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家塬村:幫來好產業 扶出脫貧志

惠家塬村:帮来好产业 扶出脱贫志

“兩棚大蒜賣了4000多元,辣椒、甜瓜都已成熟,在家門口就能銷售,蔬菜大棚成了我家增收的主要渠道。”正寧縣周家鄉惠家塬村村民王宗剛,全家4口人,近年來通過發展大棚蔬菜,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惠家塬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因為沒有產業支撐,全村發展滯後,成為全縣1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精準扶脫攻堅行動開始後,幫扶單位市農科院積極整合項目資源,依託這個村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優勢,加快傳統種植業轉型升級,引導惠家塬村發展特色產業,助推農民增收。

2015年,市農科院計劃在惠家塬村幫建蔬菜大棚,村民卻不敢輕易嘗試。“幫扶幹部多次到家中來,動員我建大棚,並承諾菜苗不掏錢,還有技術人員定期上門指導”。在幫扶幹部的動員下,王宗剛帶頭建起了全村第一個蔬菜大棚。“現在我總共有7座大棚,2015年建了3座,今年建了4座,主要種植薄皮甜瓜、大蒜、辣椒、西紅柿等。”

這7座大棚為王宗剛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嚐到甜頭的王宗剛想要帶動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在村上的幫助下,他成立了正寧縣勤旺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大戶帶動農戶的模式,先後帶動6戶農戶,新建蔬菜大棚13座。

惠家塬村一組貧困戶王榮榮全家6口人,兒子兒媳常年在外務工;王榮榮患肺心病,妻子患心臟病,都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幫扶幹部瞭解到他的家庭情況後,積極協調,為王榮榮家幫建了一座大棚。

惠家塬村:帮来好产业 扶出脱贫志

王榮榮查看蔬菜長勢

一年下來,王榮榮信心倍增:“去年一棚辣椒賣了4000元,比種玉米好多了,而且大棚就建在家門口,市農科院還幫我安裝了滴灌,大棚更好管理了,這些收入足夠家中日常開銷,我和老伴還有了零花錢,明年打算再建一座大棚,家裡的日子會越過越好。”

產業的落地與發展,帶動的是惠家塬村村民致富增收的希望。村黨支部與幫扶部門反覆論證,確定了以發展蔬菜大棚、蘋果、中藥材、山地核桃為主的特色產業。為提高收益,市農科院專業技術人員全年開展會議培訓4期,培訓農民430人;先後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開展技術指導、現場操作演示等培訓100場(次)。市農科院還組織技術人員編印了《農業生產技術培訓》讀本300冊,為群眾免費發放。

隨著一個個精準扶貧特色產業的落地,群眾的錢袋子鼓了起來。目前,惠家塬村栽植蘋果樹136畝、花椒樹398畝、山地核桃130畝,種植中藥材200多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