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198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昆山之路”三评》文章,对当初昆山“自费开发”新路表示肯定,尤其是对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向自己要钱”“干大事未必花大钱”“政策也会变成钱”等做法进行了总结推广,让“昆山之路”名扬全国。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30年,“昆山之路”依然精彩不已

今天下午,在纪念人民日报“昆山之路”三评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采写该篇文章的原人民日报记者陈健、新华社记者赵明讲述了当年采写稿件的经过。他们认为,30年以来,“昆山之路”依然风生水起、精彩不已。

“农村记者”写出“经济大稿”

“我当时是人民日报农村部的记者,昆山是一个农业县,所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昆山。”陈健回忆当年的情况,很是感慨。而来自新华社的赵明当时也是一名农村记者,“我和陈健在苏州采访国务院召开的全国东西联合开发贫困地区座谈会,杨守松老师邀请我们到昆山经济开发区看一看,我们才来到了昆山。”他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农村记者的身份让他们当时写的稿子大部分集中在“农富”方面。陈健说,当时他接触较多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而昆山开发区是企业集聚地,“昆山之路”是昆山地方政府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壮举,这让他“眼前一亮”,“特别值得表扬、肯定”。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而赵明对昆山的印象则是昆山虽是产粮大县却经济落后,经济总量年年在苏州地区六个县中排名倒数第一,被人戏称为 “小六子”。 但在去开发区采访后,他却“脑洞大开”。“ 昆山人有胆识、有勇气、有战略眼光、有创新精神。正因为有这些精神,才能自费建设经济开发区,也才能把开发区从县级逐步上升为省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并且成为全国经济开发区中的佼佼者,进而使昆山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之首。”他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昆山人和“昆山之路”感动了记者,写出了“经济大稿”,也深深打动了人民日报,报社不仅在头版辟出大篇幅作报道,并且罕见地为此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极力称赞“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中走出的这条新路”。“昆山之路”开始扬名。

“昆山之路”体现“创新担当”

两位记者都认为,当年的“昆山之路”体现的是“昆山精神”,有创新,更有担当。“‘昆山之路’就是当时昆山政府的担当、勇气,在全国打开沉闷的‘等靠要’局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陈健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1989年,国务院批准昆山撤县设市(资料图片)

当年,昆山人有创新的勇气,敢于想前人不敢想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1982年,国家确定沿海14个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有的是国家投资、有的有政策优惠。昆山不靠海, 自然没有它的位置,但昆山人没有囿于这不利的环境,看到自己虽然不靠“大海”却紧靠“上海”。用拾上海之遗、补上海之缺的办法迈出兴办开发区的第一步。

“我在采访当时的县长吴克铨时,清晰地听到了昆山县委、县政府的坚定决心。正是这种决心,激励着昆山人排除万难、筹资金辟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用最少的钱办成了大事,用‘向自己要钱’建成中国第一个县级开发区,走出了一条自费开发之路。”赵明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30年前,昆山用事实证明,只要敢于创新,在经济上要赶超先进、实现弯道超车是完全有可能的。

“解放思想”开拓“未来之路”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昆山开发区长大了,昆山长壮实了。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年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已经在全国县(市)经济中独占鳌头,当年落后的农业县变成具有浓厚现代化气息的城市。30年后的今天,我还要为昆山开发区、为昆山大力点赞。”赵明说,“昆山之路”依然风生水起,精彩不已。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近年来,昆山不断解放思想,“昆山之路”不断发扬光大,全国第一个自费创办开发区后,创办了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设立全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几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再看,昆山历届政府都向全国人民交出了美好答卷。今天我来到昆山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我为昆山骄傲。”陈健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昆山经济开发区已经开始走出去,输出经验和技术,以接受培训和派出专家团队授课两种方式为埃塞俄比亚工业园传授经验、培训管理人员;昆山制定了江苏第一个县市级2017-2035城市总体规划,谋划更长远的发展……这次他们来昆山,又看到了全新的昆山开发区、全新的昆山。“我们真切希望昆山进一步走创新之路,把‘昆山之路’发扬光大,提出更多新思想,创造更多新经验,实现更多新目标。我相信,我们的新一代记者一定会被昆山所吸引,常来昆山,把昆山的经验报道出去,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赵明说。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老一辈开发区人白手起家、

开拓进取的奋斗故事,

“昆山之路”展现的艰苦创业、

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

都让与会者深受感动、倍感振奋。

大家纷纷表示,

要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新辉煌,

走在“两个标杆”前列。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聆听“昆山之路”历程,感受榜样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费开发起步,走出了一条举世瞩目的“昆山之路”,其中凝聚着各方的心血和努力。在聆听老领导、媒体人、企业家讲述“昆山之路”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倍加珍惜“昆山之路”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来之不易的发展成就,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为“昆山之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昆山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辰扬说,“昆山之路”起源于开发区,开发区也得益于“昆山之路”精神的引领,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作为新时代的开发区人,要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有担当, 要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作为我们的最大使命和责任;要善作善成,推动工作见成效, 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开发区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拿出我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崇尚实干,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身作则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真正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内化于心,落实于行;要勇于创新,解放思想不止步,以思想大解放之勇,争高质量发展之先。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周庄镇党委书记张峰说,座谈会上,聆听了与会领导对“昆山之路”的深情回忆和真挚祝福,感动于“昆山之路”的筚路蓝缕、风雨兼程,感动于“昆山之路”的化茧成蝶、春华秋实。新时代的“昆山之路”,既凝聚着社会各界、广大干群的关心关注、接续奋斗,也正见证着昆山日新月异的“全新一跃”,更将引领着昆山“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的新征程。作为一名接棒接力的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将认真吸取动力,提振信心,践行“忠诚、担当、落实、创新、清正”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致力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化精心精细理念,突出作品精品意识,将周庄打造成为“精致古镇、最美水乡”,为“昆山之路”添砖加瓦,勠力奋进。

沪士集团党委书记、工会主席陈惠芬说,“昆山之路”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昆山人骄傲和自豪的发展之路,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之路。作为非公企业党建负责人、6000多名员工的代言人,在服务企业,维护职工利益同时,助推“昆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昆山之路”经验,汲取前进动力

重温走过的路,梳理“昆山之路”经验,从“唯实、扬长、奋斗”,到“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再到“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这些都是“昆山之路”的丰富精神内涵,体现了一代代昆山人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秦珊珊说,改革、开放和创新是“昆山之路”的动力和灵魂,敢闯敢试,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并创造了无数个第一。 “昆山之路”精神是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对发改部门来讲,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把着力点聚焦到昆山试验区建设、对接融入上海、产业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创新、资源要素保供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服务,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昆山新一轮大发展、大提升。

亭林城市管理党工委书记姚志鸿表示,作为城市管理办事处,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弘扬“昆山之路”精神, 主动作为、不等不靠、敢闯敢试,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开展“亭林大客厅”等特色活动,积极践行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以再出发的姿态深入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高质量发展,为“昆山之路”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昆山开发区经济发展促进局(招商局)局长、青年代表宋崎说,新时代,我们要传承“昆山之路”精神,弘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创业精神,拿出当年“不等不靠”的勇气,以继往开来的干事情怀面对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去研究问题,以自信的姿态解决问题;要弘扬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不断提升担当重任的能力;要弘扬真诚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精神,让企业真正安心扎根昆山,永续发展。

弘扬“昆山之路”精神,新时代再展宏图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发展坐标系上,新时代昆山人正以再出发的姿态深入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与会人员表示,要向老领导老前辈对标学习,拿出当年自费开发昆山开发区的精神和魄力,进一步一步解放思想,勇于争先,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中国苏旺你有限公司首任董事、总经理、党支部书记胡志明在座谈会上回忆了当年创业的经历。他说,1993年,作为开发区引进的第一家日资企业,苏旺你有限公司落户娄江河畔。30年间,苏旺你不仅带动引进了一批日本企业落户、扎根开发区,为昆山开发区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而且企业自身也在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实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实现转型升级,如今已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领先的行业标杆。

国家“千人计划”人才、苏州镭创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剑表示,新时代的“昆山之路”,必然是人才引领的发展之路。人才要发挥引领作用,就必须同时具备抬头看天和低头看路的能力。抬头看天就是要始终紧盯科技发展的前沿,紧盯核心技术;低头看路就是要清楚时代发展的新形式、新挑战,清楚昆山发展的新要求,新情况。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人才必然会成为昆山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昆山市青年创业者协会会长、苏州湛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说,从自费开发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一步步将昆山打造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新老领导勇于创新的精神给我们年轻人很大的激励。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来到昆山发展,主要是得益于昆山为创业者提供了完善周到的服务和政策支持。所以,我们也充满信心,相信在昆山会迎来更快速的成长。青年创业者是昆山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继承和发扬“昆山之路”的创新精神,为昆山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对话《人民日报》《自费开发》一文作者,弘扬“昆山之路”精神,续写昆山发展新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