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熙是如何当上总统的?

三星连闪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苏两国分区托管了朝鲜半岛,流亡海外的李承晚在美国占领当局的扶植下在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在美国占领当局扶植下建立起来的韩国政府尽管表面上复制了美国的政治模式,然而实际上却是一个独裁专断的政权,但毕竟形式上仍保留着民主选举的模式。1960年3月第四届总统大选开始了,李承晚政府出动警察、动员政府官员采取了以暴力威胁投票人、伪造选票、调换选票箱、操纵选票统计等各种手段以及政府向各选区下达“调整减数报告”票数的指示等等不法行为。这引起了韩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于是在当年4月19日一批韩国年轻人前往青瓦台总统府抗议,李承晚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导致186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这反而激起了全国范围内更大规模的暴动事件,李承晚被迫于1960年4月27日向国会提出辞呈。尽管四一九运动成功推翻了李承晚统治之下独裁的韩国第一共和国,然而在推翻了李承晚的独裁统治后韩国国会与政府并没有把精力迅速倾注到国计民生的建设上,反而围绕权力的争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新的政治危机日益酝酿,终于在1961年5月16日爆发了出来。

1961年5月16日凌晨三时当汉城的市民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守卫汉江铁桥的武装警察部队和一直不明身份的武装发生了交火。这一事件在后来的韩国历史中被称为五一六军事政变,政变的发起者是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参谋次长、少将军衔的朴正熙。朴正熙可不是鲁莽之辈,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已为政变精心准备策划了一番:陆军情报参谋部企划课长金钟泌、陆军情报学校校长韩雄震、陆军本部教育处长张坰淳、总统府总务处长官李锡济等人都已在事先被朴正熙拉拢到自己这边。1961年5月16日凌晨3时由陆军士官学校3-5期生为中心的250名军官和3500名士官、士兵组成的政变部队伪装成进行军事演习向汉城中心进发。政变过程中朴正熙亲自来到现场并当着政变军队和前来镇压的军队发表了公开演讲“各位,四一九革命后我们一直等着国家走上正轨,可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包括国务总理在内的军官们热衷于权钱交易。今天我们实在无法容忍这个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的腐败无能的自由党政权了,它正把国家推入灭亡的深渊,所以我们才冒着生命危险革命的。希望同志们从现在开始站在救国革命的行列,尽力做好分担的任务。无论如何这场革命不能见到血”。

应该说朴正熙敢于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还是具有一定人格魅力的,与此同时也实在是因为大家对当时的韩国政府过于失望了,以致于奉命前来镇压的军队内部开始出现人心动摇——六辖区反间谍队的郑名焕中校就在这场演讲后倒向了政变一方。即使如此朴正熙的兵力仍处于劣势,然而不可思议的戏剧性时间发生了:身为国务总理的张勉被突如其来的政变吓得手足无措,一时间竟自乱阵脚——朴正熙的政变军队还没进入汉城市中心他就在想着跑路的事了。面对这样的领导政府军方面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这时长期以来扮演着韩国政治生活中“太上皇”角色的驻韩美军介入进来了——驻韩美军向韩国政府建议派美军一个大队去协助平叛,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时任韩国总统尹普善——而他给出的理由是:在局势未明朗之前同政变军队爆发武装冲突可能会给北朝鲜方面提供可乘之机。这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对韩国的局势其实美国并不关心由谁执政,美国真正关心的是无论谁执政都必须保持亲美的外交立场。在提议遭拒后美国方面转而开始关注起政变军队来,希望能尽快了解政变军队的政治倾向,这一时期的驻韩美军在政变中基本保持中立姿态。

就这样在一连串戏剧性事件的综合作用下韩国政府的实权逐渐转移到以朴正熙为首的政变者手中。1963年10月15日韩国举行第五届总统选举,朴正熙以民主共和党候选人身份参选,获得46.7%的选票,击败反对党候选人尹潽善当选为韩国总统。1963年12月27日新宪法正式生效,朴正熙就任韩国总统。

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朴正熙知道单纯依靠威权统治是无法维系自己的总统地位的,他必须切实改变自己的国家以争取人心支持:为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在朴正熙时代韩国设立了经济计划委员会这一组织,他每个月都会亲自主持经济计划委员会的会议,召集主要的内阁官员、银行家以及各企业的负责人检讨上个月的表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对以往政策进行调整修补并制订下月的计划目标,对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实行绩效考核。这一时期的国际格局也对韩国相当有利:这一时期欧美日开始了产业转移,韩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吸引外资对造船、电子、机械、钢铁、汽车、石化、原子能等技术集约型核心产业进行重点发展。这一时期的韩国政府会在各领域选定一两个民间企业树立典范并对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倾斜以制造示范效应。1979年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745美元,这一数据是1965年的16.5倍,是菲律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倍。这一时期的韩国也出现了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通病——城乡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村运动”:他们首先做的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公路则成为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看来韩国人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与此同时他们大力改善农民的住房和医疗条件、孩子的教育条件,培养高产农作物,鼓励农民开创副业并提供贷款和技术上的支持——这一时期韩国政府成立了各种农协组织专门为农民提供贷款和技术扶持。同时加强了对农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人群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富日益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点在韩国政府官员以及具有官方背景的财阀集团中表现尤为明显。对此朴正熙领导的军政府重拳惩治贪腐,在这点上当年的军政府做得甚至比今天的韩国民选政府更好——不要说有明确证据显示有贪腐行为的官员,即使只是有听日本音乐、请家庭教师、打高尔夫球这些在总统朴正熙看来生活奢侈的行为都会被严肃处理。与此同时朴正熙本人也以身作则——对他而言这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所追求的是政治业绩而不是个人享受,所以当别的官员热衷于交际宴会时他却总是奔波在工地和田间地头。甚至在韩国民选政府上台后揭露军政府时期的政治弊端时也没任何人指责朴正熙有任何贪腐行为。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凌晨时分的枪声
1961年5月16日凌晨三时,当汉城的市民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在汉江铁桥上,守卫大桥的武装警察同一支来历不明的武装展开了激战。短短几分钟内,这支不明来历的武装便迅速突破了大桥进入到市区。市区内早已潜伏好的其同伙纷纷发难,很快,中央厅、陆军总部与电视台等设施纷纷被这些不速之客所占领。
(政变武装开进市区)
而让人费解的是,就在这支身份不明的武装大打出手的时候,汉城的卫戍部队与驻韩美军竟意外的保持了沉默。那么问题来了,这支武装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占领市区?韩国官方与美军为何要坐视事态的扩大而不加以制止呢?这,还要从经历朝战之后的韩国说起。
(今日首尔之汉江大桥)
朝战的结束与李承晚政府的垮台
1953年7月,中朝联军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历时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也逐渐归于沉寂。
(彭德怀将军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协定签订后不久,在三八线以北,金日成便在中苏等国的支持下开始了战后的重建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而三八线以南呢?李承晚的大韩民国政府虽然在战争中几经动荡,但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支持下,李承晚政府还是在朝鲜半岛站住了脚跟,并熬到了停战条约的签字。
(李承晚,图中左三)
李承晚等自然是欣喜若狂,可是,与李等的兴奋形成巨大反差的,则是韩国民众对于政府的不满在不断的加剧。在不少韩国民众看来,被李等刻意渲染的“共产主义”威胁,虽曾占据了他们的心灵,可是精神的烟雾弹毕竟藏不住饥饿与贫困所带来的痛苦。在朝战结束的日子里,美国等国家虽向韩国政府输送了大量的资金援助,可是这些钱并未用于经济建设,反而被李承晚同他的亲信们揣进了自己的腰包,这自然更加剧了韩国民众同政府间的对立。
(李承晚在同美国政府官员交谈)
终于,在1961年4月19日,在韩国首都汉城,爆发了反对李承晚政府的游行示威活动。李承晚连忙命军队前往弹压,可是当装载着荷枪实弹的官兵的军车到达游行现场后,官兵们旋即加入到这场针对李承晚的游行示威中。李承晚大惊失色,最终,在政府内部的反对势力联合施压下,李承晚黯然下台,结束了自己长达十年之久的统治。
(韩国政府军在于游行民众对峙)
反独裁的胜利与胜利者的内讧
李承晚的下台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息众怒的作用,可是困扰民众的根本性问题——穿衣吃饭,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推翻了李承晚的独裁统治后,韩国国会与政府等没有把精力迅速倾注到国计民生的建设上,反而围绕权力的争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目睹了这一切后,民众由原先的喜悦开始转向淡漠,新的危机在酝酿着。
(这种发生在韩国国会内部的权力角逐,在今天依然存在着)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朴正熙,何许人也?
就在这时,一个青年军官闯入了民众的视线,他集结了一部分人马,趁着国内不同政治势力还在打嘴仗的时候,导演了我们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幕。他是谁呢?他就是时任韩国陆军本部作战参谋次长的朴正熙。
(朴正熙与女儿在一起)
朴正熙出生在半岛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早年刻苦学习,凭借优异成绩进过师范,后来又转入军校进行学习,毕业后,他被派往中国的东北地区,同活跃在当地的游击队进行作战,因表现积极而得到了上司的赏识。日本投降后,他由中国由辗转回到朝鲜,当时李承晚的“大韩民国”政府正值用人之际,朴正熙因有从军的经历而被招入麾下。后来,朴正熙等又被派往美国学习。
(部分韩国军官在美国接受训练)
复杂的人生经历不仅扩展了他的视野,也磨砺了他坚毅果断的性格。在亲眼目睹李承晚倒台后韩国的乱象后,朴立即着手实施了他酝酿已久的政变计划。
(朴正熙的部下们)
需要提及的一点是,朴所领导的政变部队数量虽少,但在政变的前夜,朴便争取到了韩国陆军参谋与汉城卫戍司令的支持;同时,朴还利用韩上层政治势力的争斗,假意向当时占据优势的保守势力许诺——自己的政变是在为他们扫除障碍。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后,朴便有条不紊地发动了他的政变。
(朴正熙,图中带墨镜者)
政变的成功
朴的政变必然会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例如被誉为“民主斗士”的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得知政变的消息后不久,金大中便向总理张勉等建议要及时的平息叛乱。可是张勉早已被政变吓得手足无措,不久便被赶下了台,金大中本人也不得已流亡海外。
(金大中,左一)
而美国方面呢?当时的美驻韩大使等,曾向韩国政府建议要派美军一个大队去协助平叛,可是被韩国政府予以回绝。这让美方代表颇为尴尬,最终,由于对政变缺乏了解与深陷越战泥潭的原因,美方选择了沉默。美国人的中立与韩国官方的作壁上观为朴正熙施展其政变计划创造了绝佳的条件,两天后,朴便宣布对汉城实施军管,政变成功了。
(参与政变的部分韩国军官合影)
“亲近民主”——角色的转换
政变虽然取得了成功,可是朴正熙也明白,自己的行为无疑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他必须继续沿着自己早已规划好的道路走下去。那么这条道该如何走呢?很简单,自己是这场军事政变的主谋,如果维持现状的话,自己很有可能因缺乏合法性而受到舆论的攻击,并遭遇同李承晚一样的结局。所以,他必须及时的去转换自己的角色来适应已变化的周边环境,而用民主选举来为自己造势便是不错的选择。
(朴正熙在发表演说)
于是,1961年12月,朴正熙加入了由保守派人士金钟泌领导的民主共和党,并积极出访美国,寻求美国政府上层的言论和资金支持。第二年7月,“宪法审议委员会”成立,宪法的修改工作被提上日程。这意味着以朴正熙为首的军政府已开始了自身角色的转换。1962年12月17日,宪法修正案经公投得以通过,虽然新宪法中含糊其辞之处甚多,但这恰也有利于朴正熙等作出合乎己方利益的解释。1963年10月,朴正熙成功击败反对党领袖尹潽善,成为了新一任的韩国总统。
(朴正熙夫妇)
有人说,这场总统大选应被视作是朴正熙等自编自导的一出闹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除了朴正熙个人的权威外,朴积极灵活的外交策略(取得美国支持),以及他对民众作出的要发展经济的保证等,也是促成其竞选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韩国在风雨飘泊中迎来了他们的第五任总统,那么这位总统的表现如何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参考文献:金大中著,(韩)李仁泽,(中)王静,高恩姬译《金大中自传》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韩)丁满燮著 王艳丽,金勇译《朴正熙:经济神话缔造者的争议人生》 民族出版社 2016年6月
《韩国现代史上的三次政变》 来源:《东方头条》 2016年6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