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作者/關鍵詞商學院創始人邊召鵬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經營企業效率第一。

提高效率的方法是:複雜問題簡單化,簡單問題標準化。

經營企業需要科學,管理企業也需要科學。

不懂得科學去做經營與管理,註定要碰的頭破血流。

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萬達大會準備工作以及“壓抑的”會場

不要因為泰勒1911年發表《科學管理原理》距離今天已經100多年而忽視這本書的價值,只要去洞察企業業務流程,當你化身為泰勒手拿秒錶與捲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的企業中需要“科學”的地方還多得很,甚至每一個環節都有改進的空間。如果你不相信,我們來看一個問題:

會議室吊頂的高度應該是多少?

會議室吊頂的高度取決於會議室的用途。

如果會議室用於激發創意,經常進行頭腦風暴,那麼,會議室的吊頂儘可能高一些,因為空曠的空間更能夠鼓勵參與者放飛自己的思想;如果會議室用於傳達指令,讓參會者不折不扣執行,會議室的吊頂要矮一些,侷促壓迫的空間更容易讓人服從權威。

空曠給人自由,給人想象與創意;

侷促給人壓迫,給人權威與服從。所以,老闆在室內召開全員大會的時候,因為室內空間非常侷促有壓迫感,才使自己顯得更具有權威。

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鼓勵自由發言的會議室應該空曠

什麼是科學?

科學就是分科而學,建立專門分知識體系。

  • 計算機科學就是研究計算機原理、硬件、軟件的知識體系。
  • 社會科學就是研究整個人類社會的知識體系
  • 管理科學就是關於組織管理的知識體系。
  • 經營科學就是組織經濟運營的知識體系。

現在都在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科學與技術有什麼不同?

  • 科學是公開的,是沒有專利的;技術是保密的,可以申請專利。
  • 科學是原理、定理、規律;技術是具體方法。
  • 科學是基礎,技術往往是在科學的基礎上產生的。
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1911年泰勒出版《科學管理原理》

管理是一門藝術,同時管理也是一門科學。

隨著技術的進步,管理越來越重要,沒有管理水平的提高,先進的技術也無法百分之百發揮作用。

中國的命運很大程度取決於中日之間的甲午戰爭。

日本從明治維新開始大量引進西方先進技術推動經濟發展與社會變化,中國的清朝也通過洋務運動引進技術與先進武器,到了1894年中日之間終於爆發了甲午戰爭,並最終以清朝大敗簽訂具有歷史深遠意義的《馬關條約》。

作為老牌帝國的大清王朝,經過幾十年的洋務運動,綜合國力遠遠超過明治維新的日本,引進的技術並不比日本差。可是戰爭的結果卻是日本大獲全勝,什麼原因?流傳著一個故事,說日本間諜看到清朝水軍在軍艦炮管上晾衣服,就說清軍根本不是對手。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軍力對比而是管理水平了。

清軍的管理水平為什麼差?根本原因就是清朝的洋務運動一直堅持“中體西用”,以為買了洋槍洋炮就是列強了,排斥科學,堅守著祖宗的規矩。

所以,清軍不是敗在技術而是敗在科學,一個不相信科學的國家就算是給他最先進的技術也沒有用途。

例如,掌握了先進的醫藥技術就可以做到讓國民擁有強健的體魄,然而擁有強健的體魄就如何?當年魯迅先生目睹了在日俄戰爭被砍頭的中國人,依然放棄學醫而拿起了筆,魯迅先生要以筆為武器喚醒民眾,而魯迅就是大聲呼籲“德先生”與“賽先生”(民主與科學)。與科學對應的是愚昧,沒有科學就沒有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一個富強的國家。

另外一場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美國、中國、英國為參戰方的盟軍最終戰勝協約國,這固然有正義必然戰勝邪惡的因素,但美國強大的製造能力為盟軍源源不斷提供武器、食品等物質也是重要原因。

曾經在美國生活過的日本海軍司令山本五十六深知日本無論如何也沒有能力與美國過招,在不得不與美國一戰的情況下,山本五十六決定賭一把,先是偷襲珍珠港。雖然珍珠港美國死傷慘重,但航母卻沒有一艘被擊沉。為了消滅美國的航空母艦,山本五十六再次策劃了中途島戰役。中途島戰役的一個變數是航母約克城號,本來約克城號已經在珊瑚島海戰受傷,山本五十六估計要三個月才能維修後重返戰場,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僅僅經過68小時約克城號就維修完畢重返戰場。3個月與68小時,這是多麼懸殊的差距,可見美國人的效率有多高。

美國人的效率高,是因為一個叫泰勒的人,正是泰勒在1911年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從此解開了科學管理的序幕,從此管理進入科學管理時代。

正是因為科學管理,福特才將流水線大規模應用到汽車製造,才使得汽車進入千家萬戶。科學管理應用到美國所有行業,大幅度提高美國的競爭力。

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美國二戰後剩餘軍用物資堆積如山

如果說以瓦特的蒸汽革命使人類從農業社會進不到工業社會,且使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那麼以科學管理為標誌的效率革命,使進人進入大規模生產時代

,從此物資從稀缺到了供大於求,而同樣科學管理發源地美國,也憑藉高效率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泰勒的科學管理

泰勒的科學管理始於動作研究。他發現從事裝卸工作的工人效率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工人效率低是因為動作不科學、工具不科學、作息時間不科學。

改進動作。泰勒仔細觀察效率最高工人的動作並記錄下來,然後把工人的動作進行研究,把多餘的動作剔除,最後形成一套最佳動作。

改進工具。工人在裝修貨物的時候,一定有一個標準的質量,這個質量不高不低,既不是高到讓工人疲憊,也不是讓工人輕輕鬆鬆影響總的工作量,最後這個標準的量是21磅。泰勒為每一個工人設計了多款工具,保證工人無論裝卸什麼貨物都是21磅。

改進作息時間。泰勒拿著秒錶測試工人的工作時間與休息時間,改變了工人隨意工作與休息的節奏,不是等到工人疲憊不堪的時候再進行長時間休息,而是在工人還沒有疲勞的時候就進行短暫的休息。

泰勒的實驗結果是:原來工廠需要400-6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降低到只要140人就能夠完成。

泰勒的科學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把工作進行分解減輕工作難度,為工人提供最佳的工具(創造效率最高的環境),同意執行最合理的作息時間。

泰勒科學管理的典範是福特汽車。福特把流水線應用到汽車生產(世界上第一條流水線),每個工人都重複單一的動作以致使他的勞動效率越來越高(3000個組裝部件簡化為84道工序),把雙班制九小時工作制改為三班八小時工作制,從而使生產一輛汽車的時間從12小時縮短到僅僅為90分鐘。競爭對手汽車的售價為3000美元,福特的汽車只有850美元,後來更是進一步降低到只有300美元。

今天汽車廠商依然在使用福特100年前的流水線製造汽車,富士康也在使用相似的流水線組裝蘋果手機,泰勒發明的科學管理在今天依然發揮重要作用。

高效率才能做到成本

價格是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而價格主要受成本的制約,如果產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則企業在制定價格策略的時候就會捉襟見肘。產品成本由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構成,如果不是因為出現技術進步或供應商作出重大讓步,一般而言企業的變動成本不會有大的變化,如果強行“降低變動成本”,那麼只有“以次充好”“假冒偽劣”這些辦法了(如三聚氰胺事件)。企業能夠主動降低的只有固定成本,而員工工資、管理費用、設備折舊有沒有空間,留給企業的只有提高效率一條道路可走。

一般而言,規模擴大可以降低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規模經濟效益),這是中國企業喜歡把規模做大的原因。除了規模擴大之外,提高效率則更為有效(畢竟邊際效益會遞減),高效則意味著強,提高效率只有科學管理才能做到。

生產製造業已經基本遵循科學管理的模式,哪怕是一個沒有文化的老闆都會採用這種模式。不是說老闆聰明,而是兩個原因:

  • 第一,如果他不採取這種方式生產,他的產品成本就會高到在市場上根本沒有競爭力;
  • 第二,在購買設備的時候,設備生產廠家已經按照流水線的模式把設備準備就緒。

服務行業比較困難,一是因為沒有設備強迫服務行業商家採取高效率的模式,二是整個行業都是低效率在運營,就算自己效率低一些也可以活下來。再加上中國勞動力成本較低,更為低效率的服務行業提供了舒適的生存環境。

這其中孕育中機會,尤其是在萬億市場規模的行業,效率的提升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房地產行業屬於服務行業(也有人認為屬於金融行業,但金融行業也可以稱為服務行業),在2003年孫宏斌在重慶中城聯盟會議上出言“要打敗萬科,成為首家銷售收入100億元開發商”之前,開發商都一直以慢吞吞的速度開發項目,激進的“快速開發”策略使從拿地到開盤銷售的時間在1年以上縮短到只有5.7個月(號稱開盤速度最快的碧桂園),一頭是分期付款拿地,一頭是預售收款,中間壓著施工單位工程款,高效率使得掌握此項秘訣的開發商一路狂奔

,使得恆大、碧桂園獲得如同火箭一樣的發展速度,在2003年還在懷疑中國能不能出現一個年銷售金額100億元的開發商,到2018年已經預測哪一家開發商能夠成為首家破萬億。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背後是科學。

自從1982年深圳喊出“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以後,中國經濟取得了震驚世界的進步,成為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除了得益於我們引進先進的技術之外,更在於我們導入了科學管理。外資企業的管理模式讓我們的企業全盤複製,我們在某些方面已經到了“不假思索”的地步,但是我們很多企業家都處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

關鍵詞商學院第二個關鍵詞:科學管理與管理科學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所以,經營管理企業,要多思考經營管理科學化,要量化指標並持續提高各項指標的效率,只要認真進行動作(業務流程)研究,為員工提供合適的工作環境與工具,採取靈活的工作時間,企業就會在與同行的競爭中,以效率致勝。

思考問題:

  1. 你的企業是一個有效率的企業嗎?
  2. 你認為你的企業可以量化為哪些指標用來比較自己的行業中效率?
  3. 你準備從哪些方面提高自己的效率?
  4. 你公司效率的提升能夠在成本、品質、速度取得多大提升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