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票據其源頭上是企業簽發,連接著實體經濟,另一邊又通過貨幣市場連接著億萬資金,票據業務兼具傳統與創新一身。在這波金融嚴監管環境下,票據業務、票據市場面臨著壓力?還是因其具有支持實體基礎屬性而能更好發展?商業銀行作為票據市場的主角又該如何契合各種環境變化轉型發展?方向在哪?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新時期票據業務發展環境面臨重大變化

票據市場自2000以來,和我國經濟整體發展一樣,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商業銀行和票據經紀公司創新非常活躍,在源頭上支撐了實體企業融資的問題。作為票據市場的分水嶺,2016年以來,票據業務發展環境面臨重大變化,除了上述監管環境出現重大變化外,還有電票大發展、票交所的成立、票據相關稅制改革,這些將奠定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壓力和動力。

1、電票大發展取代紙票黃金時代

票據起始於紙票,直至2016年紙票還在各領域被使用,在此之前的近10年可以被看作是紙票發展的黃時代。

近年來,電子商業匯票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態勢,始終保持了快速增長,尤其是2016年9月7日央行《關於規範和促進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發展的通知》的發佈,電子商業匯票無論是承兌金額還是交易額都大幅增長。

近5年來,電子商業匯票承兌金額逐年攀升,由2013年1.63萬億元,漲至2017年13萬億元;電票貼現金額與轉貼金額呈爆發式增長,2016年電票轉貼金額是2012年的45倍,2016年電票貼現金額是2012年的14倍,電票時代已全面到來。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2、上海票據交易所的成立打破既定市場模式

2016年12月8日,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開業運營,全國統一的票據交易平臺正式建立,標誌著全國統一、信息透明、以電子化方式進行業務處理的現代票據市場框架初步建立。作為票據市場基礎設施,票交所是人民銀行指定的提供票據交易、登記託管、清算結算和信息服務的機構,同時承擔著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再貼現操作等政策職能。根據票據市場發展的需要,票交所制定了規範化的業務模式,並在體制機制建設上開展了不少創新。

票交所的成立打破原有票據OTC市場交易模式,對未來票據交易帶來無限想象,一是電子化交易取代紙質票據線下流轉,二是線上統一交易模式取代線下分散交易模式,三是票據交易主體由單一性轉為多元化,四是交易信息分散化轉為集中透明化。尤其是其清算邏輯、參與主體系統直連的變化,將給商業銀行票據同業授信管理、票據業務經營,票據中介業務開展帶來顛覆性的影響。

3、票據相關稅制改革帶來影響

2017年7月11日,財政部發布財稅〔2017〕58號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建 築服務等營改增試點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機構開展貼現、轉貼現業務,以其實際持有票據期間取得的利息收入作為貸款服務銷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統一了直貼和轉貼作為貸款服務的徵稅原則,即均以提供貸款服務取得的全部利息及利息性質的收入為銷售額。

這一調整把原來直貼行全額承擔的增值稅,按照持有期間分攤到了轉貼行。對於直貼行而言,此前需以貼現收入全額繳納增值稅,而此次調整為按持有期,將大幅減少直貼行的應交增值稅,合理反映稅負情況,促進票據交易。

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必要

如果把上述票據經營環境重大變化放到我國經濟新時代發展的背景下來看,票據業務的轉型發展就更顯得尤為重要。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個基本特徵是我們抓經濟工作必須把握的大前提、大邏輯。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映射到金融,包括具體票據業務上來看,主要是金融和金融工具要服務實體經濟,票據作為企業簽發其在源頭上就是解決實體企業融資或支付需求,企業進入門檻低,目前我國用票基礎環境已是相當成熟,因此大力發展票據業務符合我國經濟向高質量轉變的基本要求,現階段發展票據業務需把之放到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審視。

其二隨著電票大發展和上海票據交易所的成立使得票據在流轉上更加方便和高效,原有紙票的一些弊端已得到解決,其服務實體經濟更高效,以前商業銀行簡單粗暴的票據經營模式必將終結,票據中介野蠻生長也將一去不復返,因此原有基於紙票的那一套經營模式必須摒棄,應該擁抱電票和票交所時代的思維方式。

再次在當前去槓桿去影子銀行的嚴監管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面臨重大重新定位和調整,同業業務將會一定幅度的壓縮,此時票據業務或將被重新重視,成為原同業業務的短期替補,是解決商業銀行內部業務結構調整的選擇。

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方向思考

作為目前票據市場的主要交易參與主體,商業銀行如何在現行環境大變化情況下轉型,傳統票據中介又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在如下幾個方面應值得我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1、票據經營應迴歸服務實體,更多創新應結合供應鏈金融

當前各項金融嚴監管都指向金融迴歸服務實體主題,票據業務經營轉型應圍繞該主題,在源頭上應該為實體企業創新出更多的產品組合和模式,而不能只專注後端的交易創新。

2、商業銀行應向票據全產品鏈經營轉型,打造一體化專業經營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票據業務經營基本上是割裂的,承兌和質押一般在商業銀行的公司部門或授信審批部門負責,貼現業務一般在公司部門或專門的票據部門集中辦理,轉貼現、回購、再貼現業務多集中在分行級專門的票據部門辦理,票據投資業務多是在分行級以上金融同業部門或專門的票據部門辦理,面向客戶產品整合顯得異常艱難,不利於維護客戶;另一方面票交所時代,市場交易的充分性,使得商業銀行的價值創造必須前移,因此有必要統籌全產品鏈經營。

3、商業銀行應主動提升直貼業務的體驗感,提升轉貼交易的投研能力

由於電票的發展是必然趨勢,電票的貼現“去合同”和快捷性,使得各家銀行做票據直貼已無制度性和專業性差異,票源的競爭更加激烈和緊張,必須主動提升企業客戶的直貼體驗,目前多家大型股份制銀行在網銀已實現客戶自助貼現通道。

隨著票據電子化、平臺統一化、交易集中化、信息透明化,票據業務利潤的重要方向是精準的票據資產配置及票據交易時點判斷所帶來的投資收益,故總行級交易能力是影響票據利潤的重要因素,而這個又是由總行轉貼現交易團隊對市場的研判能力決定,可以預見,如若沒有很好的投研團隊,未來有一大批中小金融機構將止步於貼現業務。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關於新時期票據業務轉型發展的3點方向思考

總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不出現重大系統性金融風險是必要條件,金融迴歸服務實體經濟是充分條件,在這一背景下金融嚴監管是可以理解的。在這一新環境下,結合近年電票大發展、上海票據交易所的穩步推進,票據經營機構應充分認識形勢,積極主動朝正確方向實現轉型發展!

(文章來源:天下通商貿 網址:http://www.txthp.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