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15年前,鱼叔看过一篇报道——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今天仍然可以在中文网站搜索到。

在那之后,一直记挂着案件的真相。

可惜的是,这起轰动全美的杀妻事件没有后续报道,不了了之了。

直到最近,鱼叔发现了这部Netflix新出的纪录片。

原来,有人从当年开始就一直跟踪拍摄,花了整整15年来探寻答案——

楼梯悬案

Soupçons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Netflix出品,必属精品。

一放出汁源,就飙出烂番茄新鲜度100%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豆瓣8.5分。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仔细看上图,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是今天才出的新片,为什么首播时间却是2005年呢?

原来,2005年的时候,摄制团队已经拍了八集,并播出,还直接启发了后来大名鼎鼎的《制造杀人犯》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但当时的八集,并没有接近真相。

案件一直在扭转,所以才有了后续的补拍。而这补拍的

五集,却花了13年。

影片围绕轰动全美的真人真事——2001年小说家杀妻案

这起案件在美国极具争议性。

案件的主人公迈克尔·彼得森,是美国知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军官家庭,因写下越战作品而闻名。

他还曾在1999年办过一场市长竞选,是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2001年12月9日,他的妻子,凯瑟琳·彼得森,死在了自家豪宅的楼梯上。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围绕这起死亡案,有两种解释:

  1. 阴谋论:彼得森谋杀妻子凯瑟琳,伪装成意外。


  2. 意外论:凯瑟琳自己摔下了楼梯。

首先,我们看下丈夫彼得森对于事发当晚的描述。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当晚,夫妻二人在家喝了酒,在泳池边小坐片刻。

凯瑟琳因为明早还有会议,就先进去睡觉。彼得森则继续呆在泳池边。

再之后,他在楼梯间看见了妻子的尸体。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彼得森立马打了911,打了两次。

电话录音中,他的声音充满恐慌和无助。

在他的描述中,由于酒精和药物作用,妻子不小心踩空,摔下了楼梯。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地区检察官,吉姆·哈尔丁,却有另一种看法。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他怀疑,这是一场谋杀

因为凯瑟琳的后脑伤,不可能是掉下楼梯导致的, 只可能是多次钝器攻击导致。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说明凯瑟琳死前,曾经被殴打至昏迷。

而凶手无疑就是她的丈夫迈克尔·彼得森。

另外,彼得森打了两次911。

第一通电话里,凯瑟琳还有呼吸。

15分钟后的第二通电话里,她连呼吸也没有了。

但当警察到达现场时,血迹干得很厉害,到场的急救人员根本不用穿防护服,都没有沾上血迹。

检察官因此推测,血早就干了,她可能在地上躺了几个小时。这与彼得森叙述的时间不符。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社会名流圈出了这种事,最兴奋的是美帝

媒体和吃瓜群众

小报标题都想好了:《知名小说家杀掉有钱妻子?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久到离谱的拉锯战就展开了。

检察官和彼得森,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接受采访时,彼得森的表现,完全是一位为妻子默哀的悲伤丈夫:凯瑟琳是我的挚爱,她永远活在我心中。

这是惺惺作态还是真情流露?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彼得森和凯瑟琳,是个复杂的重组家庭

他们一共有5个孩子:

彼得森有两个亲生儿子,还领养了已故好友的两个女儿;

凯瑟琳有一个亲生女儿。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每个儿女都说,他们的父母是「神仙眷侣」,浪漫、般配、灵魂契合,两人从不吵架,深爱彼此,在一起非常开心。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复杂的家庭关系,妻子离奇死亡,这向来都是文艺作品钟爱表现的对象。

推理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妄之灾》,就是讲述女慈善家离奇死亡,通过一家上下的各种反应,让我们猜凶手是其中哪位。

那么,这场楼梯悬案,是否也会有反转?

果然,等到开庭的时候,彼得森的4个孩子都表示了支持,声称父亲绝不会杀死“妈妈”。而凯瑟琳的亲生女儿则站到了对立面,甚至公开宣布断绝和彼得森的一切关系,并充当了检控方的证人。

彼得森被正式指控为「一级谋杀」之后,雇佣了一个强大的精英律师团队,为自己辩护。

其中包括北卡罗莱纳州最出色的辩护律师,大卫·鲁道夫

他曾帮助北卡罗莱纳州最恶名昭著的卡鲁夫打赢谋杀官司,替其脱罪,被媒体被称为「凶手的救星」

大卫指出,彼得森夫妇是人尽皆知的模范夫妻,缺少令人信服的杀人动机

检察官回应,彼得森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谎言——

他从没在越战中受伤,但却声称在战场上受伤。

以及,他是个双性恋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警察在他的电脑中,找到了大量的黄色图片,大部分是关于

同性恋军人的。

这点对彼得森十分不利。

检察官推断,彼得森的性取向被妻子发现了,两人因此发生了争执,这就是他杀妻的最有力动机。

就算这个推断不成立,检察官也会从私生活和性取向的角度来攻击他,陪审团对他的好感度也会大大降低。

但判断他是否有罪,最该搞清楚的是,凯瑟琳究竟是从楼梯摔下致死,还是被殴打致死?

为此,大卫组织了一群专家对现场进行解释。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其中包括李昌钰,美籍华人专家,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大神级人物。

他鉴别过许多重大案件,比如肯尼迪总统被杀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911事件,辛普森杀妻案等等。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李昌钰对小说家杀妻案的鉴定结果是,这不是一起谋杀!

一般人都会认为,以李昌钰在这一领域的权威性,他的话不可能遭到质疑。

但结果出人意料,法庭没有采纳。

原因竟是——

李博士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博士的解释很高级,但是对不起我听不懂。

李博士说话有点做作。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律师团被这一结果吓坏了。

一位律师在总结时,说了一句关键的话:

这里不是加州,也不是纽约,这里是南方。李博士的亚裔身份,让普通人很难客观看待。

故事发展到这里,你还认为这部纪录片展示的是一场普通谋杀案吗?

不,纪录片展示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种族歧视、性向歧视、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等等。

彼得森七七八八算了一下,要把这个案件挺到庭审,总共要花七八十万美金现金,远超预算。

他不禁反问,在这种情况下,没钱的人要怎么办?

富人总能脱罪,富人脱罪的唯一原因就是他们花得起给自己辩护的钱,而穷人总会进监狱,因为他们付不起钱给自己辩护。

这就是「美国式正义」。

美国式正义,就是这么昂贵。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死亡案件了,无数新闻报纸、电视媒体争相报道,人人都在关注,这个案子变成了一场娱乐,一场秀。

在如此大的关注度之下,没人再渴望真相。

检察官想赢。

彼得森的律师团队也想赢。

而就在这时,事情又出现了波折。

二十年前,在德国,另一位彼得森的女性朋友意外身亡。

巧合之处在于,她也死于自家楼梯。

死亡当日,彼得森也在场。

检方拼命暗示,这两场死亡之间存在神秘联系。

媒体更是认为,彼得森就是一个连环杀人犯,每隔17年动手一次,他喜欢在楼梯间谋杀女人,再伪装成一场意外。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几集的审判下来,彼得森被判有罪。

但他坚持声称,自己是清白的。

当他在狱中服刑9年之时,事情又有了反转。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在另一起案件中,曾经被判无期的犯人在服刑十多年后重获自由,原因是,州调查局探员迪福谎报了血液检测结果。

犯罪实验室,本来应该用科学协助破案。

结果却带有明显偏颇,用各种奇葩实验,支持检方的控诉。

实验室忠于执法机关,这件事有多恐怖?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正如彼得森的律师大卫所说,对于我们自由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罪犯,而来自于政府对案件做出的反应。换言之,政府为了行使权力而去行使权力

也就是说,一切过程都是带着预设的,检方想要什么结果,实验室就去做什么实验,牵强附会地论证这个结果。

在这种腐败之下,有多少冤假错案就不用多说了。

而在彼得森的庭审上,说服陪审团的最重要证据,就是迪福的实验。

现在看来,这些实验完全是反科学的假实验

更不用说,在当时,警方带着预设的立场,根本没有对凯瑟琳的衣服进行DNA检测。

而现在重新翻案时却发现,彼得森这个案子的证物保存不当,遭到了污染。

彼得森成功申请了假释。

此后6年,戴着监视脚环,在家中软禁。

最终,彼得森七十多岁,他的精力和财力都无法接受重审,他的儿女们也都成家立业,不想再次经历创伤。

所以,无奈之下,他接受了「艾佛德认罪协议」

意思是,认罪不是因为自己有罪,而是因为不想再接受审判而认罪。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看到这时,你大概会认为,彼得森可能是被冤枉的吧。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本片总导演,让哈维·德·莱斯特拉德,是个重量级人物。在2002年,他的《周日早晨谋杀》,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

他的名望也对这部纪录片做了信任背书。

但是,有网友扒出来,当时,这部纪录片的剪辑导演正在跟彼得森谈恋爱。

所以,从剪辑素材的选取上,本片带有明显的偏颇和取向

检方被塑造成无能又腐败的反派,被告方一家被塑造为完美的相亲相爱一家人。

从一开始,镜头就已经“确认”彼得森是无辜的,并且以此为论点,架构整部纪录片。

讽刺的是,这与警方不走程序办案,没有任何区别。

在庭审环节,检方的很多专家意见并没有被剪进记录片,检方的论述过程也被剪得支离破碎。导致检方的很多论点,在我们看来十分荒唐。

纪录片极力将彼得森塑造为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但是从事实看来,未必如此。

到底他杀没杀人?也许永远没人能知道真相。

纪录片,应该给观众一个接触真相的角度。

但纪录片等于真实吗?

纪录片是否能带着导演的主观创作意图呢?

15年峰回路转和扑朔迷离过后,对于很多人来说,真相可能已经不重要了

历经15年,轰动全美国的杀妻悬案终于拍出来了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