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01

产业图谱:新车交易场景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供给端:长期以来,新车都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基于主机厂强大的话语权,主机厂对4S店的品牌、定价、销售指标进行限定,4S店成为各区域唯一的车源供给方。随着卖方市场逐渐转为买方市场,一些滞销车型和低价车型也开始通过设立二级销售点进行销售,简称新车二网。

需求端:主要分为自然流量和Leads。自然流量即消费者直接进入4S店(二网、车展),4S店会进行转化并设法留下客户信息,最终促成成交。Leads即通过数字营销、新车电商获取销售线索,将线索卖给附近4S店,由4S店进行销售转化。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规模:存量大、增速小、汽车营销仍有空间

线上销量:2015年线上渠道引导成交75万辆汽车,较2014年同比增长105%。

汽车营销:每年主机厂投入市场费用高达1000亿元,其中数字营销超过400亿元。

二网:共10万家,每家4S店3-5家。

痛点:市场整体需求不振

主机厂:向4S店压指标的方式不再可行,市场投放效果无法监控。新车销售放缓的同时,面临电动车和无人驾驶的挑战。

4S店:15年4S店毛利率整体下滑1.8%,庞大集团15年毛利4%,接近亏损。目前4S店主要依靠车后和金融获取利润。

线上:新车电商还是获取Leads为主,囤车直销一方面受主机厂抵制,另一方面无法提供车后服务,难以为继。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02

产业图谱:二手车交易场景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卖车人一般有3种卖车渠道:通过4S店置换新车、直接卖给二手车商、通过C2C交易平台挂牌。

1、4S店给卖车人的置换价最高,通过购车利润来弥补。体量最大,是90%以上供给来源。

2、二手车商通过熟人关系直接获取二手车源,但由于缺乏品牌,获取陌生车源困难。

3、C2C平台耗费卖车人时间成本过多,未被广泛接受,大多转型为帮助车商导流。

车辆经过多道流通环节进入消费者手中,一个典型的流通环节:

北京车主→ 4S店置换 → 花乡车商 → 省外车商 → 省外零售车商 → 购车人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规模:存量小、潜力大、电商难做

2016年二手车过户量1040万辆,同比增长10.33%。据麦肯锡调查,零售量/过户量=1.8;据市场访谈,零售量/过户量约为3左右。即零售量在300-500万辆。

二手车电商实际成交占比1.5%,算上给车商导流成交部分可达到10%。

车商痛点:利润低、能力差、价值有限

利润低:整个流通环节利润可达10%,但主要集中在车源端,零售端利润往往不到5%,还偶尔亏损。目前主要依靠消费贷、保险、车后维系利润。

能力差:车商大多出身修理厂或黄牛,销售过程零散且低效。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03

中国汽车金融产业链(图谱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