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药神》让我们应该还知道原型里的这些人与善

近几天,朋友圈被《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刷爆了,上映8天票房接近19亿,豆瓣评分9分。这部电影矛盾冲突明显,人物个性鲜明,故事贴近生活直抵人心,极易引起共鸣。但,除了电影表面给人带来的思考,我想我们还应该知道这些。

观《药神》让我们应该还知道原型里的这些人与善

原型陆勇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必须长期服用格列卫(正版2.35万元/盒)控制病情,患病两年光吃药就花了50多万人民币。他有自己的纺织厂,天价药格列宁对他说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可是他身边的很多病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高昂的要价,有的患者支付不起高昂的药价选择不拖累家人,选择离开这个世界,有的背井离乡。后来,他接触到了印度药企生产的一款仿制药(0.4万元/盒),并把自己作为实验对象,测试药物的有效性。发现仿制药的药效不错后,他开始把药物推荐给更多的病友,开始选择铤而走险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并帮他们从印度代购该仿制药,他让更多的人有活下去的希望,孤军奋战多年最终被抓。

观《药神》让我们应该还知道原型里的这些人与善

2014年,由于规模性地帮助病友从印度购入该仿制药,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以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得知陆勇被起诉,上千名病友集体写信请求对陆勇从轻处罚。经过调查,检察院认为陆勇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和金融管理法规,但尚不构成犯罪。最后,公检部门撤销了起诉,陆勇在冰冷的监狱里呆了三个多月法院宣布无罪释放。他的举动推动了我们国家对于进口药的相关政策,让更多的患者重新看见了生命的曙光,对生活有了希望。

观《药神》让我们应该还知道原型里的这些人与善

上善若水,至善至美;在这个繁华的“小时代”里,有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的事情,赋予那些平凡的人生命和希望,没有神的光环做平凡的人。歌颂这样的英雄,这样的人在触犯法律的时候也没有为自己开脱,而是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法律也是合情合理保护每个公民的人权,让道德和法律更好的维护社会的秩序。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有温度的国家,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也为那些病者有药可医,还能享受医保的人而感到欣慰,同时坚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