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三百年被人压着打,这个锅他得背,毛主席说他小人、不知兵

南北两宋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晃晃地走过了三百多个春秋,三百多年来宋朝一直被北方游牧政权欺负,一开始跟辽国打,虽然稍微弱势,但好歹互有胜负,也没吃大亏。后来跟金国打,被金军抢走大片地盘,只能偏安长江以南,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偷安苟活,更重要的是还吃下了靖康之耻的大亏。再后来跟蒙古人打,凭着最后一点民族自尊心,生生抗了四十来年,最后还是被灭了国。总之,两宋的赵家江山在北方政权面前是节节败退。

两宋三百年被人压着打,这个锅他得背,毛主席说他小人、不知兵

一直以正统王朝自居的宋朝,为什么总是被北方政权欺负呢?虽然三百年中也出现过像岳飞、杨业、狄青这样的名将,也曾经扬眉吐气赢过几回,但总体而言还是被动挨打。两宋无力疲软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要想全面系统的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很难。两宋疲软的黑锅很大,哪些人该背锅恐怕说不全,但最大的那口锅肯定得宋太宗赵光义来背。为什么这么说,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两宋三百年被人压着打,这个锅他得背,毛主席说他小人、不知兵

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开疆拓土,灭掉了几个威胁很大的割据王朝。到了赵光义手中,北宋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北方契丹,和西北党项。契丹辽国已经跟北宋形成两强争霸之势,而西北的西夏只是亲肤之痒。宋朝北疆长期受到契丹和党项的侵扰,赵光义很想御驾亲征,可惜战事频繁、分身乏术。赵光义为了更好的掌控战局,便实施了“将从中御”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外出打仗的将帅必须按照赵光义事先授意的方案来打,将帅没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这其实挺扯淡,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事事都等赵光义的决策,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赵光义所谓的将从中御的策略实施的并不理想,宋军因此吃了很多亏。

两宋三百年被人压着打,这个锅他得背,毛主席说他小人、不知兵

赵光义不仅在军事策略上有问题,他个人的意志也比较软。赵光义一生两次北伐,第一次灭了摇摇欲坠的北汉政权,赵光义欲乘胜追击直捣辽国王城,可惜高粱河决战,两军杀到精疲力竭时,谁能撑住这口气谁就能赢,可最后赵光义跑了。雍熙北伐决战时刻也是如此,赵光义御驾亲征,宋辽两军同样战到最后一刻,可偏偏最后认怂的还是赵光义。两次北伐都输在最后时刻,而且都输在主帅认怂上面,赵光义的意志力跟赵匡胤根本没法比。

两宋三百年被人压着打,这个锅他得背,毛主席说他小人、不知兵

战事上的失利,一方面耗空了北宋的国力,另一方面也消磨着北宋政权的信心。赵光义执政后期调整了对外政策,将执政重心转向国内。宋对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防御,从而使在对辽关系上"终宋不振"。历史上对赵光义的评价普遍不高,特别是跟赵匡胤一比,赵光义就更是矮了不止一截。毛主席曾如此评价赵光义: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主席不仅认为赵光义不懂军事,还称他为小人,认为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小编认为,用一句话便能概括赵光义:实力撑不起野心!明明没有这个金刚钻,偏偏要揽那个瓷器活,没有自知之明的赵光义前期的冒进行为,给两宋疲软的军力定下了基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