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月活3億用戶,引發的」羣體性消費「思考

拼多多月活3億用戶,引發的”群體性消費“思考

寫在前面

最近又被拼多多刷屏了,還好這次不是因為假貨或商家維權,而是它要上市了。創業三年,便衝擊IPO,月活躍用戶達3億,2018年第1季度營收13.4億,而2017全年營收才17億,增長速度堪稱電商界的神話。

至於它能火多久,會不會再有個X多多,它能融多少錢,這些都跟絕大部分看客沒關係。而我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拼多多的神話驗證了什麼,帶來什麼啟發。

這時候我只想到一個詞——群體性消費。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在談社交零售,社群經濟,增長,都會跟這個詞息息相關。

關於拼多多,我有過這樣的經歷:

老媽想用49塊錢拼團價買個電扇,“逼”著我幫她找齊另外3個人,我只能發給在縣城的同學湊數

工作群裡,突然某個同事發來一個鏈接,煙臺新鮮大櫻桃,9.9塊拼團還包郵

購物拼的不在是錢,還有社交關係,誰能越快拉到人一起拼,彷彿就在告訴別人,我的人脈廣,認識人多。

拼多多徹底激活了社交網絡上的群體性消費。我認為,凡兩個及以上有某種社交關係的人同時購買產品的行為,就是群體性消費。

這裡強調了2個標準:第一、至少兩個人;第二,至少存在某種社交關係,如同事,親人,朋友,及間接認識的人。

單從群體性消費這個詞講,應該很早就出現了,比如團購,眾籌,淘寶雙11,京東618等。

這些都不是一個人的購物,而是一群人的消費。可是,它們遠遠沒有拼多多對群體性消費的影響大,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有3點區別:

  • 團購,眾籌,雙11這些對消費者數量門檻高,它們遠遠不止2個人消費,往往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幾萬上百萬人參與。而拼多多最低只需2人拼團;
  • 要創造團購,眾籌,雙11這些群體性消費,人力財力投入巨大,往往是大商家大平臺主導參與。絕大多數企業無法自行發起,創造;
  • 過去的群體性消費往往是消費者自己消費,多半不會拉幫結派參與,而拼多多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拉著七大姑八大姨進來消費,這裡不僅是交易,還有社交關係。

拼團模式,太靈活太方便了,2人成團,3人成團。對團長(拼團發起者)而言,誰沒有三五好友。

就算沒有,還有工作群,老鄉群,親友群,興趣群等等,大家為了得到優惠,很容易就共同參與了。

對團長而言,我不是在逼誰買,而是給你推薦福利啊。最後即便你不需要,也礙於咱們這種老鐵關係,不能不支持嗎。

所以拼團背後,實際上是社交關係的變現及強化。

拼多多月活3億用戶,引發的”群體性消費“思考

於是我們發現,拼團越來越流行,以至於淘寶、京東都上了拼團功能。別以為這是拼多多引發的偶然現象,實際上社交正在改變我們發現商品的入口。

比如,你有沒有在群裡,因為別人發了某個產品鏈接,而去購買

你有沒有在朋友圈看見好友的消費分享,而去購買

當然,這也將是常態。

某天晚飯,我正糾結吃什麼,突然在某品牌點餐群,看見有人預定了一隻烤雞,緊接著我也就買了一隻烤雞。這就是群體性消費。

群體性消費,往往是被動的,隨機性的,但是它更高頻,更持久,更廣泛。比如髒髒包,喜茶,鮑師傅等網紅產品,這些都是典型群體性消費。

相信我,這不是偶然,2018年互聯網女皇報告中也專門提到,社交網絡正在成為發現商品的入口。

拼多多月活3億用戶,引發的”群體性消費“思考

圖解:2018年女聯網女皇報告,右邊數據是指,在社交網絡中發現商品,11%用戶立即就購買了,44%用戶後續選擇購買

我想,過去諸如團購,眾籌,雙11這些群體消費,因門檻高,投入大,並不能讓所有企業調動消費者參與群體消費。而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將群體性消費推向了極致。

既然社交已經成為人們網絡生活的必不可少,那企業就應該擁抱社交。建立自己的消費社群,自媒體陣地,然後利用拼團,助力等社交性營銷方式,創造群體性消費。

我相信,群體性消費在社交中越來越普遍,它也是企業增長最有效方式之一。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