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上的足球战术变革,中国足球的希望来了?

世界杯上的足球战术变革,中国足球的希望来了?

当我们广大中国球迷在艳羡其他球队在世界杯上拼杀的时候,中国足球也就无可避免的再一次被拿出来与之比较。无论是疯传的“白条鸡”照片还是吐槽“代替国足出征俄罗斯的是小龙虾”都寄托中国球迷对中国足球的爱之深。

俄罗斯世界杯8强诞生,传统意义上的豪强只剩下巴西,法国与英格兰。英格兰由于其大赛疲软的毛病还经常被人诟病为“欧洲中国队”。

从世界杯上不断的冷门。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球队,特别是缺少绝对巨星支撑的球队依靠团队的整体性立足于防守,通过高效的反击以及丰富的定位球战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回看我们的亚洲竞争对手们,虽然只有日本队小组出线,但是5支亚洲球队在本次世界杯上也表现都可圈可点。即使首战被东道主5:0痛击的沙特队,在后面的几场比赛也有出色的发挥。伊朗与葡萄牙一度杀的难解难分,日本,韩国甚至奉献了击败哥伦比亚,德国这样的经典表现。

世界杯上的足球战术变革,中国足球的希望来了?

现代足球越来越注重球队的整体性与纪律性。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11个人在场上保持整体统一的思想,在防守时,从前锋开始进行第一道防线的构筑,局部的协防,保护都是需要完全遵守战术思想。即使是超级个体也需要融入到球队的整体当中,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似乎是行不通的。同事对球员的战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届大赛,非洲球队的全军覆没非常好的诠释了这一现象。非洲球员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也有不错的技术,而且大多数的球员也都效力欧洲联赛,受到欧洲先进足球理念的浸染。但是非洲球员战术纪律性的缺失,导致了很多比赛的功亏一篑。

而我们的近邻,日本队在身体素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依靠整体足球取得了一场场精彩胜利。

我们的亚洲竞争对手都奠定了海外球员为主,凸显自身技战术风格的足球发展方向。反观中国足球,即使打破了“恐韩”我们与亚洲其他球队的差距还是越拉越大。90年代学德国,世纪之交学巴西,06年之后,我们学习意大利,10年后,我们学习西班牙,14年后我们又开始学习德国,一个轮回之后留下的仍是一地鸡毛。

现代的足球的整体化发展,其实是给中国足球又一个希望,我们不需要11个梅西,甚至我们都不需要梅西式的超级个体,我们需要能够通过11个人的努力,来进行互补的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风格体系。这一切看似简单,但是似乎更难。

也许当我们不再沉溺于金元足球带给我们的虚假繁荣;当我们的球员真正潜心于足球,不再为身材这样的小事在微博上打嘴仗;当我们的球员留洋不以出口转内销为目的;当。。。。。。

中国足球毛病还很多,但是道路方向很清晰,至于是否走上这条道路,

天知道。

世界杯上的足球战术变革,中国足球的希望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