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以下文章來源於財經郎眼Daily ,作者貌貌狼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財經郎眼Daily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食足世平,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會和平。

疫情期間,許多日常消費品成了“稀缺”的產品,搶購口罩、酒精、消毒液已經稀鬆平常,在大家都足不出戶的時候,方便麵也蹭了一波熱點,成了最搶手的食品。

有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大年初九十天內,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僅方便麵一類就售出了1500萬包。而蘇寧大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6日,蘇寧小店速食產品銷量環比猛增174%,方便麵銷量環比猛增了342%。而到2月10日至2月13日,這一趨勢並未改變,蘇寧自嗨鍋銷量同比增長370.27%,方便麵銷量同比增長357.59%。而在微博話題中,志同道合者也不乏少數,#宅家泡麵都被玩壞了#閱讀量高達2.4億,#康師傅的報復#閱讀量2.9億。淘寶上搜索“方便麵”的人數則增長了200倍。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需求的暴增也對資本市場帶來影響,相關企業股價大漲,有數據統計,2月3日至2月14日期間,日清食品、康師傅、統一的股價分別上漲12.18%、12%、11.56%,截至2月22日,康師傅控股盤中漲幅1.25%,總市值已經達到了821億元。

而在一個月前,福布斯發佈的臺灣地區富豪榜單中,康師傅的創始人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兄弟以72億美元,頂替郭臺銘,一舉登頂了首富寶座。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事實上,在一兩年之前,市場對方面便的看法還是“垃圾食品鼻祖”,儘管各大企業嘗試過轉型,卻依然無法抗衡外賣市場的來勢洶洶。今天方便麵市場的回暖,讓我們看到的是——人們崇尚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萬萬沒想到的是,在健康面臨威脅時,方便麵成為首個需要囤積的“口糧”,儘管它能提供的營養十分有限。

而在供應量方面,方便麵的產能是完勝口罩、酒精和其它自熱食品的。傳統自熱食品的生產工序、配套附件比較複雜,企業不復工很難跟上市場需求量,唯有泡麵可以在復工之前就能已經有了穩定的產能。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其實,這一平凡食物不僅是很多人共同的味蕾記憶,也是身處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時代的回憶。

1970年我國第一袋方便麵在上海益民四廠誕生,當時採用的是高壓蒸麵油炸工藝,這包方便麵標誌著我國方便麵的正式起步。1980年和1982年,上海益民食品廠和北京方便麵廠分別從日本引進一條袋裝油炸方便麵生產線,隨著改革開放深入,全國又先後從日本引進100餘條生產商,同時在廣州、上海、無錫、鄭州等地相繼出現40餘家方便麵設備生產廠家。

1986年,方便麵才正式步入市場,但是當時普遍收入較低,一包方便麵的零售價格為0.25元一袋,還需要加收2兩糧票,算得上是奢侈品。

1987年開始,中國糧油政策逐步放開,糧油步入自由貿易階段,計劃管理體制下的方便麵生產經營格局也被打破,加上人們生活水平和購買力的提高,方便麵市場出現生產熱潮,這期間主要趨勢是國營食品加工廠——鄉鎮企業食品加工廠——自營食品加工廠。僅從方便麵廠來看,1989年至1991年期間,國內新增生產線達到800餘條。

1991年底,中國臺灣新食品集團在天津開設第一條方便麵生產線,以“康師傅”打響大陸市場,取得極大成功,沒過多久,臺灣地區的“統一”、新加坡的“幸運”、印尼的“美廚”和“營多”、日本的“出前一丁”都先後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與此同時,國內方便麵生產企業也都紛紛建廠,推出自己的品牌,可以說,在那個時候,方便麵生產堪稱如火如荼。

解讀行業機遇,從“疫情”思考


在1989年至1994年期間,我國方便麵生產線達到了1500條以上,作為中國當時食品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支撐點,方便麵市場平均每年的遞增速度為70%。經過高速度的發展,方便麵市場的格局也出現了洗牌,部分生產線被淘汰,部分生產線優化升級。非油炸方便麵在2005年出現,一時之間成為消費者的新寵。2008年憑著一句“這酸爽,不敢相信”的廣告語,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從2008年的單品1.5億銷售量增長到2012年的40億。

輝煌的故事被外賣市場的崛起所終止,加上長期負面的信息,讓消費者對方便麵已經產生了信任危機,龍頭企業率先銷量下跌,業內相繼開始培育自己的新品牌,彼此形成差異化競爭,曾一度方便麵市場也出現過回暖,但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高點。

這一平凡食物的故事印射了中國經濟的覺醒、萌芽、騰飛與繁榮,在時速幾十公里的綠皮火車裡,在灰磚泥瓦的建築工地上,在熙熙攘攘的宿舍中,在深夜燈明的加班桌前,這一“國民食品”已經膩味,但不可或缺。

飲食是最大的閒情,卻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安藤百福曾在二戰剛剛結束時創立了日清食品,當時的日本因戰爭面臨嚴重的食品不足的情況,安騰發明了“方便麵”並將之推廣至全球,從1958年世界上第一份方便麵“雞肉拉麵”的上市到今天,日清已從一家日本食品公司演變為一家市值數十億美金的跨國集團。這期間,安藤百福創造了一個詞叫“食足世平”,他深信“有了充足的食物,世界才會和平”。

今天,方便麵不再是奢侈食品,瘋狂增長的銷售量或許是因為人們不能出門,當外賣市場逐漸恢復常態後,方便麵市場也許又會退溫,但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一伴隨中國經濟成長起來的行業,在疫情之際,又未嘗不是找到了另一個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