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三百首,唯在一聯中」——杜荀鶴的《春宮怨》

“杜詩三百首,唯在一聯中”——杜荀鶴的《春宮怨》

杜荀鶴是晚唐詩壇上的一員健將,他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春宮怨》: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

歷來寫宮怨的詩大多不寫春花春景,而總是秋葉秋月,團扇見棄之類。杜荀鶴卻獨出機杼,通過描寫風暖花重來突出宮女的春怨,《紅樓夢》有聯雲“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而深宮之中的宮女之怨又是誰造成的呢?

早晨起來,宮女就應該梳妝打扮了。可是,這個女子對著妝鏡,總提不起精神。為什麼啊?她悔恨自己生得太美,而被朝廷選中入宮,耽誤了美好的青春。她早就知道宮中鬥爭激烈,得到皇帝的恩寵不僅僅在於外貌,更主要是需要手段,懂得排斥情敵(就是政敵)的權術,掌握獻媚邀寵的技巧。而自己不屑於這樣做,所以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寵幸,要我怎樣化妝才能得到皇帝的寵愛呢?不知道,也懶得去研究。所以她實在不想化妝,但又不能不化妝,蓬頭垢面那是不行的,有違宮廷規矩,弄得不好會被亂棍打死。

化妝後,她走出宮門,外面微風和煦,陽光燦爛,紅杏枝頭,春意盎然,百鳥翩飛,啁啾不絕,它們是多麼歡樂啊!太陽漸漸升高了,照在那些花枝上,影子重重疊疊。充滿生機的春天終於來了。想到自己整天被關在死氣沉沉的宮中,連花鳥都不如!想起當年在一起採芙蓉的女友。那時,大家穿著綠色的衣服,深入池中,荷葉與人渾然一體,荷塘裡到處都是女孩們快樂的笑聲。記得有一位詩人寫的《採蓮曲》簡直就是她們採蓮時的攝影: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啊,自由多好!哪怕再給我三天自由,我一定好好度過,盡情享受人生。現在,再也沒有機會與家鄉的女伴一起去採蓮了,活在這具活棺材裡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古人評價頷聯“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之妙說:杜詩三百首,唯在一聯中。詩人用這聯不僅寫出了這個宮女無聊寂寞的生活,更以春天欣欣向榮的花木和洋溢著生命力的飛鳥反襯女子內心的哀愁,突出其人不如花鳥的悲慘處境。林黛玉《葬花吟》雲:“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想到這一點,我們也就懂得,這首詩“怨”在奼紫嫣紅的春景裡,“怨”在鳥語花香春光中,這個宮女之所以的怨也非常合乎情理。

“杜詩三百首,唯在一聯中”——杜荀鶴的《春宮怨》

杜荀鶴的《山中寡婦》一詩,我們是很熟悉的: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紵裙衫鬢髮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徵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徵徭。

從內容上看,這首詩描寫了古代社會里的階級壓迫,而從藝術上來說,這首詩遠不如上面那首《春宮怨》含而不露,意在言外,具有茹永含蓄的詩意美。

杜荀鶴也寫過一些描寫農村生活的詩篇,如《溪興》:

山雨溪風捲釣絲,瓦甌篷底獨斟時。

醉來睡著無人喚,流下前溪也不知。

雖然窮苦,但也要苦中作樂,人,總得想開些吧,天天憂愁,何時是了?所以,到中午時分,漁翁鑽進倉裡,用瓦甌盛水熱酒、做飯,喝醉後靜靜地睡上一覺,無人打擾。船也隨波漂浮,竟然飄到前面的溪流裡去了。老頭兒還在呼呼大睡呢!

“杜詩三百首,唯在一聯中”——杜荀鶴的《春宮怨》

(文中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