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老照片:清政府官員下跪給英軍送錦旗


清末一對夫妻出門。本組照片由英國國家檔案館收藏,拍攝於1902年-1903年的山東威海,攝影師已難以查證。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清末山東的社會風貌,是今天人們研究100多年前社會生活史的第一手史料。

村裡老人與孩子們玩鬧。1898年7月,英國強行租佔威海衛,在此駐紮軍隊。在英國租佔的區域內,清政府官員可以繼續實施民政治理,但清軍不得進入。這些照片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拍攝的。

被洪水沖毀的建築。當時的山東巡撫是袁世凱的親家周馥。周馥做了一些治理黃河、興辦學校的好事,但他也亦官亦商,自己投資近代企業,如收買膠濟鐵路股票13萬兩,投資10萬兩開設煤礦。

清政府官員跪地慶祝英國國王加冕。1902年8月9日,愛德華七世加冕為英國國王。山東官員特意趕到駐威海衛英軍的軍部祝賀,送上“萬國鹹喜”的錦旗。至於他這麼煞有介事跪地磕頭,可能是向著屋內愛德華七世的畫像表達敬意。“天朝上國”的臣子向“夷國”的領袖磕頭,在此前真是不敢想象的事。官員肯於放下身段,也是在歷年來的中外戰爭中屢吃敗仗後不得不服軟。

田間的牲畜與大車。就這些照片來看,當時威海的發展水平比較落後破敗,最大的問題是看出來它有走向現代化的痕跡,一切都是那麼傳統,百姓們過著的日子,跟數百年前的先輩沒什麼差別。


街頭流動的鐵匠,鍛打小型的家用工具。

威海的一家店鋪,不知是賣什麼東西的,看上去生意冷清。

威海義盛店鋪的老闆和顧客,用英文寫了匾額,看來它的顧客以英國人為主。

兩男子將兩筐蘿蔔抬到驢子身上。清末的山東可謂多災多難,甲午戰爭中日軍打到威海、德國藉口“鉅野教案”強佔膠州灣、義和團運動等等,另外還有乾旱、黃河發大水等天災,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百姓的生活水平自然談不上提高。

威海街頭的小攤。天災人禍和官吏腐敗,使廣大百姓的生活日益困窘,導致人口大量減少、人口結構失衡,社會矛盾也越來越激化,各地抗糧抗稅的鬥爭不斷髮生。面對複雜的形勢,官府的社會治理則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