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大地上時,我便穿起潔白的工作服,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作為新灘水務的調度人員,在檢查過機械設備、確認各項儀器處於良好狀態後,便通知十幾公里外的源水廠開閘放水。
看著從沉澱池汩汩而來的中山河水,不禁感慨萬千,現在的制水流程已經工藝化、流程化,簡單快捷、純淨衛生。但是就在這塊土地上,過去鹽場人家飲用水可以用艱難來形容,聽父輩們講,飲用水是用水桶到幾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池塘裡的水,挑水還不能利於上班時間,都是起早摸黑。真是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冬天一旦遇上水塘結冰,還要帶著錘子破冰取水。後來有了運水船,將幾十裡外井裡的淡水用轆轤放到船上,再送給沿河岸邊的鹽圩人家。運水船運水,在運輸過程不時有鹽河水滲入,是一半淡水一半鹹水,水的質量和衛生程度可想而知,這樣的水人們一吃就是多少年。
在我的記憶中,鹽場已經用上了自來水,每到放學之時,看到路邊聳立的建築物——“水塔”,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經過一番探究後才知道,這裡邊裝著的是我們每天吃的水,其實水塔裡面的東西並沒有想象中繁多,只有一個被托起的蓄水池和一些管道。
由於臨海原因,從衛生角度來看,地下水不適合做飲用水水源,雖然致病菌較少,但是鹽晶雜質非常的多,而且淨化手段有限,燒開的水都帶著鹹味,燒水的水壺的往往結著厚厚的水垢。就是在這種水質下,都無法保證實時供水。於是人們在長期用水實踐中發現一套存儲水的辦法,以便保證飲用水不間斷,每家每戶都砌個儲水池,每次供水時把儲水池放滿。如果錯過了供水時間,就要到鄰居家借水了。為解決用水不便,父母會把粗壯的竹杆,劈成兩半,固定在屋簷下收集雨水,用收集起來的雨水洗菜、洗衣服、拖地。
近年來沿海開發的春風吹拂著這塊古老的土地,一座嶄新的臨港新城拔地而起,在這片鹹土地上高高矗立一座現代化的日製水能力達6萬噸的制水廠,這裡的人們已經用上真正意義上的自來水了。去年我有幸成為制水戰線上的一名普通職工,“順應沿海大開發的潮流,滿懷抱負的投入到了家鄉的發展”這是我工作的座右銘。我要為這片熟悉的土地、熟悉的人辛勤而努力地工作,不僅熟悉制水工藝的流程,還要密切注意水質的化驗指標,嚴格按照國家制定的衛生標準來供應、調度出廠的水。每當我夜深人靜獨自在化驗室分析著水質數據,不覺孤單,更多的是一種自豪感,一種責任感,為服務園區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而感到高興。
40年前的汲取飲用水,靠的是人挑肩扛,用的是父輩們肩上的扁擔。飲水思源倍感當今生活來之不易,如今用上純淨、衛生的自來水,靠的不正是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麼。
閱讀更多 為所欲為樵夫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