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资格证最坑人的传言,教育部都出来辟谣了

关于教师资格证最坑人的传言,教育部都出来辟谣了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非师范生以后不能再报考教师资格证”的荒唐传言,弄得大家人心惶惶。后台也有小伙伴们问小编这个消息是不是真的?那么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当然是假的!

谣言就是谣言,今年的谣言也并没有比去年更可信。小编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禁止非师范生考教师资格证”这完全是一个谣言。国家是支持和鼓励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的。

多一点传播,少一点欺骗,迅速转发给其他的小伙伴吧。

为了击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编织的谣言,小编亮证据啦!

关于教师资格证最坑人的传言,教育部都出来辟谣了

早在2017年的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关于“非师范生明年不能考教师资格证”的谣言广泛传播,导致很多考生信以为真。于是教育部就出来辟谣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的分类、条件、考试、认定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

其实这样的谣言每年都会有,这一般是某些自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增加热度而使用的宣传手段,或者是某些机构为了促使成单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大家见到这样的信息,不要着急,也不要盲听盲信,先确认消息,再做准备哦!

今年是最后一次非师范生报考教师资格证,这个谣言在每个报名季都会谣传一波,所以希望要备考的考生放心疑虑,安心备考。

那么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是什么时间考试?什么时间报名?该如何备考呢?听小编一一道来。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依据往年经验是在9月份,考试时间已确定,11月3日,成绩查询在12月份,面试考试时间在次年的1月份也就是2019年1月5日、6日;

那么对于非师范生该如何备考呢?

一、先说笔试。

笔试小学阶段是考两科,分别《综合素质》《教育知识和能力》。初中高中阶段考三科,要再加一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两个公共科有一定区别,小学考小学版,中学对应中学版,里面考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都有区别的,所以要注意教材不是通用的。

1、综合素质这一科相对比较简单,但不能轻视。对于这块的备考,建议不需要把教材全看过一遍,只要把第一章职业理念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背会即可,然后根据真题答案,整理一个答题模版。这样前两道材料分析就解决了,大部分选择题也解决了。剩下的选择题,文化素养考察的是平时积累,短时间没办法提高,可以每天看一点教材第四章的文化素养。法律法规选择题的准备,建议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读第二章的法律条例。自己总结一些重要的条例,关键字重点标出来。逻辑推理找规律的,多做,多看教材里的讲解。最后说作文题,可以每周写一篇练练手,然后看看范文积累一下素材。

2、教育知识与能力这部分挺难,要背的知识点多,没有捷径可走,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把教材看过一遍,可以先快速把教材熟悉一遍,一天一章的速度,甚至更快。看的时候注意归纳总结知识框架,每看完一章要做到看着框架能回想起主要的内容。然后总结每章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是简答题。总结到一块,然后背诵记忆。

3、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以高中语文为例,题型设置是:15道选择题,2道案例分析,1道教学设计题。选择题大概包括有关新课标的,几道学科知识的,还有关于具体案例的选择题。案例分析一道是关于上课教师做法的,另一道是学生作文范文,一般是找两个错别字一个病句,再评价一下作文的优点或缺点。教学设计就是设计教学目标及依据,教学过程,课外题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设计题分值较高,占有60分,好好看真题的答案解析,总结出套路。作文评价的题也有套路可走,评价角度就有语言,内容丰富、选材精准丰富,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立意深刻,论证方法等,多从几个角度分析。

二、笔试搞定,接下来就是面试。

面试一共二十分钟,5分钟结构化面试,10分钟试讲,5分钟答辩。

结构化面试就是考官随机抽取两个问题,你来回答。比如像:你觉得教师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吗?上课时两个同学突然打起来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大致可以分为认知类和措施类,一类说自己的看法观点,对一些名言和现象的看法,或者对教育和自己的认识,另一类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作为班主任的一些职责等等。

试讲怎么准备?研究教材+实战演练,可以在网上找教案和视频来看。看了之后注意自己写教案或简案。写完后就可以找个空教室和小伙伴一起去练习讲课,请小伙伴帮忙录下来,方便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口头禅、仪态方面的问题。

答辩就是考官根据你抽的课题和你讲的内容问一些问题,问题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暗示你的错误,这时要先接受老师的意见,再适当表达自己这样设计的原因,千万不能强词夺理。另一种是考察你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大家在看教材时,多注意时代背景和作者表达的感情。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要拘泥于师范生这个身份,只要在考前认真复习,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并非难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