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

——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全文1890字,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01

【我是皇帝我怕誰】

李重進在揚州玩自焚的同時,南唐國主李璟同樣憂心如焚。

原因很簡單,因為揚州距離南唐首都金陵僅僅只有100公里!

戰火已經燒到眼皮子底下了,由不得李璟不著急,

誰知道趙匡胤會不會玩一把更大的火呢?!

而且,此時宋軍攜平叛之餘威,眾將領皆有攻伐南唐之意。

其實,也沒有辦法,誰讓李重進這麼不經打呢,本來宋軍憋足了勁想好好打一場大戰,沒想到李重進這麼弱,一捏就死,宋軍剛剛熱了一下身,諸將都還沒過足癮,紛紛要求一鼓而下南唐。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2

眼瞅著對岸的宋軍士兵時不時的露露胸肌、亮亮兇器,站在金陵城頭隔岸觀火的李璟再也坐不住了,他迅速派遣兒子李從鑑朝見宋太祖,並接二連三命令使臣前來犒勞宋軍,大獻殷勤。

曾經被韓令坤俘虜後來又被釋放的南唐大臣馮延魯有幸參與了這次歷史性的會面。

作為敗軍之將,馮延魯和趙匡胤也算是老熟人了,趙匡胤一見面也不客氣,於是,抬手就是一棒:你老大怎麼和我手下的反骨仔勾勾搭搭?!(汝國主何故與吾叛臣交通?)

以前是俘虜,現在是使節,身份的轉變讓馮延魯的腰桿硬了不少——反正我有外交豁免權,who怕who啊,馮大使一句話就給頂了回去:陛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陛下徒知其交通,不知預其謀反)。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3

趙匡胤責問馮延魯:你小子什麼意思?

馮大使不慌不忙的掏出了一篇《關於南唐沒有幫助反賊李重進的情況彙報》:李重進當初派來聯繫的使者就住在我家,近水樓臺先得月,所以俺多多少少知道一點內幕消息,我們國主對李重進的使者說——大丈夫不得志而反叛,自古以來就有,可以理解,但是你家主人現在造反,可挑的真不是時候啊,當初陛下剛剛上位,人心未定,潞州李筠作亂的時候,你動都不動一下,現在人心安定了,你卻開始搞造反這種高難度運動,妄圖以數千烏合之眾對抗朝廷的精兵,縱使韓信、白起復生,恐怕也難以成功啊,我們南唐雖然糧草豐足,可是也不敢資助你這種愣頭青啊。綜上所述,正是因為我們南唐沒有幫助李重進,李重進才最終因缺乏外援而歸於失敗,這難道不是我們國主的功勞嗎?我們南唐何錯之有?

趙匡胤明知此時若征伐南唐,難免師出無名,馮延魯的那篇報告雖然有點婆婆媽媽,卻也句句在理,不過,既然是皇帝,強硬一點也是應該的,於是趙匡胤沒事找事地說:好吧,就算是這樣,可是,我的將軍們都勸我乘勝渡江,你覺得怎麼樣啊?(雖然,諸將皆勸吾乘勝濟江,何如?)

馮延魯順毛一捋:李重進自以為雄傑天下無敵,可是英明神武的陛下大駕一到,頃刻之間,檣櫓灰飛煙滅,更何況我們南唐小國,難道能對抗您的天威麼?(重進自謂雄傑無與敵者,神武一臨,敗不旋踵。況小國,其能抗天威乎?)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4

老馮的這個馬屁可謂拍得恰到好處,眼見趙匡胤面露得意之色,馮延魯話鋒一轉:不過,陛下,有件事情可能也得麻煩您老人家考慮考慮,那就是,我們南唐雖小,不過也有侍衛數萬,而且都是先主李昪(biàn)的親兵,誓與國家共存亡,陛下要征服他們,恐怕也得忍心拋棄您手下數萬將士的生命與之血戰,方能取勝吧。而且長江天險,風浪不測,如果久攻未克,糧道難以維繫,這種事情恐怕也是很讓人擔心的吧。(這小子真夠唐僧的!)

面對這位喋喋不休的馮唐僧,趙匡胤哈哈大笑:朕只是閒來無事,逗你玩而已,你怎麼就當真了,哈哈……

一場赤裸裸的戰爭恐嚇就此打住。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05

【兩個倒黴蛋】

趙匡胤集結三軍,準備班師回朝,臨走之前,順便舉行了傳統的閱兵儀式,在長江北岸大搞軍事演習,一陣的舞刀弄棒,人喧馬嘶,把南唐主李璟嚇得心驚肉跳,沒多久,心灰意冷的李璟乾脆連家也搬了——將都城從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遷到了洪都(今江西省南昌市)。

而宋軍巨大的聲勢也令南唐的朝臣人心惶惶,李璟的兩個手下——杜著和薛良叛逃,併為趙匡胤獻上了平定南唐的計策,可是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趙匡胤下令將杜著斬首,薛良戍邊。

據史書記載,原因在於“帝惡其不忠”。

那麼問題來了。

同樣是叛變,為什麼翟守珣升官發財,杜著、薛良卻觸了黴頭呢?

在我看來,原因絕不是像史書說的那樣“帝惡其不忠”,真正的原因在於“以安李璟之心”。

因為此時尚不是對外開戰的時候。

李筠和李重進的叛亂,說到底,還只是宋朝的內政,趙匡胤清理門戶,旁人沒有什麼可說的,但是如果宋軍對南唐開戰,可就是屬於外交的範疇了,那麼事件就升級了,國際影響很大。

而此時,宋朝國內的局勢尚不穩定,趙匡胤的位子還沒捂熱,還不是和南唐撕破臉的時候,所以處理李璟的兩個叛臣,不過是為了穩住李璟而已,絕不像是史書說的那麼偉大。(比如後來的南唐落第人士——樊若水,同樣叛逃,卻不是“惡其不忠”,反而予以重用,其實史書一向有“為尊者諱,為賢者隱”的傳統,倒也不算奇怪。)

所以,一言以蔽之,以上事件只能說明,趙匡胤對於國內的局勢仍然放心不下。

那麼,他到底擔心什麼呢?

歡迎關注,給你有料、有趣、有意思的歷史。

在這裡遇見最樸素的情懷

在這裡遇見最有趣的歷史

月潤江南

純歷史|新解讀|很有趣

快,關注這個號,一起漲姿勢~

宋朝很有趣兒(連載51)——大宋三百年的滄桑和繁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