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又是一年春殘時,納蘭性德看到遍地的花瓣,想起了逝去的妻子


又是一年春殘時,納蘭性德看到遍地的花瓣,想起了逝去的妻子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春情只到梨花薄①,片片催零落②。夕陽何事近黃昏,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銀箋別夢當時句③,密綰同心苣④。為伊判作夢中人,長向畫圖清夜喚真真⑤。

註釋

①春情:春天的景緻或意趣。②零落:樹木枯凋。③銀箋:白色的信箋。④同心苣:像連鎖的火炬狀圖案花紋,或指織有同心苣狀圖案的同心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⑤畫圖:圖畫。真真:唐杜荀鶴《松窗雜記》:"唐進士趙顏於畫工處得一軟障,圖一婦人甚麗,顏謂畫工曰:'世無其人也,如可令生,餘願納為妻。'畫工曰:'餘神畫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晝夜不歇,即必應之,應則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顏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果活,步下言笑如常。"後因以"真真"泛指美人。

賞析

又是一年春殘時,納蘭性德看到遍地的花瓣,想起了逝去的妻子

又是一年春殘時,又到了亡妻的忌日,又是觸景還傷,又是一首悼亡詞。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詞一開篇,容若就為我們營造出一幅暮春時節梨花四處飄零的悽美場景,他在這裡用暮春時節喻指自己目前的境況,用蒼白的花朵來代指亡妻,從而鋪陳出愁慘淒冷的意境。在中國的古典詩詞中,傷春之詩詞比比皆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記海棠開後,正是傷春時節……萬物復甦的春天本是充滿生機的季節,但在這花兒完美綻放的季節,詩人詞人們卻通常會在這繁華的背後隱約感受到即將到來的美好的消逝,於是往往會產生一種微妙細膩的感傷。

"夕陽何事近黃昏"化用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成句,與妻子雖然只短暫的相處了三年,但容若卻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如今人鬼殊途,容若的相思之痛苦,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在這裡,"夕陽"不僅是時間上的黃昏,更是詞人對美好往昔的追惜。

又是一年春殘時,納蘭性德看到遍地的花瓣,想起了逝去的妻子

在別人的眼中,夕陽或許是美麗的,但是在容若的眼中,夕陽卻是醜陋的、無情的,因為他還沒有來得及為亡妻招魂,它就要馬上消失在黑暗之中,面對這一切,他只能無奈的嘆道"不道人間猶有未招魂"。

全詞上闕由景入情,下闕則從往事寫起,進而抒發自己濃重的哀思。"銀箋別夢當時句,密綰同心苣",象徵著愛情的同心苣,和記載著濃情蜜意的紙箋,這些現實的東西以前在容若的眼中證明著恩愛歡娛,如今他再看時,卻感到它們都被抹上了淡淡的感傷,面對隨處可見的哀愁,容若無處可遁,只能趕緊由實入虛,寫道:"為伊判作夢中人,索向畫圖影裡喚真真。"為了亡妻,容若甘願長夢不醒,與其在夢中相會,甚至想要整日對著她的畫像呼喚,希望能以至誠打動她,讓她像"真真"那樣從畫中走出來與自己相會,這真實的表現出容若的忠貞與痴情。

又是一年春殘時,納蘭性德看到遍地的花瓣,想起了逝去的妻子

末句化用唐代趙顏的典故,描寫對亡妻的思念之情。相傳唐朝一個名叫趙顏的進士從畫工那裡得到一幅美人圖。久而久之,趙顏對畫中的美女產生感情,於是就詢問畫工能否讓其變成活人。畫工告訴趙顏,這本是一幅神畫,畫中女子名叫真真,只要趙顏能夠呼喚她的名字一百天,她就會出聲答應,到時再給她喝下百花彩灰酒,她就能夠變成活人。依照畫工的指點,百日後,真真果然復活,還在年終為趙顏生下一雙兒女。後來,趙顏聽信巫師讒言,給真真喝下符水,導致真真不想再留在人間而帶著一雙兒女返回畫中。

納蘭詞最讓人感動之處,便是容若在小情小愛中所表現出的真摯,讓人為其心憐不捨、心疼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