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活跃着各行各业中无数的精英,他们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非常了不起的至关作用。没有他们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步伐,就会步履蹒跚。在世界上赶超经济前沿的发达国家可想而知,还需时日。

14亿人口的大中国,9亿农民占的人口比例相当大。他们为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前行起到了恰似一座宏伟的建筑中的基石。有了他们才能昂首耸立,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能脚踏实地的健康快速的发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些人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在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它们的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他们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美其名曰赤脚医生。

燕山山脉。层峦叠嶂,绵延数千里,苍松翠柏,山涧溪流,鸟语花香。居此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活在燕赵大地上的儿女才能繁衍生息。

云盘山在燕山深处,只是一座非常不起眼的小山。因它座落在普通话发源地小城金沟屯。山巅之上有一座小寺庙(福寿寺)。寺碑文由大清皇朝翰林院大学士刘统勋所写。村中曾出土68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石雕像,被誉为滦河流域的老祖母,滦平史前东方维纳斯。金沟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1800年。因此被人所熟知。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小城金沟屯面积211.98平方千米。人口20661人。13个行政村。云盘山脚下的柳家台村,过去叫山后村柳台村,村合并统称柳家台村。它是金沟屯镇13个行政村之一,人口与土地的比例都非常小。村中有一处漂亮的金沟屯镇柳家台村村卫生室。负责人叫高记年。人到中年的她中等身材梳着短发,穿着一身套装,一双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平时她的嘴角上总带着甜蜜的微笑。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提起高记年这个名字,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对她再熟悉不过。她是乡亲们的好邻居,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妇女,也是人们生活中力求上进的榜样。她秉承勤奋,质朴,无私,助人,救死扶伤的行业理念,服务于平民百姓的患者们。平时的工作非常忙,医疗费报销申报,健康普查,流行病科普,新生儿育苗接种等等。没有闲暇的时间照顾家人和孩子,孩子就读于滦平县城中学,每次的家长会和寒暑假接送都是她爱人代她而劳。

记得有一次数九寒天,邻村的一位80高龄的老爷子哮喘发作。正在吃晚饭的她,放下碗筷背上药箱,骑上唯一的交通工具摩托车赶赴患者家。打针送药,直到患者恢复到正常,放下几天的药品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前不久的一个午夜,高记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柳台村的一个小孩发高烧40度,孩子已昏迷。高医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特长,对小孩实施了半个小时的抢救,孩子脱险了,家长们的眼里满是感激的泪水。不知说什么好,而高医生累得满头大汗,临别也只有:照顾好孩子?作为道别语。如果,哪位村民患了急症,抢救最佳时间也就这半小时。打车去大医院都来不及,咱们的高医生就能给解决了。高医生的行为准则:不管是酷暑严寒,刮风下雨,白天或黑夜随叫随到。有的老人看病,手头紧,他会先看病用药,药费以后再说。随着年轻人进城发展,农村只剩下老年人,有了像高医生这样的好乡医,头痛脑热的就不用往远处去看了。就近治疗省时,省力,省钱,有一个好身体才能了去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乡亲们身边有了这样一位好医生是不是咱老百姓的福分啊?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这件事在正常人的眼里,也许是平凡不过的了。但像我们这些整天生活在农村的平民百姓们,是怎样的温馨与快乐,恐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高医生为了患者,不知牺牲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什么东西最宝贵?最宝贵的是彼此之间的真情的付出和关怀。她使我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质。尽管那些关心我们的人和我们素不相识。但他们有一颗炙热的心。

祖国大地上永远荡漾的春风。完美的乡村,因你们而精彩。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忙碌在农村一线的,默默无闻的赤脚医生们。感谢你们为平民百姓行医问药,救死扶伤。为当下的乡医们点赞!

医者仁心—记滦平县柳家台村最美乡医高记年

作者系河北滦平金沟屯村民白建民,业余爱好文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