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人談史
俄羅斯空軍之所以能夠和美國空軍分庭抗禮,主要原因就在於擁有規模接近的戰略轟炸機編隊,這些戰略轟炸機也是俄羅斯引以為豪的資本。不過近年來中國航空工業技術不斷髮展,殲20、運20等機型的發展,逐漸超越了俄羅斯的技術水平線。而正在研發的轟20,又將成為一種全新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看了心裡顯然酸溜溜的,因此才有俄專家聲稱轟20必須依靠俄製發動機,否則飛不起來。
在過去,中國確實引進了很多俄製發動機,運20使用的D-30KP-2型航空發動機就是俄羅斯的作品,而殲20初期也是使用俄羅斯引擎。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國產發動機事實上也已經逐步成熟。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架大飛機,運20的投產標誌著中國在大飛機領域已經取得突破。接下來要突破的就是發動機技術,首先替換D-30KP-2型航空發動機的將是國產渦扇18,而之後的就是推力更大、性能更好的渦扇20發動機。
從2014年開始,互聯網上就多次出現中國伊爾76運輸機搭載新型發動機進行試驗的消息,這說明中國在發動機技術發展方面的進度是很緊湊的。而且中國還和烏克蘭開展航空工業技術合作,烏克蘭是擁有世界最大戰略運輸機安225的國家,安225的專屬D18T發動機技術也掌握在烏克蘭手裡,這些發動機技術成果對於國產發動機的發展也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短期來看,中國或許還會引進一些俄製發動機,但是長期來看,國產發動機取代俄製發動機是必然的。轟20目前尚處於研發階段,到了轟20真正起飛的時候,相應的配套國產發動機可能也已經研發出來了。當初中國發展殲20的時候,美國給出的結論也是短期內不可能,但是結果是殲20很快就試飛了。俄羅斯專家現在認為轟20離不開俄製發動機,或許也只是一種酸葡萄心態而已。等到轟20真正用上國產發動機的時候,俄羅斯自然也就沒話說了。
白虎堂
大家都知道,我國曾長期從俄羅斯進口航空發動機。我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一躍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歐美水平,但在一些核心科技上我們需要突破,航空發動機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在2016年9月向世界證實我國正在研製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以來,大家都翹首以盼,希望能早日看到轟20直飛藍天。據專家推測,轟20的技術指標至少要達到甚至超過美國B2轟炸機的水平,發動機無疑是最關鍵的環節。B2安裝的是4臺GEF118-110非加力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達到8618千克,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圖160庫茲涅夫NK-321加力渦扇發動機,性能超過美國B1B轟炸機。得益於前蘇聯強力發展重工業,俄羅斯的發動機水平在世界首屈一指,連美國都進口俄羅斯的航天發動機。該俄羅斯專家說出這樣的話也基於俄羅斯強大的航天發動機技術,但我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在質疑中成長,經過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我國的載人航天、量子科技、衛星導航等在世界已擁有一席之地。
回顧歷史,雖然我國已能研製各種戰機,但在最核心的發動機問題上,我們是長期依賴俄羅斯的,戰機發動機是工業領域的皇冠,世界上能研製大推力、性能可靠的發動機只有美俄等廖廖數國,我國近年在發動機研製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太行發動機。太行發動機從預研到定型考核歷時27年,主要安裝在殲-11B和殲16戰鬥機,目前裝備部隊約400臺,據說改進型可以和俄羅斯AL3F及AL31F-99M1/M2相媲美,但在戰略轟炸機方面,我國的轟-6K改進型還在用俄製D30-KP-2渦扇發動機。 我國的逆向工程很厲害,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三代以上的戰機按裝的還是俄製發動機,但是隨著太行發動機的廣泛使用,為研究更大推力的轟炸機發動機提供了保障,相信我國有能力研製出用在轟20的大推力發動機,從下圖中美俄三國發動機參數可以看出,我國發動機水平已慢慢接近美俄水平。 戰略轟炸機無論是起飛重量還是航程等技術指標對發動機的要求更高,我國在西南山區建有亞洲最大的風洞,還引進了不少烏克蘭專家,而且世界最大的飛機安225也飛抵過中國,我國在2016年8月成立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目的就是要攻克發動機問題,但轟炸機發動機研發難度巨大,因此俄羅斯專家才說出轟20如果沒有俄羅斯發動機就不能起飛的言論。至於最終結果如何,待轟20起飛那一刻終將揭曉。【原創作品,感謝閱讀,喜歡點關注,歡迎大家積極轉發和評論,謝謝🙏】
麼爺的舅舅
俄羅斯在飛機發動機技術領域的確領先我們很多,尤其是在飛機發動機制造、葉片製造、發動機試驗等方面的經驗及人才儲備都與俄羅斯有一定的差距,畢竟我們系統化的研製發動機的時間很短,而且很長時間都是在俄羅斯及西方國家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仿製、研製及改進,基礎底子很差,這都不是短時間能追平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我們沒有進步!
去年一張裝備了矢量發動機的殲10火了。這個火不是因為殲10在最新改進型殲10C後又推出新的改進型,而是其裝備的矢量發動機。在單發的殲10戰機上驗證矢量發動機這本身就是對發動機質量及技術的肯定,這說明我國在飛機發動機領域已經實現突破性進展。這款發動機在殲10上運用成熟,是否出現新型號的殲10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這款新的發動機一定能使殲20的機動性提升一個很大的臺階。
隨著殲11、殲16、殲10C等戰機的大批量裝備空軍、海軍,航空發動機最新改進型渦扇-10B已經可以滿足空軍及海軍的需求。未來再也不會出現像殲11早期型號那樣機體建好等俄羅斯發動機的場景。而且這些發動在使用中已經得到海軍、空軍方面的肯定,中國專家在這方面的努力並沒有白費。
而給殲20配套的渦扇-15發動機從殲10試飛適量發動機來看,其應該在近幾年可能會試飛,現在甚至可以說現在應該大體完工了。曾經有很機構因為我們在發動機測試技術、耐熱合金材料、發動機試驗技術和製造工藝等領域方面的薄弱,該款發動機預計到2030年才可能成熟。但以今天突飛猛進的科技實力,真的要等那麼長的時間嗎?
就在今年年初,一則中國向德國出售發動機製造設備的消息被稱為“假消息”。但事實上是中國和德國正在商討中國向德國出售噴氣式飛機引擎關鍵加工技術和設備。在這次交易的清單中就有能加工渦輪葉片的高端精密設備。經過這種設備加工出的渦輪葉片能夠承受的高溫比所用合金熔點還要高出幾百攝氏度。從中還不能看出點情況?
所以今日的俄羅斯“專家”之所以出來為俄羅斯“吶喊”,是因為中國在自力更生的道路上已經開始將俄羅斯甩得越來越遠,是一種無能為力的表現。近幾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少了那麼多東西,俄羅斯沒發現嗎?
昨思今明未武
這個說法完全沒有道理,發動機雖然很重要,但是把發動機的作用誇張太多了。俄羅斯在飛機發動機技術領域的確領先我們很多,尤其是在研發經驗,以及人才素質等方面。但是這不等於說,中國沒有航空發動機工業,更不代表著我們沒有進步!
關於中國的轟20,為研發中的國產戰略轟炸機,至今都是相當神秘的型號,僅在2016年獲得證實其存在,有關性能以及設計等沒有任何全面的消息,大家只在猜測。關於轟20採用什麼的發動機尚無任何消息,將採用俄製發動機根本就是一個傳說,我們無法確定這一點。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之後,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也初具規模了,也能夠分開多種型號的發動機,是否需要進口實在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在多款新型發動機研發進入尾聲,即將交付使用的時期,也許僅僅需要幾年時間,我們就可以結束航空發動機對進口的依賴。
現代航空技術是一個非常綜合性的技術,不是一個簡簡單單隻有發動機,其他問題就不是問題,氣動設計,材料,飛行控制等等,這些都是相當難以解決的東西,論技術難度不比發動機差什麼。發動機只是航空器的一個部分,不等於全部,一款飛機研製成功不是僅由一款好的發動機來決定,雖然發動機對飛機的性能造成非常好的影響,但是不能說,性能差一點,我們就沒法造飛機了。
中國堅持自力更生的道路上,已經取得巨大的成就,只要繼續下去,我們就會取得巨大的成就!
麥田軍事觀察
這不是俄專家的“自信”,而是這位專家的“自大”罷了。不管他是專家,還是“磚家”,都是其過於自大的表現:真正的專家,在涉及兩國軍工建設方面,表達都會比較慎重——這關乎兩國軍工的顏面問題。查了一下,這位專家的姓名、在什麼場合發表的這種言論、原話是什麼,可惜沒查到。
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俄羅斯確實有值得驕傲的資本:雖然在可靠性、使用壽命、後勤維護方面較西方航空大國的發動機差了些。不過在性能上,不弱於西方的產品:某些方面還略有優勢。
我國更是進口了大量俄製發動機,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殲20驗證機等用的就是俄製AL—31FM1,也就是99M1發動機。直至我國產的渦扇10B型(太行改)發動機定型後,殲20才換裝了渦扇10B——再不用受限制,並且在使用壽命、可靠性、單臺推力等方面還要優於俄製的99M1。這就是進步,是我國在航發領域取得的進步——雖然只是一小步,但其對我航發的發展來說意義卻大。
渦扇10A/B(太行)發動機已經達到同類發動機的世界水平,這一點,我“太行”總師已經公開說過。並且,渦扇10並非如網上傳的那樣:可靠性存在嚴重問題。看看中航工業公佈的《2015年度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5年底,410廠已向海軍、空軍交付渦扇10發動機不少於400餘臺,被用於J11B、J11D、J16等機型,裝備了不少於5個航空團。截至目前,沒有一架搭載渦扇10發動機的戰機因發動機故障而發生墜毀。
現在轟—20公開的官方信息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唯一的可靠消息就是:馬曉天司令證實轟20確實在研發。曾有官方(央視曾作過報道)透露消息:轟20應為隱身遠程轟炸機,而非網友想象的戰略轟炸機——其航程應為8000公里,裝備了更先進的設備,擁有強大的掛載能力等,更注重的是其常規作戰能力。這一點,在CCTV4的《今日關注》等節目中,軍事專家杜文龍也介紹過(當然,性能等都是猜測之言,只有在其試飛後官方才會公佈一些數據)。
根據已經服役的隱形轟炸機,可以推算出:轟20完全可以不用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裝備4臺渦扇10A/B就可以。更何況,渦扇20也已經傳出好消息。驗證機裝備何種發動機並不重要:有時為了加快裝備的研製進度、縮短研發週期,外購一部分設備是常事。比如殲20,其驗證機就是裝備的俄製99M1,目前裝備的是渦扇10B,而其配套發動機——渦扇15,尚未定型。
這位俄羅斯的專家做的這番表態,真假不知——查不到來源。至於轟20不使用俄羅斯發動機就飛不起來,這話放在十年前,沒錯。現在,轟20不用俄羅斯發動機,可以肯定的說:照樣能飛起來。
儒道之主
知恥而後勇,努力攻關我們最後的瓶頸,當我們的轟-20一飛沖天的時候,中國人就要讓他們打臉。
這個問題不可武斷的認為轟-20必須安裝俄製發動機。在航空發動機領域,我們始終是追趕者,由於我們國家的工業體制跟科研能力太薄,無法在極短時間內航空發動機能領域達到歐美的標準。但是我們的科技人員一直在努力前行並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
在航空發動機上,我們一直走著摸索,跟仿製的狀態,這裡也是我們一直的短板。所以在我們國家研製的,無論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上,都使用著俄製的發動機。比如我們的殲10A說使用的是俄製AL-31FN發動機,我們的轟-6K上所使用的是D-30-KP-2發動機。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渦扇發動機沒有及時定型,無法裝機。
D-30KP-2發動機
運-20運輸機裝備的四臺D-30KP
-2發動機
我們前些年不斷的從俄羅斯大批進口各種型號的發動機,用於裝備我們的戰鬥機,轟炸機。隨著近年來,我們的科技的快速發展,大量軍事裝備的出現,發動機問題就成為了我們目前最緊迫的短板。所以我們國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用於加緊研發國產發動機。
隨著渦扇-10A.渦扇-10B發動機的大規模生產,在戰鬥機領域,我們開始了有了自己的可靠保障。可是在轟炸機,運輸機領域裡,我們的發動機還沒有完全成熟。像我們的運-20目前依然還得采用俄羅斯的D-30KP-2發動機,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與之配套的以渦扇-10為核心機的渦扇-20發動機還沒有定型生產。不過最近傳來的消息,應該是為時不遠了。
WS-20發動機
而我們的轟-20遠程戰略轟炸機所採用的發動機就是我們的渦扇-10發動機為核心機,去掉加力燃燒室的型號。而這個由於渦扇-10發動機的成熟,應該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目前並沒有什麼官方太確切的消息傳出,所以我們這裡還不能完全定論。
WS-10B
(太行)發動機
至於俄羅斯專家的話語,我們的轟-20不可能採用俄羅斯的D-30發動機,所以他說的話對我們是一種鞭策,我們要更加努力抓緊時間研製出我們自己的配套發動機,以免總是受制於人。國之重器,豈能由他人擺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小夥伴們覺得是不是這樣呢?歡迎留言,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噢!!!
淡然小司
沒有俄製發動機,國產戰機真的就不行嗎?
由於歷史原因,國產戰機的身上總是或多或少的能夠看到當年蘇式戰機的影子,而到今天,制約中國戰機發展的很大的因素就是航空發動機,那麼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真的離不開俄羅斯的發動機嗎?
近日俄羅斯對2017年全球採購清單進行了統計,然而中國曾引進的AL-31F發動機這次首次在清單裡面消失不見。要知道,中國殲-10系列戰機用的可都是AL-31F系列發動機,突然不再引進,難道中國已經擺脫俄羅斯的發動機了?
對於俄羅斯AL-31F發動機維修和再造技術的掌握,也只是軍用發動機中的一個小小縮影而已。新世紀以來,中國開始了發動機的全面研製,其中最神秘的當數渦扇發動機了。這款發動機經過不斷創新改進,目前還出口到海外數個國家,受到了海外用戶的一致好評。正是中國在軍用發動機上面的進步,才有了真正的底氣不再依賴俄製發動機。那麼,中國完全擺脫了嗎?不過中國研製的第一批殲-11B/BS戰機用的仍舊是俄AL-31F發動機,等到空軍大批量裝備殲-11B時,WS-10A發動機之前出現的問題已經全面得到了解決。從2017年開始,關於太行的研製進程被大量公開報道,隨後殲-20原型機便裝備了WS-10 IPE和WS-10B發動進行了試飛,效果十分理想。緊接著,WS-10B發動機被加裝了矢量噴管,再次通過殲-20進行了飛行試驗,結果效果很理想。
不過,真正意義上可以代表國產戰機開始擺脫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的情況就是殲20使用國產發動機,一旦未來WS-15發動機正式服役,殲-20的產能將會得到快速提升,鷹擊長空將不再是夢。因此,也許目前中國並沒有完全擺脫俄製發動機,但是,我相信這一天馬上就會到來!
浩漢防務論壇
這個是否定的,我國的每一款戰機的研發都有相對應的發動機型號,即使使用俄羅斯的發動機依然只是試飛用階段的發動機,我國在真正關乎國家命脈的地方還是捨得花錢,只有自己的東西才算可以保障的。
以前的渦扇10是為殲十所配套的發動機,殲十一引進後又為殲十一的發動機,於1987年立項,2005年完成設計定型,用了27年,但我國還是堅持了下來,成為我國第一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扇發動機,雖然性能不是太先進,可靠性也不太好,可我國還是堅持對其進行裝機和改進。
以前的發動機我國只是仿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怎麼生產,對於改進和設計發動機的難度沒有認識,隨著渦扇十的設計定型,我國完整的走完發動機的研製的各個流程。相信我國的發動機事業會越發展越好。
轟二零的發動機應該裝和B2轟炸機的類似發動機,B2的發動機為F118-F110,屬於F110發動機的改進版,取消了加力燃燒室,改為大涵道比發動機,我國有和F110同級的渦扇十發動機,哪怕我們沒什麼徑經理,但我們從鳥烏克蘭請來那麼多專家。還研製不出來嗎?最多可能在燃油率,壽命上,可靠性上有所差距。我國還是可以做出轟20的的發動機的。
俄羅斯專家所說離開俄羅斯我們的轟20不不起飛,試飛的時候用什麼發動機不重要,只要服役後使用我們的發動機就好了,俄羅斯現在的國力也不足以研製轟20一級轟炸機了,說酸話罷了。
墨天工
實事求是地說,長期以來,我們的航空發動機製造水平確實與俄羅斯等國存在差距,不光是轟20,還有其他戰鬥機的發動機,很多都需要採購俄羅斯產和烏克蘭產的發動機。很多戰鬥機事故也是源於發動機空中出現停車。為此,我國航空工業一直在努力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我們為大型運輸飛機已經研製或正在完善的兩種渦扇發動機是——WS-18與WS-20。WS-18是D-30KP-2發動機的更新替代產品,它是我們自主研發產品。據悉,WS-20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2017年,進行試飛的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裝備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國產發動機WS-18,計劃未來進行批量生產。
俄羅斯吹噓自己,而質疑我們的能力,不過是希望我們未來仍將不得不進口它的重型運輸機伊爾-76和俄羅斯產的航空發動機。個人判斷,在運20的研製上,俄羅斯不會真心幫助或已經幫助了我們很多。所以,我不相信,沒有俄羅斯,轟20就不能起飛。有一點很清楚,製造大型飛機的烏克蘭安東諾夫飛機制造公司參與了運-20的研發。安東諾夫生產的大型飛機安-225和安-124,使用的是烏克蘭“馬達西奇”公司生產的D-18T發動機。此前,“馬達西奇”公司也一直試圖向我國推介D-18T發動機的相關技術。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更相信,如果沒有烏克蘭的幫助,轟20就不能起飛。沒有烏克蘭專家的幫助,就沒有我們的航母。
不要相信俄羅斯的吹噓,俄羅斯的發動機生產也面臨很多困難。從蘇聯時期開始,無論是航空發動機,艦船發動機,還是火箭發動機,最好和最大的生產製造企業都在烏克蘭,而不是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俄羅斯的飛機、艦船以及導彈火箭發動機都受制於烏克蘭。因此,我們很多次想從烏克蘭進口發動機等軍事技術,遭到俄羅斯抵制,也受到美國方面的阻撓。烏克蘭危機後,因為與烏克蘭關係的惡化,得不到烏克蘭產的發動機,俄羅斯軍事裝備更新計劃都大受影響。出於遏制我們的考慮,美國也阻撓我們與烏克蘭在軍事技術方面的合作。
目前我們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的能力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雖然仍購買俄羅斯的發動機,但購買量已大大減少。在某些零部件方面,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還仍繼續依賴俄羅斯。
說到轟20,這是我們正在研製的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據悉是一款飛翼式隱身遠程戰略轟炸機。俄羅斯目前擁有的遠程轟炸機有圖—160和圖—95MS,但這兩款飛機都不具備隱身能力。圖—160主要是依靠超音速飛行換取生存和突防能力。我想俄羅斯不會向我們出讓這款飛機的技術。俄羅斯也很久沒有生產這款戰略轟炸機,目前只是對僅存的16架圖160飛機進行維修或升級。烏克蘭原來有這款轟炸機,但在美國壓力下,已經全部銷燬,確實十分遺憾。不知道還有沒有相關圖紙留下。
因此,自主研發很重要,關鍵技術很難買到。同胞們努力,相信我們會盡快完全具備獨立製造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和轟炸機的能力!
歐亞觀察
俄羅斯專家的話有點言過其實,只不過是為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出口製造輿論。說沒有俄羅斯中國的轟20就上不了天,那我們就飛一個給他看看。說到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我們的確不是太能拿的出手,不過也不用妄自菲薄,我們的航發集團也有為國外的發動機廠商生產零部件,幾乎世界上現役每臺CFM56發動機上都有中國航發製造的零部件。除了零部件生產我們也有自己裝機試飛的渦扇20發動機,網上介紹已經有一架運20裝配了四臺發動機進行試飛。只待技術成熟,性能穩定後就可以大規模應用了。
從空軍司令員公開證明中國有轟炸機研製計劃就可以看出這個計劃的進展還是比較順利的,這是從中國發布消息的傳統習慣來分析的。中國的研製計劃很少公開,只要是公開講的一定是取得了某些重要進展接近成功才會公開。渦扇20發動機公開也有些年頭了,它的理論性能指標還是能夠滿足轟20轟炸機的使用要求的。中國人就這樣一直在默默的做,說不定哪一天轟20就一飛沖天給大家一個驚喜。異域邊緣認為時間不會太久,因為中國航空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已經進入了技術難關的爆發突破期,現在也不斷有報道各種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突破,一旦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航空發動機的突破也是分分鐘的事。
可能大家認為說笑了,不過大家也應該都知道中國做事情就是不斷打破不可能的神話,把很多國家認為做不到的事,我們那一項沒完成。我們不但完成了而且還要做到世界最好,高鐵我們已經做到了,超級計算機我們也做到了,只要給我們點時間航空發動機這一現代製造業的皇冠我們一樣可以拿下。到時候天上飛的呼呼的都是中國製造,讓嘲笑我們的人發傻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