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這個比曾國藩還厲害的湖南人


人們似乎傾向於把曾國藩當作他那一代人中最偉大的一個,當作大清時代最傑出的漢人相對於左宗棠這種類型的人而言,曾國藩屬於對中國人更有吸引力的那種類型首先,曾國藩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學者其次,他的忠心和誠實在他自己的時代無與倫比;他能吃苦,最重要的是具有精神耐力;他的才幹更是不容置疑他為人和藹,對人體貼,極為忠誠導致曾國藩與左宗棠彼此疏遠的一系列事件是可悲的,不論是對國家而言,還是對他們個人而言。

他們為此懊悔,彼此在心中都為對方持有最高的敬意對於他們的爭吵,無人能夠評判誰是誰非,因為他們誰也沒有過多地指責對方這僅僅只是不相投合,而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分歧從來沒有墮落為宿怨左宗棠對曾國藩的多次評論,清楚地表明瞭他對這個大人物的高度尊敬當曾國藩於1872年去世時,左宗棠的反應,如同他們是一輩子的友人另外一個印象是:兩人之間的疏遠,左宗棠比曾國藩更加在意。

對於他們之間的分歧,曾國藩比左宗棠更為敏感有次,某人拿著左宗棠的推薦信來到南京曾國藩甚至懶得讀信,就提筆在信封上寫了幾行字:“曾見其人,夙覺其賢,惟系左某所保之人,故未能信”然而,曾國藩在去世前不久,在蘇州會見了一位名叫呂庭芷的高官,那人剛從甘肅返回於是兩人長談甘肅局勢曾國藩談到他跟左宗棠之間的分歧,說道:“我生平以誠自信,而左公卻向皇帝報告,說我假報天王兒子的死訊,所以我不免對他耿耿於懷。


不過,你平心而論,不要隱瞞,也不要客氣:左公這人究竟怎樣?”呂庭芷說,左宗棠處事精詳,律身艱苦,體國公忠,照他看來,是朝端無兩曾國藩拍案說道:“的確如此!如果左公離開甘肅,不但我不能取代他,哪怕胡文忠起死回生,也是無法代替他啊你說左公朝端無兩,我卻要說他是天下第一!”曾國藩此話傳開,得到不少好評人們說,這表明曾國藩確是一位“達人”儘管他很不喜歡左宗棠,他卻能承認左的才能和左對國家的巨大價值。

“達人”一詞通常包含的意思很難貼切地翻譯出來這是對一箇中國人的最高讚揚,因為“達人”的品性是有儒學定義的曾國藩對左宗棠的評價是值得注意的他對左宗棠的瞭解很少有人能及,他的看法一般會得到中國人的認同他們認為左宗棠是大清時代最偉大的漢人將軍但是在學術上,在整體的人格魅力上,似乎他還不能與曾國藩比肩他是一位優秀的學者,但還算不上偉大的學者他的脾氣在中國名人當中是罕見的,屬於會傷害中國人感情的那一類。

他的唐突衝撞令中國的文化人感到不安,他對爭辯的喜好使他交友頗難他不分時間、場合或對象;管不住嘴巴,暢所欲言,與當時的風氣格格不入他總是不堪沉默,這個特性到晚年幾乎成了饒舌他在交談中爭搶話頭到了如此地步,京城的官員在他說話時都會躲開他的話鋒很自然地總是轉向西北,而北京的官場對西北並沒有很大的興趣人們崇拜他的成就,尊重他的才幹,但對他本人並不熱情北京充滿了陰謀,而左宗棠並不明白宮廷政治的微妙。


他在這種氣氛裡感到不適,他的存在又明顯地令京城的官場感到不安左宗棠離開了西北,在那裡他是無冕之王;他來到了北京,在這裡他雖有榮耀,卻並無大權;要求一位年逾70的老人恰如其分地調整心態,未免有些過分在西北,他的話就是那塊土地上的法律,他已經完全習慣於人們對他無條件的服從在北京他不能如魚得水,只有在西北,我們才能看到真正的左宗棠他在那裡有施展才乾的舞臺他的工作能力是驚人的。

他不但要鉅細無遺地領導大量的行政工作,還要親自撰寫大量的奏章,保持廣泛的通信往來,親自在收到的報告上籤署意見,有時還要寫詩,每天讀幾篇孔孟著作來給自己充電有些人強調一個問題:左宗棠在鎮壓回民運動的過程中幾乎消滅了西北的居民這裡儘管沒有明說,卻暗示了一種推論:左宗棠是個冷酷無情的嗜血之徒左宗棠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奉命執行的任務,只能在嚴酷現實的基礎上完成,而不能依靠傷感。

一個人的判斷力若以傷感為主調,他就無法在處置這類事件時大功告成這種事情只有性格堅定的人才能搞定有些在戰爭史上顯名的人物的確可以用冷酷無情來形容,並且可以用到這個單詞蘊涵的極度貶義但絕非所有的戰爭名人都是如此左宗棠絕不是一個殘忍無情的人他對人類的痛苦並非麻木不仁,他所從事的工作所具有的血腥的一面,不會給他帶來任何樂趣恰好相反,他最大的安慰是治癒他的作戰必不可免造成的創傷。


他採取的措施,根據時間、地點和相關百姓的特點而有所不同西方人有關左宗棠的多數評論,給他貼上一些標籤,如保守,好勇鬥狠,排外,反對進步這些標籤是否對他適合,取決於看問題的角度他的保守表現在哪裡?僅僅因為一件東西被人們使用了多年,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就要說這是一件壞東西,他是不能認同的;或者說另有一件東西,僅僅因為它在其他國家非常流行,就說它是一件好東西,他也不肯認可。

他的好勇鬥狠表現在哪裡?他堅持一個樸實的信念:與其受人欺壓,不如奮起反抗;如果不加反抗,欺壓就會永無休止;但是,如果第一次欺壓就遭到強烈的反抗,那麼哪怕是由武力所強加的屈辱,就不會無止無休了至於“排外”一詞,使用過於氾濫它的涵義似乎是專指東方人有關外國人與左宗棠交往的所有現存記錄一致表明,他們都受到了禮貌周全的接待一般而言,外國人與左宗棠相處很好,但原則上他不喜歡外國人對他或他的國家指手畫腳。

他對來自國外的影響所持的態度,與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傑出領袖所持的態度相差不遠關於他是否反對進步,取決於每個人自己對“進步”一詞的定義他是率先提出建立現代中國海軍的人物之一;他不倦地呼籲重組和重新裝備軍隊,而且實實在在地重新裝備了自己的部隊;他把機器引進到西北,致力於在甘肅開發羊毛產業,是他那一代中國人中最偉大的建設者;他還不斷地努力提高轄區內人民的生活水平。


《年譜》中多處提到左宗棠關注外國報紙,令人推測他會定期收到那些報紙於是可以假設,他的幕府中有人代他看報一份報紙談到德國研發了一種新水雷,引起他的高度重視他立刻寫信給總理衙門;告知這種新水雷的消息,催促他們選派一組年輕人前往德國學習如何製造這類武器,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新武器當他得知普法戰爭爆發,他寫信給總理衙門,提議中國從中斡旋爭端。

他當然並不認為這對中止那場戰爭有什麼好處,而是為了表明中國知道世界上在發生什麼事情,並決定打破所謂的國際協同,參與世界事務,而不再置身事外,成為犧牲品他贊成派使者出國,但他對那些使者代表中國辦事的方式並非總是滿意由此完全可以推論,從“進步”一詞的廣義而言,左宗棠絕不是進步的敵人在戰爭領域裡,左宗棠在19世紀的中國同胞中無人可以匹敵,如果要找到一個能和他對等的人,恐怕時間還要往後推回幾個世紀。

他具有整體戰的本能,這種戰爭不同於在中國佔主要地位的游擊戰戰爭藝術的最高表述是什麼?就是“儘可能調動一切手段來達到可見的目標”也許他沒有聽說過馮∙莫爾特克的這個權威論斷,但在他於戰場上指揮作戰的18年裡,他的確把儘可能調動一切手段來達到可見的目標發揮到了極致我無意於把左宗棠和其他國家的偉大統帥做一個比較如果要那麼做,需要考慮太多的因素,而比較的結果完全取決於各人如何看待各種因素的分量。


不過,各個時代的偉大統帥都會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左宗棠具備在任何嚴酷的考驗下都不會有絲毫動搖的意志力和決斷力他有非常強毅的身體和頭腦他對自己極度自信而非自欺,因為他能恰如其分地評估自己的能力,並且真正做到了這一點他在把握大局時能把所有的主要因素考慮進去,而且以罕見的速度與準確度掂量出各種因素所佔的分量他能迅速果斷地做出決定,如此造成一種印象,使部屬對其正確性深信不疑。

忠誠是他最重要的品質,影響到他的部屬,同時影響到朝廷他用嚴格的紀律約束部屬,但並不苛刻,贏得了全軍官兵的最高信任他有識人之明新疆戰役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他善於挑選人才,讓他們和衷共濟,並用他的精神加以激勵他非常重視因時制宜的必要性,我們可以推測,在進軍的速度和敏捷度成為主要因素的情況下,左宗棠一定會抓住這個主要因素他具備一種罕見的能力,可以賦予一個團體以凝聚感和一致性,我們不妨稱之為團隊之魂。

何況他具有進攻精神,他在所有作戰行動中從來都只有短暫的防禦行為這就是左宗棠的若干特點,這些品質集於一身,並有機會激發出來,造就了一位能幹的將軍,也可以說是一位偉大的統帥左宗棠的名聲不僅僅從戰場上獲得他也是一位偉大的國家管理者他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受政治藝術的訓練,他是這一人類事業領域中的大師在任何一個個國家,同一個人兼有非凡的軍事才幹和政治才幹,的確非常罕見。


正因為二者兼具,左宗棠才成為一個真正卓越的人物他能征服,也能治癒戰爭造成的創傷如果戰場擴展到中央帝國的邊界之外,同時代人中是否有人能夠在軍事和政治領域裡同時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功,仍然是值得懷疑的其他國家和他同時代的一些傑出人物沒有機會證明他們兼具這兩個領域內的才幹,但另一些有機會一展身手的人卻未能在政治領域取得顯著的成功左宗棠在青少年時代所受的教育和訓練不適合於對軍事有所追求的學生。

在他那個時代的文人圈子裡,武職沒有尊榮的地位,左宗棠試圖進入這個圈子,因為那是管理者的群體在戰爭中嶄露頭角不會享有很大的榮耀他的軍事訓練是在戰場上獲得的,它起步於一個較晚的人生階段,通常在這個階段,許多世界上最偉大的統帥已經結束了他們的事業生涯一個年近50的男人,先前未曾有過任何類型的軍事經歷,卻在戰爭中贏得了聲望,這種情況極為罕見這樣的事情幾乎聞所未聞。

然而左宗棠單單憑藉其天才的力量,越過了包括年齡在內的所有障礙,贏得了卓越的聲望你還可能感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