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许多人说孙中山是孙大炮,袁世凯是实干派。那为什么孙成功了而袁失败了?

87373838


网络上许多人说孙中山是孙大炮,袁世凯是实干派。孙成功了而袁失败了,主要和袁的晚节不保有关!

凭心而论,袁世凯在晚清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在年仅23岁时,就成功处理了朝鲜叛乱。此后又在甲午海战后在天津小站练兵,按照德国模式训练出了一支新军。成为了日后北洋军阀的前身,成为了清末陆军的主力,为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此后,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以后,袁世凯已经成为了清王朝朝政实际控制者。此后虽然隆裕皇太后等人将他逼会老家,但是最终还不得不将他请回来。可以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没有袁的配合,很难取得辛亥革命的成功。

但是,袁世凯在当上大总统以后,虽然继续发展了他以前就一直推进的警察制度、舆论自由也比满清时期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其最后的岁月里,他却听信谗言,罔顾民意,倒行逆施,试图继续进行封建皇朝统治,还加冕了中华帝国所谓洪宪皇帝。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这与中山先生一身为实现中国民主文明奔走战斗,差距甚大!因此,历史评价上袁不如孙,也就很正常了。因为孙一直能够看清满清腐朽必亡的事实,而坚持奋斗。而袁直至弥留之际才终于明白,名利是身外之物,不看清形势,一切咎由自取!


地震博士


孙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政治主张就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他也提出了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宏伟蓝图。

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人百折不挠、流血牺牲、屡败屡战终于在全国各阶层的响应下得以实现了在中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被尊称为国父,是当之无愧的划时代伟人。

而他所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面的宏伟蓝图,认真来说是对中国经济建设方面的蓝图规划,而不是短期经济建设方面的几年计划。有些居心叵测之徒把孙先生所提出远期蓝图目标恶意与短期经济计划概念相混淆,偷换概念地攻击孙先生经济建设方面太过理想,而蔑称孙先生为“孙大炮”,真是可笑又卑鄙!

而为袁世凯翻案之人,无视袁世凯劣迹斑斑的所做做为,而把其主政期间民国初期所有政治方面的政策、乃至杜撰功绩完全归功于袁世凯一人身上,也是让少少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就深感可笑和荒唐。

袁世凯在中日甲午战前发现倭寇要大动刀兵,即擅离职守逃回国内,如非李鸿章因袁世凯是其门下接班人选而力保,必遭清庭严惩!

百日维新袁世凯先是大力支持、后又倒向慈禧,完全是为在帝后之争中保个人权势的墙头草作风。身为国家重臣,其心中根本没有把国家民族前途放在首位。

庚子事变,袁世凯近在咫尺、拥兵自重,紧跟以李鸿章为首的督抚与入侵列强妥协投降、参加所谓的“东南互保”。身为国家领兵重臣在外敌入侵时,非但不领兵抵抗侵略,反而如此作为完全是汉奸卖国贼的行径!

辛亥革命投机站队,先是逼退清庭,后又为其专治公然推翻临时约法,之后又为一家一姓利益更是复辟称帝。至使民国失去了拥有一个权威政府的可能,而陷入长期军阀混战的局面。致使倭寇有了大举侵华的客观时机。将中华民族置于更加苦难深重的战乱之中。

孙先生和袁世凯相比谁才是踏踏实实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谁才是真正的国贼?历史史实如山!又哪里是那些为颠覆中国历史的反华宣传、信口雌黄所能更改的?!


史可见证


近现代史无法回避的人——孙日新、袁容庵!

如今香山县升级为地级的中山市,而项城县升级为县级市的项城市。因为孙中山几乎很少统军打仗,故而给人的感觉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而袁世凯既是北洋通商大臣又是立宪改革派骨干,给人的感觉就是动口又动手的实干家。

清末四派:立宪派、守旧派、投机派、革命派。

福垊以为袁世凯就是投机派,虽然他是干吏。河南人的袁世凯利用广东人的孙中山的革命胁迫清廷逊位,应该说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势力,但他却强以德胜。对于清廷,他以民军恐吓,以逊位待遇做诱惑。对于孙文,他又以军力慑服,以民主招牌拉拢。

清失其鹿,群雄并起,袁项城像项羽。

由于过于自信和亲人、属下、他人的忽悠,继承大统,授人以柄,致使北洋分裂,而南方的孙文却不断聚拢力量,依靠日本、苏联在北洋的分裂倾轧中,在皇帝的复辟中,在奉系南下中,让老蒋的北伐成功,从而实现了。袁世凯的失败,孙中山的成功。

除守旧派外,多以汉族为主,要民主更要民族。

只不过后来以投机派拉拢革命迫使守旧派屈服、立宪派分化。因为袁世凯的主力在北方,袁世凯称帝后,年号洪宪,那洪武加宪政之意。而孙文人在南京,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帅文武百官拜谒明孝陵。很明显两人都已朱元璋继承人自居,只不过袁世凯实力更强,孙中山理论更优越,但实力决定一切。福垊认为在民主民族上而言,袁比孙强些。然而民族主义的狂热最终烧毁一切。

福垊的观点是,有无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无民主。

历史证明中日历史和今天所有的差距只在改良还是革命。清朝灭亡是袁利用孙,而袁的失败是孙忽悠袁的。清朝的灭亡是两人合力的原因,不过孙是引爆点,袁是炸弹。谢谢大家。


福垊


孙中山是在国外读过书的人,后来在组建同盟会的时候,因为受到清政府的长期追捕,流亡海外。曾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包括欧洲呆过不少年头,尤其是美国和新加坡。

因此孙中山对国际政治发展方向非常熟悉,有民主政治的理念。并且一生都在致力中国革命中不停的学习,与时俱进,这在革命者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而袁世凯则是一个旧派官员出身的改革家,他一生没有出过国。他是受中国传统教育出来的人,对西方先进的民主科学文化缺乏了解。

当然不能否认袁世凯在改革领域的天分,他在担任直隶大臣时,建立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电报制度等一系列现代化举措,更是建立了当时中国最有现代化气质的军队。

孙中山的长处在于革命精神,他一生都在致力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对民主共和的不懈追求。但其短处也是非常明显,就是对政治实务和军事实务没有操作经验。

而袁世凯则相反,袁世凯对现代政治体制和理念并不太了解,大体上还处在半信半疑的程度。他更迷恋自己的政治权威,相信自己的政治手腕,他坚信他能够帮中国走上富强之路,只是操作手法可能不同于孙中山。

两个人一个人是理想主义者,一个是现实主义者。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理想主义者坚持理想不支摇,现实主义者坚持政治操纵不动摇。

孙中山最终也谈不上成功,而袁世凯则真的失败了。

孙中山并没有完成民主共和的政治使命,就算到了后来的国民革命时期也没有彻底完成这一任务。

而袁世凯不仅没有完成民主共和,还没有办法建立对全国的统一领导权,让当时的中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称帝之后双被迫取消,给自己的政治生涯增加了污点。

当然,相对而言,孙中山从表面上看更坚定,更成功;但如果没有袁世凯对民主共和的支持,中华民国根本没有建立的可能性。

袁世凯的局限性决定了他的命运,而孙中山的能力也决定了他不能成为中国领袖。


新知传习阁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人背景,也就清楚了各自名号的由来,再说为什么孙成功袁失败。

孙中山

孙是个幸运的人,家境很一般,但有个好哥哥。哥哥孙德彰去夏威夷打工,后来经营农场有道,在茂宜岛上有了一个大农场,成了缙绅阶层。在孙十二岁时候把他接过来,接受了西方教育,成了激烈的反传统文化者,后在香港受洗成为基督徒,并成为激烈的鼓吹革命者。

孙曾给李鸿章上书,被李拒绝后,有了真正的革命行动,在檀香山组建兴中会,募款召集人筹备行动。此后直到辛亥年间,多次发动起义,不过收效甚微。

后奔走于日本,寻求日本泛亚主义者的支持。当时日本人官方是抱紧英国大腿,但官方之外还有一股很大的势力泛亚主义,他们寻求东亚三国革命,建立东亚共荣圈,日本现在官方势力太强大,没办法,就先支持中国和朝鲜革命。犬养毅、宫崎寅藏、头山满、内田良平等人,都是孙的支持者,出钱出人,如宫崎寅藏就一直实际参与武装暴动。

辛亥革命的时候,他确实在国外,这件事也确实和他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同盟会组织的,他是同盟会的主要首领之一,并且之前组织了好多次武装暴动,虽被诟病“远程革命家”,但武昌这次取得成功,离不开他之前的努力,功不可没。

不过辛亥革命不代表就实现改朝换代了,之后的改朝换代其实是袁世凯的主持下,劝说满清逊位,全国共识是让袁世凯做总统,孙辞去临时大总统。当时的状况是孙表示要退出政界,宋教仁组建国民党,孙任理事长,但实际上党务全权归于宋教仁,孙相当于一个名誉理事长。孙实际上按照明面来说,已经没有政治空间了,于是提出修铁路去。

之后孙游走日本,在泛亚主义者看来,袁世凯非常可恶,因为革命是泛亚主义者多年努力的结果,却被袁世凯摘了果子,袁世凯是和之前说过的日本官方保持交往的,也就是说尊重日本作为英国世界体系下东亚盟友的地位,什么东亚共荣都是胡扯八道,英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才是袁世凯认的。此时,泛亚主义者就有了支持孙再次革命的想法。

接下来发生了宋教仁被刺,原因也是罗生门,袁世凯、陈其美、孙都有可能,这件事催生了二次革命。不过二次革命并没有得到多少支持,包括党内黄兴也反对,很快失败,之后流亡日本,改组中华革命党,不过国民党内大量元老没有参加这个新党。

之后孙没实质性活动,处于蛰伏状态。直到第一次护法运动,原因是段祺瑞和黎元洪的府院之争,胜者段祺瑞其实不合法统,当时就有西南五省声明反对此事,孙也借此重出江湖,联合西南势力,在广州成立军政府。这件事背后牵涉到一战,因为段祺瑞背后金主是日本,希望中国参加一战加入英国一方,因为日本是英国在远东的代表,而孙背后是德国,希望中国保持中立。最后还是日本得逞了,中国很幸运,加入了胜利的一方。孙虽然是军政府发起人,有意北伐,但西南势力不愿战争,很快就进入议和状态,孙下野去上海租界做寓公。

1919年,孙重组国民党,这个国民党才是后来蒋介石的国民党,之前的虽然叫这个名字,其实区别非常大。

1921年,二次护法运动,孙任非常大总统,积极策划北伐,主张武力统一中国,但广州君权在陈炯明手里,而陈炯明赞成本省自治,多省联合起来成立联邦,而不是大一统。双方分歧最终以孙离开去上海收场。

此时孙的传统金主日本泛亚主义者在日本国内被打压严重,虽然有心却无力,没有多少钱支持他。而西方势力一是不认同他的法统,二是不看好他,更不愿意投资他。孙和红罗刹搭上线,红罗刹提供资金和教导,条件是联俄容共。红罗刹为什么这么做?因为红罗刹当时的主导思想是以红罗刹为基地在全世界发动大革命,所以愿意出钱,向中国输出革命,他们认为国民党革命成功有助于实现全世界大革命。

有了金卢布后,就能招来人,红罗刹提供教导,把国民党按照红罗刹的方式重新组织,并提供军事支持,对军队也按照红罗刹的方式组建。

经过红罗刹的魔改之后,组建的新军在蒋介石带领下,打的原先的军阀们鸡飞狗跳。不过孙中山在此之前就于1925年3月12日去世。

袁世凯

袁世凯的履历非常“干净”,线索很清楚。

他家多代为官,他不是读书的料,科举考不上,靠家族关系走了李鸿章淮军的路子,弃文从武。之后去了朝鲜,在朝鲜崭露头角。

因为满清在甲午战争中海陆都吃了败仗,上下都认识到必须编练新军,李鸿章推荐了袁世凯,于是有了袁世凯的小站练兵,这些兵成了满清末期陆军的主力,也是袁世凯后来生涯中最大的本钱。

之后在戊戌变法中,被牵连到,其实袁是标准的洋务派,这种事情他固然不支持,但也绝不会说主动去反对。但是他已经被带进去了,又以为密谋已经被泄露,主动去找荣禄说这事,以求避免全家被杀。

由于德国武装占领胶澳地区,加上义和团起于山东,满清意识到山东这块地方一般人去搞不定,把洋务派干将袁世凯派去。袁世凯不顾朝堂不满,强力镇压了义和团,并且在1900年的庚子拳变中加入了东南互保。

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袁接任直隶总督,以办理洋务新政著称,包括办学校、办医院、办工商等,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警察队伍,并成立了中国最早的议会——天津议会。

1907年,调回朝廷中枢,很快被载沣为首的新贵撵回去,差点连命都丢了。

辛亥给了他机会,北洋的人只认他,要想平叛,就只能让他出山。袁一方面让清廷停止进攻,另一方面要清廷响应革命党的政治要求。相当于他是中间调停人,让满清响应政治变革的要求,同时又要求革命党人不得报复满清朝廷和满人,给满族以安全保障。正是在他的调停下,避免了大规模流血战争。

最终因为袁的这些功劳带来的声望,全国一致认同他为新政权的大总统。之后就是袁世凯和南方革命党的斗法。

袁世凯为后世诟病的主要两点,一个是二十一条,一个是洪宪称帝。

二十一条是因为日本在一战和英国站在一起,于是进攻山东半岛的德国势力范围。之后袁世凯认为那是中国的,你打德国可以,打完了这地方要归中国。日本人的意思是我凭本事打的德国人的地方,为什么给你?于是开始谈判。

日本人把原先和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谈的《中日合办汉冶萍借款合同》重新包装了一下,加上有关山东半岛的部分,丢给了袁世凯。由于欧洲在一战,谁也没心思管远东的事,没有外力可以引入制衡,也就美国没参战抗议了一下,但孤立主义的美国显然不会为此真的去做什么事。激烈博弈之后,日本以战争威胁,最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基本相当于签订了一个城下之盟。

这事你说怪不怪袁世凯?我看他是替全体中国人受过。他签了国人骂他卖国,他不签国人能打过日本?口头爱国容易,战场上见真章我看真不行。

另一个是君主立宪,新政权成立以来的扯皮,可以说让所有人精疲力竭,这是他试图重行君主制的主因。虽然当时世界君主制国家非常之多,但中国人对此反应非常激烈,最终撤回,然后病死。

总结

所以,为什么孙中山叫大炮?一种说法是他喜欢口出大话,人送外号大炮。另一种说法是他一直都在搞事情,所以叫大炮。这两点都没错,他一直拉赞助募捐,不说点美好的远景,别人为什么给你赞助啊?说他一直在搞事情,那就更没错了,确实一直在搞各种武装活动。

袁世凯为什么是实干派? 你看他简历就知道了啊,他确实一直是满清官僚里面能办事的,包括他当了大总统后,也做了不少事。长期以来编练军队、办教育、办经济、引进新的政治制度,贯穿始终,这也是他资本和名声的来源。

为什么孙成功了袁失败了?其实单就他俩来说,是反过来的,孙一直失败,袁相对成功。然而,之后的历史是孙的继承人蒋介石成功了,袁的继承人北洋失败了。而我们当代是来源于Soviet,Soviet当初对孙投资了,Party也是在孙时候借鸡下蛋,所以当代对它们的评价就成了这样了。


寻常味


经历学识不同,自然会不同。

孙中山属于留洋派,有更先进的理论和更广阔的历史纵深视野。能够看到历史发展的潮流走向。而当时中国缺少一种这样的理论引导,所以,孙中山的革命理论为中国走向何方指明了一个方向。但是孙没有自己的军队,旧的掌权势力绝不会甘心把政权交给孙。再者孙中山缺乏行政外交等执政党经验,在当时中国现有条件下如何去执行他的革命理论缺乏民众觉醒和基层支持,所以这是孙的缺陷之一。

而袁世凯是从中国基层摸爬滚打混起来的,曾出国搞过外交,镇压过朝鲜政变,在朝鲜打击过日本侵略者。当过封疆大吏,军队首领,镇压过义和团,深受老派儒家思想影响,但又学识现代军事理论,修铁路,办新式学堂,创办警察队伍等各种政绩,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对外交,军事,行政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对于世界潮流发展缺乏一个高屋建瓴的认识。以至于逆潮流而动。

在历史的定位上,孙中山一定是划时代人物。而袁世凯正好定在了逆潮流的位置上。

孙与袁两人正好说明,当时的历史情景下,本土派和留洋派各自的优缺点。

而中国共产党的领袖集了各种优点于一身,即能吸取外国先进革命经验作为理论基础。扎根于中国最广大群众中,深入了解中国国情,体察民间疾苦,又能在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中获取行政,外交,军事等执政党经验。所以,革命的成功历史性的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


清酒对客濂


我们之所以说袁世凯是实干派,是因为从晚清开始一直到袁世凯去世他一直在”做事”换句话说袁世凯从晚清驻朝鲜大使,到山东巡抚。再到军机大臣,最后到满清最后一任总理大臣。以及民国总统,他一直在做事,乃至最终执政。在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和袁世凯联手促使满清和平退位。这是袁世凯的最大功绩,无论袁世凯是出于何种目的,但毕竟和平解决了国体问题,使得国家避免了法国式的暴力解决,这是最值得赞赏和称颂 的,袁世凯功绩还有就是训练了有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支军队,当民国总统的时候,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袁世凯压缩一切开支,也免费开办即四年制初级小学。普及教育、创建山东大学,也竭力地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而且在经济,军事,教育有诸多建树。绝非空谈误国之辈,

而孙中山是孙大炮则是因为他的理论有时候不切合实际,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唤起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在推翻满清的所有的人里,真正做到有理论,有组织,有行动,大规模武装起义的却是孙中山第一位。首畅驱除鞑虏,再造中华。孙中山唤醒了中国的民主意识,宣传和鼓动人民去抗争,与一切不平等去奋斗。多次武装暴动推翻清廷的统治,促使清廷不得不去改变,最后得不退位。孙中山极大的普及 了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唤醒了人民的民主觉悟,这是孙中山的最大功勋。而且孙中山品德高尚,一生清廉。但遗憾的事,孙中山从来没有治理过这个国家一天,他所统治的和治理的地方从一开始的一座南京城,到最后的换成了广州。孙中山一生3次当总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承认,这是他个人的不幸,也是国家的悲哀。

孙中山的太理想化。没有实际政治经验,周围缺乏明智之士,也没有军队。成大事者,没有武装力量支持是可笑的。但袁世凯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周围既有谋略之士,也有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军队,就个人能力而言。孙中山比袁世凯差的太远,以孙中山的革命党也承认除袁世凯外,无人可推翻清朝。所以才有只要袁世凯起义,可以让袁世凯做民国的首任大总统。

孙中山在于唤醒,在于宣传,而袁世凯则在于做事。所处的地位不同,造成孙中山只能是光说不做,既无机会也无条件,我们也不能太苛刻去要求孙中山,政治毕竟是要讲现实的。

无论孙中山的失败,还是袁世凯的失败,都是我们国家的失败,因为在当时,西方国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见一个强大中国崛起。这其实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当时最大的不幸。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孙中山只是取得了部分成功,他推翻了二千年的帝制,他让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的“大炮精神"。

孙中山,姓孙,名文,号逸仙,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国民党的缔造者。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他是轰向满清帝制的一门巨炮!

公元1894年秋,孙文就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一兴中会,明确了奋斗目标: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公元1895年2月,孙文、陆皓东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将“恢复中国"改为“恢复中华",孙中山联络广东会党、绿林人物、清军士兵,密谋重阳节在广州起义,结果事泄,陆皓东等英勇牺牲,孙中山冒着生命危险,处理完善后事宜,才撤往香港,广州起义失败了,但孙中山享誉国内外,外国报纸也开始宣传“支那革命党孙逸仙"。清廷悬重赏捉拿,派暗探跟踪,令驻外使馆寻机逮捕,孙中山隐姓埋名,流亡各国。

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被驻英公使龚照屿诱捕,并用一只一箱子装着准备偷运回国处死。后经孙的英国老师康德黎的多方奔走,关押十二天后被释放,孙中山获释后用英文写成《伦敦被难记》,第二春在英国出版,他的名字传遍欧美各国。

1905年,孙文重返日本,联合了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的领导人黄兴、宋教仁、陈天华,在8月20日组建统一的革命组织一中国同盟会,正式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当选总理。从此敲响了满清皇朝的丧钟。他指导发动了长沙起义、浙江安徽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大小十次起义,秋瑾、徐锡麟、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先驱英勇就义,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群众的斗志。随后在1911年十月十日,在革命党人的宣传组织下,在蒋翊武、孙武、熊秉坤、吴兆麟等领导下,发动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全国许多省份纷纷响应,推翻总督衙门,拥护共和。

孙中山十二月回到上海,在十七个起义省份中十六个省份的代表,投票推举他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宣统帝退位,二千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后孙中山为了革命的利益,让袁世凯做了总统。但袁世凯上台后,不信守承诺,倒行逆施,在1916年元旦,重新披上龙袍,成了洪宪帝。

孙中山组建中华革命党,积极开展反袁武装斗争,蔡锷促成云南独立,发动讨袁护国战争,各地反帝呼声日益高涨,北洋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这“北洋三杰"中的段、冯两人也极力反帝,原和袁世凯有二十一条密约的日本、英国也在外交上施压,迫其退位,袁世凯表演了短短八十三天的“洪宪皇帝闹剧"匆匆收场,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翘了辫子!披着皇袍的皇帝死了,不披皇袍的土皇帝粉墨登场,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各自割据一方,为争夺地盘、财富兵祸不已。为挽救革命,一九一九年十月,孙文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二一年五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决定北伐,推翻北洋军阀政府,可老同盟会员、孙中山支助十三营军火起家的学生陈炯明,背叛革命,陈炯明当时已是陆军部长、两广军队的负责人,他趁孙中山大军远离广州之机,于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发动叛乱,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化装成医生转移,夫人宋庆龄在警卫营营长叶挺等人掩护下,也成功突围,但因流产从此再也无法生育。

孙中山率领豫章、永丰、楚豫三舰冒死突围,移驻白鹅潭。投机分子蒋介石也在孙中山蒙难时,登上永丰舰(后为了纪念这次经历,改名中山舰)博取了孙先生的信任。北伐军回师讨逆,在韶关失利。孙中山转道香港到上海,孙中山经过痛苦思考,后在苏联、中共帮助下,在二四年一月在广州举行国民党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创办了黄埔军校,野心家蒋介石成了校长。依托黄埔军校师生为骨干,粉碎了陈廉伯的广州商团叛乱,后在一九二五年一月又发动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一九二四年十二月抵达北京,孙中山因肝病住进协和医院,因肝癌晚期于二五年三月十二日逝世,留下了“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言。

中山先生的大炮精神激励了后人为革命继续努力,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中山的事业并没有完全成功,到他逝世时,中国南北军阀依然林立、帝国主义依然租界林立、百娃姓依然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身前相当信任倚重的政治秘书汪精卫、军事首领蒋介石先后背叛了他的新三民主义!

再谈袁世凯,他创建了大清新军,他创建了警察制度,他靠着熟练的政治手腕,摆平革命党、大清皇室,成为人生的大赢家。成功地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但他没有世界目光,逆历史潮流而动,人心不足蛇吞象,居然在推翻二千年帝制之后,想再过一把皇帝瘾,为成功登基,居然还出卖国家利益,与日本偷偷订下二十一条!自作孽、不可活,他最终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位玩弄惯了别人的人,被儿子和手下,被自己难填的私欲耍了!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望斧正!





苍茫大地顾炜斌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孙中山绝对是一个敢想敢干的楷模,但是天使与魔鬼,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说的太多做的太少或者实现太少,难免陷入空谈误国放空炮的境地,因此,有人叫孙中山孙大炮,为什么?口号没少喊,但事却没多干!(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至于说网上许多人反馈孙中山是孙大炮,袁世凯是实干派,为什么实干派失败了,而孙成功了?应该指的是袁世凯在政治上的失利,而孙成功了,则指向就多了,指他功成身退不为过,指他在实业界大显身手也不为过!

说孙中山成功,的确没说错,政治人物往往没好下场,尤其是闹革命的政治人物,要没几个炮灰顶着,根本活不过满月,孙中山不管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实业时期,可以说都是大话连篇,根据自己在欧美的见识,说了很多脱离中国实际的话。


比如说他在辞去临时大总统之后,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人实业部长期间,曾豪言修筑铁路的好处,扬言铁路所至,利权相随,中国之所以不富强,就是因为铁路修的少。

提出集十年之功,修筑二十万公里铁路的庞大计划,这计划能实现,用老百姓的话可能更直接点――吹牛逼!

这样的眼光,至少可以领先他那个时代(按1912年算)106年都得多,怎么算出来的数?怎么还得多?目前中国铁路里程12.1万公里,高铁里程2.2万公里,孙中山真是敢说。

以现在的技术储备和装备能力,达到孙中山的目标,恐怕还得几年时间吧!因此孙大炮的命头叫的不怨。


再说袁世凯,袁世凯一生谨慎,谨小慎微,天生的政治人物,政治家的素养极高,却为何阴沟里翻船,至今想来让人想不明白,袁世凯是个失败者,政治,尤其是激流勇进之际,谁拖了时代的后腿,谁就是历史的罪人,因此袁世凯的名声不如孙中山好。

但历史终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孙中山成功,历史的看,袁世凯真就失败了吗?


历史三日谈


首先来看这一幅画,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个问题,欢迎在在评论中交流看法。

历史人物其实就如同上面的那一幅画,他们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很多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就是思维定式,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积累知识和经验来解释这个世界。比如问题中说网络上有人说孙中山是孙大炮,我可以列举一系列事情来。

例如孙中山六次起义都失败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据说此时的孙中山正在国外洗盘子。后来,他北上和袁世凯见面表示要实业兴国,袁世凯则负责练兵。孙中山说自己10年之内为中国建成20万公里,并多次宣传“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期限十年,壮二十万里之声势,活四百兆人民之命脉”。当时他是这么规划的:

可是2016年底,全国的才建成了12.4万公里。不好意思,我们这个被外国人当做“基建狂魔”的国家让孙中山先生失望了。明明孙中山先生十年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几十年才做了一半多点,真是要努力呀!

至于说袁世凯实干家,同样也是可以找出很多事情来证明的。比如总督朝鲜的时候,他指挥清军击败日本军队粉碎了日本的人阴谋,当时日本人对其恨之入骨。那个时候袁世凯才26岁,正因为其才能才越来越为被李鸿章所重用。此后袁世凯开始了小站练兵,他训练的北洋六镇成了当时实力最为强劲的新军。

至于说为什么说孙中山胜利了,而袁世凯失败了。我个人认为很喜欢海明威的一句话“人可以被消灭,但是打不败”。我们所说的成功和失败不过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评价他们,说白了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式。

孙中山真的成功了吗?孙中山不过是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吧。孙中山虽然被称为国父,但是现在的中国未必是他想要建成的那个国家,所以他未必成功。但是,他毕竟从一个小人物变成了名留青史的大人物,这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又是极为成功的。

袁世凯真的失败了吗?那不过是政治上犯了严重的过错,最后他因为尿毒症去世了而已。他是个地主之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奋斗努力成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人物,怎么能算失败?难道他袁世凯要统治一辈子中国才算成功么?

看这些历史人物的一生,只是简单的评价他们是没有意义的。不要总是开上帝视角,自己产生了能够评价历史人物的错觉。你所认为的不过是你个人的想法,我不能说你错,但是事情本来的面目其实是有多种可能的。读史首先要尽量弄清楚这些历史人物的一生,通过他们的故事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设身处地的思考他们面临的问题,并让自己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生活。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