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縣紮實開展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專項行動

衡水新聞網-衡水日報訊(秦海燕)為進一步抓好基礎建設,築牢脫貧攻堅基石,今年5月,衡水市故城縣全面部署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工作,針對“戶、策、卡、實”等關鍵環節存在的問題,通過“查、定、規、考”等方式促整改、促規範、促提升。

明確目標,梯次推進。該縣緊緊圍繞“一目標、三規範、三自查、五到位”(一目標:以扶貧脫貧基礎工作如期高質量規範提升為目標;三規範:程序規範、措施規範、檔案規範;三自查:查落實、查識別、查檔案;五到位:幹部熟悉掌握政策到位、政策宣傳到位、核查調查到位、政策落實到位、服務管理到位)要求,按照“三步走、十字法”(三步走,即:第一步,全面核查系統內貧困人口,重點對群眾反應強烈、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進行清退,防止出現“錯評”。第二步,精準核查脫貧戶,重點關注脫貧不穩定的戶,防止出現“錯退”。第三步,精準核查系統外一般農戶,重點關注低收入“邊緣戶”、低保人口、分散供養五保戶、外出務工人口、新入戶籍和無戶籍人口,及時納入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防止出現“漏評”。十字法,即:“備、訓、訪、幫、填、示、驗、錄、巡、固”工作流程)進行操作,做到決心一次下足、問題一次找準、措施一步到位、效果一併顯現。

學習先進,創優提升。為真正提高基礎工作建設,該縣組織縣、鄉鎮、部門一把手共計101人次,先後赴承德市隆化縣、石家莊市平山縣,學習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先進模式。在學精、學準、學透的基礎上,結合該縣實際取長補短,創新方式方法,製作了有價值、可借鑑、易複製的貧困戶動態變化序列圖、戶檔和村檔樣本,並及時印製了400套,發放到鄉鎮、部門,實現各個環節有模板、有規範,確保基礎工作有章可循,規範統一。

示範先行,全面鋪開。該縣選擇前期工作變化大的1個鄉鎮(鄭口鎮)、3個部門(衛計局、教體局、人社局)和3個村(後響溝村、後野莊村、五戶村),打造樣板,樹立標杆,示範引領。召開了故城縣扶貧脫貧基礎工作規範提升現場觀摩會,13個鄉鎮參照縣樣板模塊和工作流程,再抓“示範村”起步,達到“樣板式、可複製”的標準。縣直部門參照樣板模塊,同步展開,紮實推進。

堅持標準,夯實基礎。該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要求各部門、鄉鎮和駐村工作隊的同志按照標準化、模板化、樣板化的要求,把各自的脫貧檔案規範到位、提升到位,確保檔案內容齊全完整、填寫規範、數據真實、線上線下信息一致。多次召開故城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堅持每週五晚7:30準時召開基礎工作規範提升調度會,及時解決基礎建設中的痛點和短板問題。

明確主體,履職盡責。該縣堅持落實中央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要求,黨政一把手親自抓,一級抓一級,層層傳導壓力,調動集結全縣上下投身專項行動的積極性。縣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40個工作小組,對具體工作的規範提升分工負責。縣級領導對分包鄉鎮、分包村規範提升工作負領導責任;各鄉鎮黨委、政府對本鄉鎮的規範提升工作負主體責任,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分管副職負重要領導責任,包片包村副職負主要領導責任;變工作隊幫扶為部門一體幫扶,各派出工作隊的單位“一把手”與駐村工作隊同職同責,有功同獎,有責同罰。駐村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受鄉鎮黨委政府直接領導,對所包貧困村、貧困戶基礎工作規範提升負直接責任。對各工作小組中的10個任務較重的工作小組實行相對集中辦公。

直面問題,整改提高。基礎工作規範提升專項行動,與國家和省市反饋問題整改緊密結合,突出問題導向、考核導向和質量導向。對照國家、省、市巡察督導中對故城縣基層基礎工作提出的問題和不足,他們下最大決心,用最大功夫,堅決整改到位。目前,全縣整改相關問題127條。

截至目前,該縣共發放政策明白書15000冊,發放慰問信6257封,完成8854戶4類重點對象的入戶核查工作,完善了13個鄉鎮538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扶貧手冊、幫扶計劃、一戶一策脫貧方案等檔案資料,切實夯實了扶貧脫貧攻堅基礎性工作,為故城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