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堪比211、985的大學生!

教育新改革之後,高等院校擴招,大學生、研究生遍地是的情況下,談起中專生,大家腦子裡閃過的只怕都是“差生”的印象吧。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專生、中師生”的身份是一件很光榮的事。

80年代中專、中師:堪比現在的985、雙一流高校!

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堪比211、985的大學生!

有人說“那時我校前十名才考得上中專,老厲害了!”“能考上中專的學生在班級、年級成績都是名列前茅的,放在現在高考基本上都能考上985之類的學校。”

考入高中是第二選擇

八十年代,中專生和中師生都是從初中生裡直接錄取的,成績較好的初中生都是先考中師或中專,如果沒考上中專才會去讀高中、考大學。

那到底是什麼時候,中專這一學制瞬間急劇貶值,不再受歡迎?

考不上中專才去讀高中?堪比211、985的大學生!

90年代中後期,中專畢業生分配製度改革、大學擴招,中專開始受到巨大影響。一方面,畢業生不再享有“包分配”的待遇;另一方面,中專自身的嚴重擴招,也使其地位從原來的重點高中之上淪落於普通高中之下,變成了學生考不上高中的“無奈選擇”。

與此同時,中專學校本身也面臨著發展瓶頸。大學擴招加之中專福利減少,大批生源的流失迫使不少中專尋求轉型升級。升格大專,是其中一條路徑。

時代沉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才過了十多年,中專的地位一落千丈,倒成了“差生才會去上的學校”。我們如今要建立一套開放性的大學,不僅是觀念的轉變、教學設備的更新,更要努力提高教育、科研的層次。

每一個時代都有他獨特的視點。小編在這裡將與大家一同前行,在探索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更多關於本欄目的每一次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