場來想事情,他就會很樂意跟你來往,所以你的朋友一有時間就會大老遠地來看你,如果你只顧自己,他絕對不會來,因此就成就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可見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就是:確立處事原則。

又過了十年,這十年你依照你的處事原則實踐,看看效果,於是你就能知道我這輩子大概這樣走是不會錯了,我不會感到疑惑,這叫“四十而不惑”。“不惑”並不是說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都不疑惑了,世上沒有這種人,四十歲是隻對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及所要學的東西不疑惑。四十歲,對人生目標不再動搖。一個人四十歲以後,他勉強可以知道在我要學的範圍裡面,我不在猶豫,我這輩子就決定這樣去走。這是

人生的第三個階段:對人生不再感到疑惑。雖然是這樣了,社會上仍然會有很多人不理解你,在你那個行業,你再優秀你再特別,還是有人會誤解你,那你仍然對自己的人生不疑惑就好了,管他別人什麼想法,怎麼看你,要做到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慍”。

對人生不再疑惑了,這時你就朝著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懷著“發憤忘食”的精神,不懈努力,到了五十歲,不管什麼結果都應該“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人們往往把它理解成消極的意思,活到五十歲,回頭一看,今天為什麼會這樣?這是你從小到大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結果。不管是好是壞,都不要怨天尤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要證明我們有什麼樣的命。不成功就不成功,心安理得,關鍵是之前要替自己負責。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其他非人力所能支配的情況,我們也沒辦法。這就是人生的第四個階段:不後悔自己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我做了該做的。

“六十而耳順”,是因為這時你仍會碰到很多人,他們根本不瞭解你,就在你面前指指點點唧唧咋咋講一大堆,你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聽也會發脾氣不聽也會發脾氣,那怎麼辦?那就“耳順”,聽了跟沒聽一樣。做自己該做的,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體的目標,那些別人的打擊、背後的議論、公開的挑戰、抓你的小把柄,都無所謂,就當沒有一樣,這就叫做“樂以忘憂”。是該做的,就不怕痛苦,不怕指責,把所有的憂愁都當做樂趣來看。接受的挑戰如果是具體的目標,它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人生的第五個階段就是:做該做的,正確對待各種言論。

人生七十古來稀,不服老不行,但不能認老。生理年齡我們沒法改變,但心理年齡卻可以保持年輕。你做什麼都很自在,都沒有苦惱,自然就不會覺得老,我們要的就是“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就是說我從小到七十歲,我規規矩矩,幾乎已經變成我的生活習慣,我大概不會有太大的差錯,那我就可以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你能做到隨心所欲,自然就“不知老之將至”了。這人生最後一個階段自然就是:守住規矩,隨心所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