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文|乌苏怀亚之夜

图|网络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电影《中国机长》火了!作为原型,刘传健和他的故事也开始引发关注。

张涵予通过微博晒和刘传健合影,并配文:“我从内心深处赞叹他,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执行重庆-拉萨航班任务,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组织机组正确处置,飞机于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一名飞行界的资深人士表示,刘传健此次返航备降成功,堪称“世界级”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1

刘传健出生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陶家镇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比较懂事,独立,积极上进。

在姐姐刘传萍眼里,弟弟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性格执着,做事认真,属于“干一件事就一定要干好”的类型。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弟弟考飞行员的经历。第一年没考上,但并未轻易放弃,而是认准了目标继续努力,终于在第二年如愿考上。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充满坚持的力量。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刘传健作为四川航空3U8633航班的一名机长,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已经几十年。从小形成的执着性格,练就了他在工作岗位上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2018年5月14日6点26分,他像往常一样执行由重庆直飞拉萨的任务。这条航线已经飞了上百次,可以说驾轻就熟。

天气很好,晴空万里,一切都没有问题。7时左右,飞机进入巡航状态,大多旅客已经开始入睡。

当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高度约为9800米,驾驶舱右座的前挡风玻璃出现裂纹。这代表飞机的承受能力已经受损。

实际上,民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理论上,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

凭着多年积累的飞行经验,刘传建果断作出返航的决定。为安全起见,备降最近的成都机场。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付万分之一的隐患”,《中国机长》有这么一句台词。刘传健也确实是这么要求自己的,面对飞机的突发状况,他丝毫不敢马虎。

2

“成都成都,四川8633。” “请讲。” “我现在有点故障,我申请下高度。” “我要返航,我现在风挡裂了。” “风挡裂了,对吧。” “对的。” “四川8633是返航重庆吗?” “返航成都。”“四川8633先下8400保持。”

7时08分,刘传健向地上管制台报告情况。

此后30秒左右,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飞机发出一阵嘈杂的巨响,川航3U8633失联了。原来,驾驶舱右侧的挡风玻璃完全爆裂。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副驾驶由于内外巨大气压差别,半个身体直接挂到机子窗外。刘传健想伸手救同伴,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够不着。无奈之下,他只有全力想着把飞机控制好,不让飞机掉下去,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安全。

这时候,刘传健面临的状况非常困难。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我太难了!”

一是失压、强风。挡风玻璃爆破造成失压,驾驶舱内瞬间涌入强风。据刘传健描述,当时脸上有撕裂感,感觉整个人都变形了。

二是低温、缺氧。舱内气温骤然降至零下40多度,可身上还穿着短袖衫,那种寒冷是非常可怕的;加上身处9800米的高空,人处于缺氧状态,机舱内环境异常恶劣。

而且,由于风太大,他一时无法戴上氧气面罩。失压和缺氧超过45秒,随时有可能晕过去。

三是无法自动驾驶,只能手动操作。

飞行组件控制面板被强风吹坏,两个屏幕全是故障,仪器表看不清楚,很多数据无法利用。这种损坏程度,打个比方,相当于把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最为困难的,是心理上的煎熬。他一开始很紧张,甚至觉得看不到希望,恐惧感笼罩着他。

3

在航空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1990年6月,英航5930航班挡风玻璃脱落,被誉为“飞行员力挽狂澜的奇迹”。

但刘传健面临的情况更加凶险:高度、压差、速度都更大,而且下面是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随时有撞山的风险。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面对难以想象的困境,刘传健首先依靠的是专注,这是他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

刘传健说:“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冷。……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没想到缺氧的问题。”

其次,他用冷静,给了所有人一个最安全的答案。

由于很多仪器被破坏,当时有无数个故障,设备的使用得非常谨慎,每做一个动作都非常纠结。可用可不用的设备,绝对不用。

这种关键时刻的临危不惧,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7时11分,飞机开始平稳下降。 7时20分,飞机逐渐被控制,刘传健终于把飞机带出了青藏高原山区。 事故发生34分钟后,3U8633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

当飞机平稳降落,客舱的乘客们欢呼鼓掌。他与副驾驶松了一口气,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我们还活着。”

4

刘传健回忆起整个过程,他认为当时是靠意志力挺过来的。

原来,在进入民航前,他是一名空军飞行员,受过严格的战斗机飞行训练。应该说,部队磨炼了他的意志力。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他的意志力还来源于使命。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旅客和飞机的安全,因为后面有无数的家庭。如果说部队飞机灵活机动,以快为准;民航则强调安全、舒适第一。

他心里一直念叨:“一定要把他们飞回去。”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增强了他的意志力。

我们认为,刘传健成功突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强大的飞行能力。

他的训练有素,离不开部队的严要求。

刘传健回忆:“空军的淘汰率非常高,每年在一个省只招十几、二十个,进去后淘汰率更高,最后真正成为飞行员的只有20%左右。”

从普通飞行员到成为飞行教员,他带出不少徒弟,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成功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在仪器记录中,他的36个动作精准无误,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临危不惧的坚强意志力,保住了119名乘客的生命,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

刘传健的故事告诉我们,正如《中国机长》的一句经典台词:敬畏生命,敬畏职业,敬畏规则。

《中国机长》原型:刘传建和他的惊魂34分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